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薄薄的户口,曾是她报恩的全部代价,也成了他辉煌人生最想抹去的污点。
九十年代,善良的苏晚晴为让恩人之子陈土根能在大城市高考,冒险以假亲属身份替他落户。
十年后,陈土根已改名沈星宇,凭借热播剧一跃成为全民偶像。
然而,苏晚晴等来的不是感激,而是‘顶流巨星’精心策划的致命背刺!
第一章:胡同口的帆布包
1992年的夏天,北方小城的热是裹着煤烟味的闷。蝉在老槐树上扯着嗓子喊,声线都被晒得发黏,连风刮过胡同,都带着股刚从煤炉上掀下来的热气。苏晚晴推着家里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车把上挂着的网兜晃悠着,两只搪瓷缸子撞出叮当的轻响,缸里的绿豆汤还冒着丝丝凉气,是厂里食堂特意多给的半勺——大师傅知道她家里人多,总多塞点。
自行车链条吱呀响着拐进仁义胡同,离着自家那扇刷着蓝漆的木门还有老远,苏晚晴就看见门口那尊磨得发亮的石墩子上,蹲了个瘦高的身影。灰布褂子洗得发白,裤脚卷到膝盖,露出的小腿上沾着点泥星子,脚边斜斜放着个帆布包,包角磨破了,露出里面的旧棉袄边。
是土根。陈土根。
苏晚晴捏了捏车把,心里莫名一紧。这时候土根该在县一中上课才对,离农忙假还有半个月呢。她捏着车铃叮铃按了一下,那身影猛地抬头,露出张蜡黄的脸,额前的碎发被汗黏在皮肤上,眼窝陷着,眼下两道未干的泪痕像两道浅沟,唯独那双眼睛,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倔强,却又裹着一层化不开的惶然。
晚晴姐。陈土根站起身,声音比平时低了半截,像被晒蔫的草。他想往前走两步,脚刚抬起来,又顿住了,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帆布包的破洞,指甲缝里还嵌着老家地里的黑泥。
苏晚晴赶紧支好自行车,网兜里的搪瓷缸子又撞了一下,她伸手扶住:土根你咋来了学校放假了话刚出口,她就看见少年的喉结滚了滚,眼泪唰地就下来了,砸在石墩子上,溅起一点灰。
叔、婶儿,他们……出事了。陈土根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每一个字都裹着疼。
苏晚晴的心咯噔一下,像被什么东西砸了,她拉着土根往屋里走,门一推开,就听见里屋的啜泣声。苏母坐在炕沿上,手里攥着块打了补丁的手绢,手绢上绣的小梅花都被眼泪泡得发灰,看见土根进来,哭声一下子大了,可怜的娃啊…
苏父蹲在门槛上,烟袋锅子早就灭了,烟灰掉在蓝布裤腿上,烧了个黄豆大的小洞,他也没察觉,只是抱着头,一声接一声地叹气,后脑勺的白发在灯光下晃得人眼晕。
陈土根被苏晚晴按在小板凳上,他低着头,双手紧紧攥着膝盖,指节都泛了白。矿上……矿上塌方了。他断断续续地说,每说一个字都像在咽玻璃渣,我爸他……他看见同村的苏伯没跑出来,回头去拉他,结果……结果顶梁就塌了。
我妈一听消息,当时就晕过去了,在炕上躺了两天,不吃不喝,昨天早上……就没气了。土根的肩膀抖得更厉害,声音里多了层委屈,矿上给了3千块赔偿金,让大伯拿着,说让他供我念完高中。可我昨天去大伯家要这个月的生活费,他却说……说家里开销大,让我别读书了,跟他去外地打工挣钱。
这话像颗炸雷,在屋里炸开。苏母猛地拍了下炕沿,手绢都掉在了地上:这个杀千刀的!那是他亲侄子!那钱是土根爹妈用命换的!他咋能这么黑心!
苏晚晴也愣住了。她知道土根的大伯是个爱占小便宜的人,可没想到他能黑心到这个地步——拿了人家的救命钱,还想断了孩子的前程!土根成绩那么好,是县一中的尖子生,老师都说他考大学稳了,这要是辍学打工,一辈子就毁了!
陈土根的头埋得更低了,眼泪滴在裤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大伯说……说读书没用,不如早点挣钱实在。他还说,我要是不跟他走,以后就别想从他那儿拿一分钱。
苏父猛地抬起头,眼圈红得吓人,他啪地把烟袋锅子摔在地上,烟杆都断了:畜生!真是畜生!土根,你别理他!这钱咱不跟他要了!以后你就住咱家,你苏叔苏婶供你读书!你爹妈不在了,还有我们呢!
苏母赶紧捡起地上的手绢,擦了擦土根的眼泪,拉着他的手:对,孩子,咱不跟那黑心人一般见识。以后咱娘俩一起做饭,你苏叔给你辅导功课,晚晴姐给你买参考书,咱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让你爹妈在天上也能放心!
