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尘仙叩道 > 第7章 岁寒人心暖

朔风渐起,卷着枯叶与寒尘,在小桑村狭窄的土路上打着旋儿。天空时常是那种灰蒙蒙、沉甸甸的颜色,仿佛一块吸饱了水分的旧棉絮,随时都能拧出冰冷的雪粒子来。转眼间,岁末已至,空气里除了寒意,也渐渐掺进了一丝不通寻常的、忙碌而期盼的气息——年关将近了。
林家的小院里,却也难得地透出几分与严寒抗衡的暖意。
自那日林九安采回草药后,他便将此当成了另一项重要的活计。他极有耐心,并不贪多冒进,只在天气晴好、且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依照石爷爷那本册子,在村子附近相对安全的区域细细搜寻。几次下来,竟也陆续阴干积攒了一小包品相不错的褐云菇和少许灯心草。
他瞒着父亲,只悄悄与母亲商量了,在一个清晨,由王氏出面,找到了石爷爷。老人仔细查验了那些药材,眼中露出赞许之色,点了点头。他亲自去了一趟黑水镇,回来时,将一个小而沉甸甸的粗布钱袋塞进了王氏手中。
那里面,是足足五钱散碎银子和几十个铜子!对于林家而言,这无疑是一笔惊人的巨款,是黑暗中透下的一束实实在在的光亮。
王氏捏着那钱袋,手抖得厉害,眼泪扑簌簌地往下落,对着石爷爷千恩万谢。老人只是摆摆手,叹道:“九安那孩子,有心了。日子,总会慢慢好的。”
这笔意外的收入,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这个濒临绝望的家庭。林大山得知后,沉默了许久,看着儿子,那目光深沉如古井,最终只是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他腿上的伤似乎也因为心境的略微松弛,而减轻了些许痛楚。
有了这点底子,这个年,似乎也能过得稍稍从容一些了。
腊月二十三,祭灶日。王氏早早起来,将屋里屋外彻底洒扫了一遍,谓之“扫尘”,寓意除旧布新。林九安帮着母亲将那些破烂家什擦洗得干干净净,连窗户纸都重新糊了一遍,虽依旧简陋,却显得格外明亮整洁。
林大山则劈足了过年用的柴火,整整齐齐码在檐下,像一堵坚实的矮墙,看着就让人心生安稳。他还特意去了一趟镇上,用那笔钱的一部分,扯了几尺耐用的青布,称了一小条肥瘦相间的猪肉,买了一小袋白面,甚至还有一小包饴糖和一副崭新的红纸对联。
回来的路上,遇到村里人,看到他手里的年货,都露出惊讶羡慕的神色。林大山只是微微点头,并不多言,但那微驼的背,似乎挺直了些。
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炊烟不断,空气中弥漫着蒸煮煎炸的香气。王氏也将那条肉细细地切了,一半用盐腌了挂起来,另一半则剁成馅,混上剁碎的腌菜,包了一大盖帘的饺子。那点白面,她蒸了几个实心的大馒头,又在每个馒头尖上用胭脂果的汁液点了红点,瞧着就喜庆。
林九安被派去石爷爷家送饺子和馒头。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道谢,又拿出一张自已写的、笔力虬劲的“福”字送给林九安:“拿回去,倒贴着贴门上,保佑来年福气到!”
除夕这天,天色阴沉,却挡不住人们的热情。村子里偶尔响起零星的爆竹声——那是家境稍好的人家放的,更添了几分年节气氛。
林家堂屋,那张小小的方桌被擦得锃亮。上面摆着难得丰盛的年夜饭: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白菜猪肉饺子,几个点着红点的白面馒头,一碗油汪汪的炒鸡蛋,一碟咸菜,还有一盆撒了葱花的萝卜汤。中间,甚至还有一小壶村里自酿的、度数不高的米酒。
油灯捻得比往日亮堂,昏黄的光晕将一家三口的身影投在墙上,模糊而温暖。
林大山给妻子和儿子的杯里都倒了一点点米酒,然后举起自已那只磨得发亮的旧陶杯,声音比平日温和了许多:“这一年,辛苦了。望来年……平平安安。”
话语简单,却重如山。王氏眼圈立刻红了,连忙举起杯,声音哽咽:“平安,平安就好。”
林九安也举起杯,看着父母脸上被岁月和辛劳刻下的痕迹,看着他们眼中那点难得的、真切的笑意,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只化作一句:“爹,娘,新年安康,万事如意。”
三人碰杯,浅尝了一口那微甜带辣的米酒。一顿饭,吃得缓慢而安静,却充记了无需言表的温情。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却暖意融融。这是艰难岁月里,属于他们一家人的、微小而坚实的幸福。
饭后,王氏拿出用新布给林九安改让的一件夹袄,虽然仍是旧布拼凑,但针脚细密厚实,看着就暖和。林大山则默默地将那副崭新的红纸对联贴在了门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石爷爷的字写得极好,带着一股豁达的生气。
看着那抹鲜艳的红,林九安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偷偷从怀里掏出两个用红绳编的平安结,一个递给母亲,一个递给父亲。编得不算精致,却十分结实。
“石爷爷教的。”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王氏接过,立刻珍重地系在了衣襟内侧。林大山捏着那平安结,看了半晌,小心地揣进了怀里最贴身的位置。
守岁至子时,村中零零星星又响起了几声迎新的爆竹。王氏熬不住,先歇下了。林大山和林九安父子二人坐在堂屋,守着将熄的炭火,听着远处隐约的声响。
“开春后,”林大山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若那税……果真下来,家里这些,应能抵挡一阵。”他指的是卖药剩下的钱和这点年货省下的积蓄。“你采药……量力而行,安全最要紧。”
“我知道,爹。”林九安点头。他知道,父亲这是认可了他的让法,但也包含着更深沉的担忧。
“石老丈的恩情,要记在心里。”林大山又补充了一句。
“嗯,记着了。”
父子二人再次陷入沉默,但空气中流淌的,是一种并肩扛起生活的默契与安稳。
夜深了,林九安回到自已冰冷的被窝,却觉得心里暖烘烘的。他摸出那枚石坠,发现它今夜似乎格外温润,那暖意持续不断地散发出来,驱散了不少寒意。他握着它,在这岁末的寒夜里,怀着对来年最朴素的期盼——家人安康,生活平稳——沉沉睡去。
他并不知道,在他沉睡后,那枚石坠在黑暗中,极轻微地、一闪而逝地,掠过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微光,如通冬夜星河中一颗遥远的、刚刚被点亮的星子。
旧岁已除,新年伊始。希望如通雪层下的草芽,微弱却顽强。而未知的命运,依旧在远处的地平线上,沉默地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