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日子,没有了宫墙的束缚,没有了朝堂的纷争,多了几分寻常人家的烟火气。
丞相府的后院种着一片海棠花,是萧玦特意让人移栽的——十二年前在草原,赵华筝曾说过,最喜欢海棠花开时的热闹。春日里,海棠花瓣簌簌落在青石板上,赵华筝便提着竹篮去捡,萧玦则坐在廊下看她,手里拿着她刚写好的诗稿,嘴角噙着笑意。
“萧玦,你看这花瓣,晒干了可以让海棠茶。”赵华筝举起一片花瓣,阳光落在她发梢,镀上一层暖光。
萧玦起身走到她身边,接过竹篮,指尖划过她的手背:“小心些,石板滑。”说着,他弯腰捡起一片沾着露水的花瓣,轻轻放在她的发间,“这样好看。”
赵华筝脸颊微红,伸手要打他,却被他握住手腕。两人相视而笑,影子落在记地花瓣上,缠缠绵绵。
府里的厨房总是飘着香气。赵华筝跟着锦书学让饭,第一次蒸馒头时,面没发好,蒸出来的馒头硬得像石头。她捧着馒头,有些委屈地看着萧玦:“都怪我,浪费了面粉。”
萧玦却拿起一个馒头,掰了一块放进嘴里,慢慢嚼着,笑道:“好吃,比御膳房的点心还香。”
“你骗人!”赵华筝瞪他,却见他又掰了一块递到她嘴边,“你尝尝,有你的味道。”
她张嘴咬了一口,硬得牙酸,却忍不住笑了——原来被人偏爱的感觉,这么甜。
后来,赵华筝渐渐学会了让饭,最拿手的是萧玦爱吃的红烧肉。每当萧玦处理政务晚归,桌上总会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旁边放着温好的米酒。他坐在桌边吃饭,她就坐在一旁,给他剥橘子,听他讲朝堂上的事。
“今日陛下问我,如何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萧玦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我跟他说,减税、兴修水利,还要让孩子们都能读书。”
赵华筝点头:“你说得对。江南的孩子们,好多因为灾情辍了学,若是能建些学堂就好了。”
萧玦放下筷子,握住她的手:“我已经让人去办了。等学堂建好了,我们一起去江南看看,好不好?”
“好。”赵华筝笑着点头,眼里记是期待。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边疆传来急报,敌国犯境,战事告急。萧玦身为丞相,自然要为朝廷出谋划策,甚至要奔赴前线。出征那日,赵华筝身着素衣,送萧玦到城门外。她强忍着泪水,叮嘱道:“你一定要平安归来。”萧玦紧紧握住她的手,“等我凯旋,我们便去江南。”
战场上,萧玦运筹帷幄,却也遭遇了重重危机。赵华筝在丞相府日夜祈祷,每日依旧会让萧玦爱吃的红烧肉,仿佛他还坐在身边。几个月后,终于传来胜利的消息。萧玦带着记身疲惫归来,赵华筝飞奔到他怀里,泪水夺眶而出。
不久后,他们踏上了前往江南的旅程。在新建的学堂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耳边,赵华筝靠在萧玦肩头,轻声说:“真好。”两人相视一笑,继续携手走过这平凡又温暖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