土根抬起头,眼里满是难以置信,他看着苏父苏母,又看看苏晚晴,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苏家条件也不好,苏晚晴在小厂当会计,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苏父在汽修厂上班,腿还有旧伤,家里还要供弟弟读书。可他们却愿意无条件收留他,供他上学。
叔……婶……晚晴姐……土根哽咽着,我……我不能给你们添麻烦……
啥麻烦不麻烦的!苏父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你爹妈是咱苏家的恩人!当年你陈大叔救了小兵的命,这份恩情咱一辈子都还不清!现在你有难,咱要是不管,还是人吗你就踏踏实实在这儿住,别的啥都别想,就一门心思读书!
苏晚晴蹲下身,看着土根的眼睛,认真地说:土根,听姐的,留下来。你成绩这么好,可不能放弃。钱的事你别担心,姐每个月省点,能给你凑出学费和生活费。咱好好读书,等你考上大学,出人头地了,再回来报答你叔你婶,好不好
陈土根看着眼前这一家人,他们的条件不算好,住的是老胡同里的平房,穿的是洗得发白的衣服,可他们的眼睛里,满是真诚和心疼,没有一丝嫌弃和算计。这和大伯的冷漠自私比起来,像寒冬里的暖阳,一下子暖透了他的心。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苏父苏母磕了三个头,额头都磕红了。他抬起头,眼里含着泪,却笑得格外亮:叔,婶,晚晴姐,谢谢你们!我一定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将来好好报答你们!我要是忘了你们的恩情,就让我天打雷劈!
苏晚晴赶紧把他扶起来,拍了拍他膝盖上的灰:傻孩子,说啥胡话呢。快起来,咱去给你收拾房间,以后你就住小兵隔壁,晚上还能跟他一起写作业。
苏母也笑着去厨房了:我给孩子煮个鸡蛋,补补身子。这孩子一路上肯定没吃好。
可高兴劲儿没过多久,现实的坎儿很快就摆在了面前。陈土根的成绩是县一中的尖子生,每次考试都在前两名,老师说他考大学稳了,还是重点大学。可他的户口在老家农村,按当时的政策,必须回原籍高考。
咱这儿的老师是啥水平老家那边又是啥水平苏母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跟苏父嘀咕,让孩子回去考,不是把孩子的前程毁了吗咱咋对得起陈大哥两口子的在天之灵啊!
苏晚晴那时候在街道办下属的小五金厂当会计,每天跟账本、报表打交道,偶尔帮街道办王主任整理文件,听见过几句关于户口的政策。她坐在炕沿上,手指绞着衣角,犹豫了半天,才小声说:要不……咱想办法把土根的户口,落到咱家来
咋落苏父皱着眉,烟袋锅子又点上了,非亲非故的,政策不允许啊。
就说……是远房表亲苏晚晴的声音有点发虚,父母双亡,来投靠亲戚。我明天去找找王主任,求求情,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第二天一早,苏晚晴揣着家里仅有的五块钱,去了街道办。王主任正跟老伴儿在办公室拌嘴,老太太手里攥着个空糖纸,气呼呼地说:孙子要吃奶油冰棍,你倒好,一分钱都没有!王主任挠着头,一脸无奈:这个月工资还没发,你让我咋弄
苏晚晴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把五块钱掏出来,塞到老太太手里:姨,您别跟王主任吵了,这钱您拿着,给孩子买冰棍。老太太愣了愣,王主任也抬头看她:晚晴你咋来了
苏晚晴把土根的事说了,末了红着眼圈说:王主任,您就帮帮这孩子吧。他爹妈都是好人,要是因为户口耽误了前程,我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王主任叹了口气,把烟袋锅子在桌角磕了磕:你这丫头,倒是心善。可政策是死的,非亲非故的,不好办啊。
我知道难,苏晚晴咬着唇,我去老家找村干部开证明,就说土根是我远房表弟,行不您看……
王主任沉默了半天,看了看手里的五块钱,又看了看苏晚晴通红的眼睛,终于点了头:行吧,你去开证明,只要材料齐了,我试着给你往上递递。但丑话说在前头,成不成,我不敢保证。
接下来的一个月,苏家几乎把能求的人都求遍了。苏晚晴跟着苏父去老家找村干部,村干部家的老母猪跑了,苏父二话不说,跟着村干部追了二里地,满身泥点子,最后在麦地里把猪按住,自己摔了个屁股墩,裤腿都撕了个大口子。村干部看着他揉着屁股咧嘴笑的样子,叹了口气:行,这证明我给你开,就冲你这股劲儿,孩子也是个好的。
证明开了,盖了鲜红的公章,苏晚晴又拿着去街道办,王主任看了半天,又让她补了几份材料。那阵子苏晚晴每天下班就往街道办跑,有时候王主任加班,她就帮着扫地、倒开水,王主任的老伴儿看她辛苦,总给她塞个煮鸡蛋。
终于有一天,王主任把苏晚晴叫到办公室,递过来一张申请表:我给你签了字,章也盖了。但你记着,这事千万别往外说,要是让人知道了,我这工作都保不住。
苏晚晴看着申请表上的签字,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她对着王主任鞠了个躬:谢谢您,王主任,您真是个大好人。
拿到户口簿那天,是个周六的下午。苏晚晴抱着户口簿跑回家,土根正帮苏母择菜,看见她跑进来,手里的菜都掉了。苏母凑过来看,看见陈土根三个字写在苏家的户口页上,职业那一栏填着学生,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拉着土根的手:孩子,以后你就是咱家人了,好好读书,别辜负了你爹妈。
土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苏父苏母磕了三个头,额头都红了。他抬起头,眼里含着泪,却笑得很亮:叔,婶,晚晴姐,我一定考上大学,出人头地,报答你们!
苏晚晴看着他眼里的光,心里暖烘烘的,她想,这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
第二章:画报上的沈星宇
时间过得快,转眼就是四年。土根考上了北京的戏剧学院,学表演。去报到那天,苏晚晴和苏父送他去火车站,土根穿着苏晚晴给他买的新衬衫,背着新书包,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拉着苏晚晴的手:晚晴姐,我到了学校就给你写信,你放心。
刚开始,土根确实常写信。信里说学校的事,说老师夸他有天赋,说他演了个小角色,兴奋得像个孩子。苏晚晴每次收到信,都要读给苏父苏母听,苏母总说:这孩子,在外头也不容易,咱多给他寄点钱。
后来,信渐渐少了。一开始是半个月一封,后来变成一个月,再后来,就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打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依旧客气,却总透着点距离感,苏晚晴问他在学校怎么样,他只说挺好的,问他缺不缺钱,他说学校有补助,够花。
苏晚晴也理解,大学生嘛,尤其是学表演的,肯定忙,见识也广了,跟家里没那么多话说也正常。她还是每个月给土根寄钱,虽然不多,每次五十块,但都是她从工资里省出来的。
再次听到陈土根这个名字,是在1996年的冬天。那时候《情满浦江》正在热播,几乎家家户户晚上都守着电视机。苏家也不例外,每天晚上七点半,苏母就把电视打开,苏父坐在炕沿上抽烟,苏晚晴坐在旁边织毛衣。
电视剧里有个饰演归国华侨少爷的年轻演员,戏份不算多,但长得俊朗,穿西装的样子格外精神,尤其是他看女主的眼神,带着点忧郁,不知道赚了多少姑娘的眼泪。苏母每次看都念叨:这小伙子长得真俊,演技也好。
有天晚上,苏母的好姐妹陈姨指着电视里的华侨少爷,突然咦了一声:晚晴,你看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像土根
data-fanqie-type=pay_tag>
苏晚晴手里的毛线针顿了一下,抬头往电视上看。屏幕里的人穿着白色西装,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眼神里带着点贵族气,跟记忆里那个穿着灰布褂子、蹲在石墩子上的少年,简直是两个人。可那眉眼轮廓,尤其是嘴角的那颗小痣,跟土根一模一样。
不能吧苏父推了推老花镜,土根是学表演的,但哪能这么快就演上电视人家叫沈星宇,你看演员表。
苏晚晴盯着屏幕下方滚动的演员表,眼睛都不敢眨。果然,华侨少爷——沈星宇几个字一闪而过。她心里有点失落,又有点释然:可能就是长得像吧,名字都不一样。
可没过两天,苏晚晴在厂里午休时,听见几个年轻女工凑在一起聊八卦。一个女工拿着本电影画报,兴奋地说:你们看,这是沈星宇最新拍的照片,太帅了!
苏晚晴鬼使神差地凑了过去。画报的封面是沈星宇坐在雪地里,穿着高领毛衣,眼神深邃地望着远方,阳光洒在他身上,像画里的人。苏晚晴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她指着封面:这……这真是沈星宇
可不是嘛!女工点点头,你看这介绍,‘新晋人气小生沈星宇,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嗡的一声,苏晚晴觉得脑子都炸了。原来真的是土根!他不仅演了电视,成了明星,还改了名字。她手里的画报啪地掉在地上,里面夹着的绿豆汤洒了一桌子,她赶紧拿纸擦,越擦越乱,眼泪掉在污渍上,晕开一小片。
晚上回家,苏晚晴把这事告诉了父母。苏母愣了半天,才喃喃道:改名字了咋也没跟家里说一声……不过成了明星,是好事,土根有出息了。
苏父抽着烟袋,没说话,眉头却皱了起来。他把烟袋锅子在桌角磕了磕:改名字是小事,可咋连个信都不回咱给他寄的钱,他也没说收没收到。
苏晚晴心里也不是滋味,她找出土根以前留的学校地址,写了一封信。她斟酌了半天,没提改名字的事,只说看到电视里的他很开心,问他最近忙不忙,让他注意身体,别太累了。信写好后,她特意去邮局寄了挂号信,想着这样他肯定能收到。
可信寄出去后,就像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回音。苏晚晴每天去胡同口的邮筒看,盼着能收到回信,可每次都是空着手回来。苏母看着她失落的样子,安慰道:可能他太忙了,没来得及回信,别担心。
苏晚晴点点头,可心里的失落却越来越重。她想起土根刚来家里的时候,晚上跟弟弟睡一个炕,总跟她说学校的事,说长大了要让她过上好日子。那时候的土根,眼里有光,心里有暖,可现在,他成了沈星宇,成了明星,却好像把以前的陈土根,把苏家,都忘了。
有一次,苏晚晴去北京出差,想着去看看土根。她按照以前的地址找到了戏剧学院,却被告知土根早就毕业了,现在住在哪里,没人知道。她又去了沈星宇的公司,门口的保安拦住她:你找谁
我找沈星宇,我是他表姐。苏晚晴说。
保安笑了:你要是他表姐,我还是他表哥呢!想追星也别找这借口,赶紧走。
苏晚晴没生气,从兜里掏出当年土根刚来家里时拍的照片,递给保安:你看,这是他刚来我家的时候,才这么高,还穿着我爸的旧工作服。
保安接过照片,看了看上面的少年,又看了看公司门口贴着的沈星宇海报,愣了半天:还真有点像……但我还是不能让你进,沈先生不在公司。
苏晚晴只好回去。路上,她买了一串糖葫芦,咬了一口,酸得皱眉。她心想,这明星的日子,看着光鲜,可咋就没了以前的甜呢
第三章:酒店里的算计
此时的沈星宇,正坐在北京一家高级酒店的套房里。落地窗外是繁华的夜景,霓虹闪烁,映得房间里一片流光溢彩。他穿着量身定制的丝绸睡衣,手里拿着杯红酒,却没心思喝,眉头紧锁地看着对面的女人。
女人叫赵菲菲,是他的经纪人。她穿着一身干练的西装,手里拿着几封信,啪地扔在茶几上,语气冷硬:又是你那个‘表姐’寄来的。星宇,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现在不是陈土根了,你是沈星宇!是万千少女的梦!你的身世必须干净、神秘,甚至富足,而不是跟一个北方小城的工人家庭扯上关系!
沈星宇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他新做的发型有点乱了。我知道,可她毕竟帮过我……
帮赵菲菲嗤笑一声,打断他,那是交易!她家帮你落户,指不定是看中了你爸妈的抚恤金,或者是觉得你有潜力,现在看你红了,想来摘果子!你看看这信,虽然没明说,但字里行间不就是想提醒你报恩吗下次可能就直接要钱、要资源了!
她凑近沈星宇,声音压低,却带着极强的压迫感:星宇,你想想,《情满浦江》只是开始。公司下一步要帮你争取张导的电影男二号,那是冲国际大奖去的!这个节骨眼上,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你那个假户口的事,一旦被捅出来,就是欺诈,是丑闻!你现在拥有的一切——粉丝、代言、前程,都会瞬间没了!你会变回那个一无所有的陈土根!
沈星宇的脸色白了白。他太害怕失去现在的一切了。镁光灯下的掌声、粉丝的尖叫、奢华的生活……这些东西像毒品一样,让他沉醉,让他无法自拔。他想起刚上大学的时候,穿着苏晚晴给买的衬衫,被同学笑话土气,想起第一次试镜时,导演说他眼神里有穷酸气,那些日子的自卑和窘迫,他再也不想经历了。
他想起上次回学校办改名手续,远远看见苏晚晴站在门口,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手里提着个布包,像是来给他送东西。那时候他刚拍完一个广告,正被几个记者围着采访,他怕苏晚晴过来,怕记者问起他们的关系,怕别人知道他的过去。他赶紧让助理拦住苏晚晴,自己则低着头,匆匆离开了。
那一刻的羞愧,此刻变成了更深的扭曲。他觉得苏晚晴就是他的过去,是他想彻底埋葬的污点。
赵菲菲看出了他的恐惧,语气放缓了些,却更显冷酷:我们不能等她爆出来,必须先下手为强。要把她塑造成一个贪婪的、想讹诈你的远房亲戚。这样,以后无论她说什么,别人都不会信,只会觉得她是眼红你的成功。
怎么做沈星宇的声音有些干涩。
赵菲菲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很简单。制造证据。她给你写信关心你,我们就‘收到’她索要钱财和角色的信。找个‘老家亲戚’出来爆料,说苏家当年帮忙动机不纯。媒体那边我来搞定,你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表现出被骚扰的无奈和痛苦就行。粉丝的同情心,会是最好的武器。
沈星宇沉默了。他想起苏晚晴给他补衣服的样子,想起苏父帮他辅导功课的样子,想起苏母给他煮鸡蛋的样子。那些记忆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让他疼。可一想到失去现在的一切,那种疼就被恐惧取代了。
他深吸一口气,再抬起头时,眼里的犹豫消失了,只剩下冰冷的决绝:好,菲菲姐,你看着办,一定要处理干净。
赵菲菲满意地笑了,她拿起茶几上的信,扔进了垃圾桶:放心,我会让你和陈土根,彻底告别。
沈星宇看着垃圾桶里的信,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难受得厉害。他端起酒杯,一口气喝光了里面的红酒,辛辣的液体呛得他咳嗽起来,眼泪却没掉下来。他想,就这样吧,为了前程,只能对不起苏家了。
第四章:报纸上的吸血鬼
平静的日子被打破,是在一个周二的上午。
苏晚晴刚到厂里,把包放在桌上,准备整理这个月的报表,同事李姐就拿着几张报纸,神色古怪地走过来:晚晴,你看……这上面说的是你吗
苏晚晴疑惑地接过报纸。是几份销量不小的娱乐小报,头版头条赫然是沈星宇的大幅照片,标题却触目惊心——《当红小生沈星宇不堪其扰!远房表姐借恩勒索数年!》《吸血鬼亲戚欲壑难填,明星首度开口诉苦衷》《揭秘沈星宇原生家庭之痛:父母早亡,亲戚贪婪》。
文章里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个苏姓女子,如何凭借早年的一点恩情,多年来不断写信、打电话骚扰沈星宇,索要巨额钱财,甚至要求沈星宇为其安排工作、购买豪宅,言辞激烈,贪得无厌。文中还附了几封信件的照片,上面的字迹刻意模仿,内容全是赤裸裸的索要,落款是表姐:苏晚晴。甚至还引用了一位老家亲戚的爆料,说苏家当年帮沈星宇落户,是为了占他家的便宜。
苏晚晴看着报纸上的字,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又顷刻间褪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彻骨的冰凉。那些字像一条条毒蛇,钻进她的眼睛,啃噬她的心脏。
不……不是这样的!他在撒谎!这些都是假的!苏晚晴猛地站起来,声音尖厉而颤抖,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办公室里的人都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她。有好奇,有同情,也有怀疑和疏远。以前跟她一起吃饭的李姐,现在往后退了退,眼神躲闪;打饭时总多给她一勺肉的大师傅,现在看见她,也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给她盛了半勺青菜。
厂长很快把她叫到了办公室,面色严肃:小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厂里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都是来问这事的记者。这对我们厂的形象影响很不好啊。
苏晚晴哭着解释,语无伦次地说着当年的事,说陈大叔救了弟弟,说苏家如何帮土根落户,说她从来没勒索过他。厂长皱着眉听着,最后只是叹了口气:清官难断家务事。小苏,你先回家休息几天吧,等风波过去了再说。
她被变相停职了。
这仅仅是开始。当天下午,就有记者摸到了仁义胡同。苏晚晴刚走到家门口,就被几个举着相机的人围了起来:苏女士,你真的勒索沈星宇了吗你为什么要编造亲戚关系沈星宇说你索要豪宅,是真的吗
闪光灯咔嚓咔嚓地响,晃得苏晚晴睁不开眼。她想躲开,可记者却步步紧逼,话筒都快凑到她脸上了。苏母听见声音,跑出来把苏晚晴拉进屋里,砰地关上了门。门外的记者还在拍门,喊着苏女士,你出来说句话。
苏母抱着苏晚晴,眼泪掉在她的头发上:我的儿啊,咱没做亏心事,他们咋能这么冤枉你啊!
更过分的是,第二天早上,苏晚晴开门的时候,发现家门上被人用红油漆写了吸血鬼三个大字,刺眼的红色在蓝漆门上格外扎眼。苏父气得手都抖了,拿起铲子想把油漆刮掉,可越刮越乱,最后蹲在地上,叹了口气:这叫什么事啊!
邻居们也开始指指点点。以前跟苏母一起买菜的张婶,现在看见苏母,转身就走;胡同里的孩子们,看见苏晚晴,就跟着喊吸血鬼。苏母不敢出门,整天躲在屋里哭,对着陈大叔两口子的遗像磕头:大哥大姐,对不起啊,是我们没教好孩子,让他这么冤枉晚晴,冤枉我们家……
苏父的高血压也犯了,头晕得厉害,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要住院观察。苏晚晴在医院里守着父亲,看着他苍白的脸,心里像刀割一样疼。她想联系沈星宇,可他的电话永远打不通;打到他公司,接线员客气而冰冷地说沈先生不方便接听电话。
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给沈星宇写了一封长长的挂号信。她在信里,一字一句地写着当年的事,写着陈大叔的牺牲,写着苏家的付出,写着她现在的处境,求他看在去世父母的份上,出来说句公道话。
信寄出去后,苏晚晴每天都去邮局问,可每次都被告知还没收到回信。她知道,沈星宇是不会回信的了。
几天后,沈星宇参加了一个新剧的发布会。有记者问起亲戚勒索的事,镜头前的沈星宇穿着高级定制西装,面容憔悴,眼里含着恰到好处的泪光,声音沉痛:这件事我本来不想回应,毕竟涉及家人隐私。但她确实骚扰我和我的团队很久了,索要的数额越来越大,甚至威胁要毁了我的事业。我累了……或许当年就不该心软,答应那些不合理的要求。我现在只想专心演戏,回报支持我的观众。至于其他,一切都交给法律处理吧。
他没有直接承认,却每一句话都坐实了苏晚晴勒索者的身份。他的表演无懈可击,赢得了现场一片同情的掌声,粉丝们更是心疼地喊着星宇加油。
苏晚晴在医院的电视上看到了这段采访。她站在原地,全身的力气都像被抽干了,缓缓地瘫坐在冰冷的地上。父亲的病房里传来母亲的啜泣声,窗外的阳光照进来,却暖不了她冰冷的心。
完了。他不仅不承认,还把她彻底钉死在了耻辱柱上。绝望像潮水一样,瞬间将她淹没。
第五章:樟木箱里的证据
苏晚晴在地上坐了很久,直到腿都麻了,才慢慢站起来。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天空,灰蒙蒙的,像她此刻的心情。
母亲的啜泣声从病房里传来,一声一声,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
一股从未有过的韧劲从心底升起来。她擦干眼泪,握紧了拳头:不能倒下去,一定要反击!
苏晚晴回到家,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她记得家里有个老樟木箱子,是母亲的陪嫁,里面放着家里的重要物品。她把箱子从床底下拖出来,上面落满了灰,她用布擦了擦,箱子上的铜锁已经生锈了,她找了半天,才找到钥匙。
打开箱子,一股樟木的清香扑面而来。里面放着母亲的旧衣服、父亲的奖状,还有一些老照片。苏晚晴翻着翻着,突然摸到了几张硬硬的纸。
她拿出来一看,是当年老家村委会开的证明!上面写着陈土根父母于1992年5月因矿难去世,陈父在事故中抢救苏家亲属苏伯不幸身亡,下面盖着鲜红的公章,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依旧清晰可辨。这是证明陈家对苏家有恩的直接证据!
苏晚晴的手激动得发抖,她继续翻,又找到了当年办理户口时的申请表副本,上面有王主任的签字和街道办的公章,还有那张所谓的亲属关系证明。虽然这些不能直接证明户口是假的,但能串联起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她还找到了一沓汇款单存根。从土根上大学开始,每个月五十块,有时候一百块,都是她从工资里省出来的。存根上的日期、金额,清清楚楚,有的存根受潮了,字迹模糊,她用放大镜一看,还能看清收款人:陈土根。
最后,她在箱子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张老照片。是土根刚来家里的时候拍的,他穿着苏父的旧工作服,袖子太长,卷了好几圈,站在胡同口的老槐树下,旁边是苏父苏母和弟弟,他笑得露出豁牙,眼里满是感激。
这些发黄的纸片和旧照片,沉默却有力,每一件都在无声地控诉着沈星宇的忘恩负义。苏晚晴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文件袋里,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最后的希望。
她知道,只有这些证据还不够,她需要让更多人知道真相。她想起之前有个本地晚报的记者来找过她,想采访她,当时她因为太伤心,拒绝了。现在,她决定主动去找那个记者。
苏晚晴按照之前记者留下的联系方式,找到了晚报的编辑部。记者叫张磊,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到她来,有些惊讶:苏女士,你想通了
苏晚晴点点头,坐在张磊对面,平静地说:张记者,我想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你。我没有勒索沈星宇,相反,我们苏家一直在帮他。
她从文件袋里拿出证据,一件一件地给张磊看,从陈大叔救弟弟的事,到帮土根落户的过程,再到他走红后如何疏远,以及现在如何被诬陷,她都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没有哭,没有闹,只是平静地叙述,却字字带着力量。
张记者,这些都是证据。我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你们能客观报道。如果沈星宇认为我诽谤他,我愿意在任何场合,与他当面对质!
张磊看着那些证据,又看了看苏晚晴坚定的眼神,心里被震撼了。他点了点头:苏女士,你放心,我们会客观报道,还你一个公道。
几天后,晚报刊登了一篇报道——《勒索明星表姐发声:晒证据控诉忘恩负义,真相究竟如何》。报道里详细叙述了苏晚晴的说法,并附上了部分证据的照片。
这篇报道虽然影响力不如娱乐小报,但也引起了一些反响。网络上开始出现质疑的声音:好像两边的说法不一样啊那些汇款单看起来不像假的。会不会是明星为了形象,故意诬陷亲戚
赵菲菲很快就看到了这篇报道,她气得把报纸摔在桌上:这个苏晚晴,竟然还敢爆料!她立刻动用关系,给晚报施压,让他们停止后续报道,同时安排水军在网上攻击苏晚晴,说她是戏精伪造证据想红想疯了。
但苏晚晴的举动,却像打开了一个开关。当年帮忙办户口的王主任,她看到报道后,心里很愧疚。她记得苏晚晴当年为了土根的事,跑前跑后,还帮她给孙子买冰棍,她知道苏晚晴不是那样的人。王主任主动联系了苏晚晴,在电话里说:晚晴,要是需要我作证,我愿意出面。当年的事,我心里清楚。
老家那个帮忙开证明的村干部,也托人捎话给苏晚晴,说如果上法庭,他愿意说出实话,证明当年苏家帮土根,是因为陈家对苏家有恩。
更意外的是,当年被陈大叔救的苏伯,竟然从外地回来了!苏伯当年在矿难中重伤,后来去了南方养病,最近才听说这事。他找到苏晚晴,手里拿着当年矿上的事故报告,上面清楚地写着陈某某在事故中抢救苏某某不幸身亡。苏伯红着眼圈说:晚晴,我对不起陈大哥,也对不起你们家。这次我回来,就是要帮你作证,不能让陈大哥那白眼狼儿子这么冤枉你们!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苏晚晴更有底气了。在张磊的介绍下,她找了个律师,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沈星宇和赵菲菲诽谤,侵犯她的名誉权。
赵菲菲得知后,有些慌了。她没想到苏晚晴对这件事咬死不放,更没想到她能找到这么多证据。她派人去找苏晚晴,想用钱收买她,说只要她撤诉并且在报纸上公开对沈星宇道歉,就给她十万块钱。
苏晚晴看着眼前的钱,冷笑了一声:你告诉沈星宇,我不要钱!我只要他公开道歉,还我和我家一个清白!
她把钱推了回去,语气坚定:你们走吧,以后别再来骚扰我。
第六章:直播现场的眼泪
法院立案的消息,引起了一家全国性电视台的注意。这家电视台有个法制调解类节目,叫《真相面对面》,节目组觉得这个案子涉及伦理、法律和舆论暴力,很有社会意义,决定邀请双方到场,进行现场调解和直播。
邀请函同时送到了苏晚晴和沈星宇的公司。
苏晚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知道,这是她唯一能面向全国观众说出真相的机会,她不能错过。
沈星宇和赵菲菲却犹豫了。上节目风险太大,万一被苏晚晴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可如果不去,又显得心虚,会让更多人怀疑。最后,赵菲菲决定赌一把,她觉得凭借沈星宇的演技和她准备的证据,一定能扳回一城。他们答应了节目组的邀请。
直播当天,演播室座无虚席。观众席上,有沈星宇的粉丝,举着写有星宇加油的牌子;也有关心这个案子的普通观众,眼神里满是期待。
沈星宇在赵菲菲的陪同下出场,穿着一身白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引来粉丝一阵尖叫。他走到座位上坐下,目光扫过观众席,却刻意避开了苏晚晴的方向。
苏晚晴是独自一人来的。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手里紧紧抱着那个文件袋,头发简单地扎在脑后,脸上没有化妆,却显得格外平静和坚定。她走到座位上坐下,目光直视着前方的镜头,仿佛在对全国的观众诉说。
主持人简单开场后,调解正式开始。赵菲菲率先发言,她拿着一沓证据,走到台前,语气犀利: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沈星宇的经纪人赵菲菲。关于苏女士指控我和星宇诽谤一事,我想说,这完全是诬告!苏女士多年来一直骚扰星宇,索要钱财,这是她当年写给星宇的勒索信,大家可以看看。
她把信件的复印件展示在大屏幕上,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内容全是索要钱财的话。不仅如此,苏女士还多次到星宇的公司和住处骚扰,影响了星宇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我们之所以没有报警,是因为星宇念及当年的一点情分,不想把事情闹大。可没想到,苏女士竟然得寸进尺,还反过来告我们诽谤!
观众席上的粉丝立刻激动起来,纷纷喊着太过分了支持星宇。
轮到苏晚晴发言时,她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走到台前。她没有看赵菲菲,也没有看观众席上的粉丝,只是直视着镜头,声音平静却有力: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苏晚晴。我没有勒索沈星宇,相反,我们苏家一直在帮他。今天,我带来了一些证据,想跟大家说说当年的事。
她从文件袋里拿出第一张证据——村委会的证明,展示在大屏幕上:这是1992年,老家村委会开的证明。上面写着,沈星宇的父亲,也就是陈大叔,在矿难中为了救我家的远房亲戚苏伯,不幸身亡。陈大婶因为受不了打击,也去世了。沈星宇那时候才十六岁,成绩很好,沈星宇的大伯拿到了赔偿金还让沈星宇休学,为了他的前途,当时的政策让我们不得不冒险让沈星宇落户到我们家,让他更好上学,我们苏家因为感激陈大叔的救命之恩,才决定帮他。
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证明上的内容和公章,观众席上安静了下来,粉丝们的叫声也停了。
苏晚晴又拿出户口申请表和汇款单:这是当年帮沈星宇办理户口的申请表,上面有街道办王主任的签字和公章。为了帮他落户,我们苏家跑了很多路,求了很多人。这一沓是汇款单存根,从沈星宇上大学开始,我每个月都给他寄钱,五十块、一百块,都是我从工资里省出来的。我从来没有向他要过一分钱。
她把汇款单一张一张地展示出来,上面的日期、金额、收款人姓名,清清楚楚。观众席上开始有了议论声,一些粉丝的眼神里也露出了怀疑。
最后,苏晚晴拿出了那张老照片:这是沈星宇刚来我家的时候拍的照片。那时候他还叫陈土根,穿着我爸的旧工作服,袖子太长,卷了好几圈。他笑得很开心,说以后要好好读书,报答我们。可现在,他成了明星,改了名字,却反过来诬陷我勒索他。
照片上的少年,眉眼间还带着青涩,笑得露出豁牙,和现在屏幕上那个光鲜亮丽的沈星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观众席上一片哗然,有人开始小声说:原来还有这么回事。看起来不像假的啊。
苏晚晴转过身,第一次看向沈星宇,眼神里满是失望和痛心:沈星宇,我想问你几个问题。当年陈大叔救我弟弟的时候,你在场,你还记得吗当年我妈给你煮鸡蛋,你说好吃,你还记得吗当年你跪在我爸妈面前,说要报答我们,你还记得吗苏晚晴的声声质问敲击着沈星宇的心头。
沈星宇坐在座位上,脸色苍白,手指紧紧攥着裤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不敢看苏晚晴的眼睛,也不敢看屏幕上的证据,只是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
赵菲菲赶紧站起来,想替他解围:苏女士,你别在这里煽情!这些证据都是你伪造的!你就是想博取同情!
我伪造的苏晚晴冷笑一声,王主任现在就在台下,他可以作证,当年是他帮我办的户口。苏伯也在台下,他可以作证,陈大叔是为了救他才牺牲的。还有老家的村干部,他也愿意出来作证。赵菲菲,你敢让他们上台说话吗
主持人立刻邀请王主任和苏伯上台。王主任拿着当年的工作笔记,说:我当年是街道办的主任,苏晚晴为了陈土根的户口,跑前跑后,很不容易。我之所以帮她,是因为觉得陈土根可怜,也觉得苏家是个善良的家庭。苏晚晴说的都是实话。
苏伯则拿着事故报告,红着眼圈说:我就是当年被陈大哥救的苏伯。陈大哥是个好人,为了救我,他自己没跑出来。苏家帮陈土根,是因为报恩,不是为了钱。沈星宇,你不能这么忘恩负义啊!
台下的观众彻底沸腾了,纷纷指责沈星宇忘恩负义。粉丝们也沉默了,有的甚至低下了头,不再举着牌子。
沈星宇看着眼前的一切,听着观众的指责,终于再也忍不住了。他猛地站起来,冲到苏晚晴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下来:晚晴姐,我错了!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叔和婶,对不起我爸妈!我不该为了掩盖过去不认你们和诬陷你!
他哭得像个孩子,声音嘶哑:我害怕别人知道我的过去,害怕别人说我土,害怕失去现在的一切。都是赵菲菲逼我,我也不想过之前的那种生活,所以才做了这些错事。晚晴姐,你原谅我吧,我知道错了!
赵菲菲站在一旁,脸色惨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苏晚晴看着跪在地上的沈星宇,眼泪也掉了下来。她想起了当年那个蹲在石墩子上的少年,想起了他眼里的光。她伸出手,想扶他起来,却又停住了。
土根,她轻声说,我可以原谅你,但你要记住,做人不能忘本。你爸妈是好人,他们用生命救了人,你不能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寒心。
沈星宇用力点头,泪水模糊了双眼:我记住了,晚晴姐,我再也不会了。
直播结束后,舆论彻底反转。所有的媒体都报道了真相,沈星宇的粉丝纷纷脱粉,代言品牌也宣布解约,他的明星生涯彻底毁了。赵菲菲因为伪造证据、诽谤他人,被警方调查。
法院最终判决沈星宇和赵菲菲诽谤罪名成立,要求他们公开向苏晚晴道歉,并赔偿她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费。
第七章:樟木箱里的信
风波过后,苏家的生活终于恢复了平静。门上的红油漆被好心的邻居帮忙刷掉了,厂里也请苏晚晴回去工作,同事们对她的态度也恢复了以前的友好。苏父的身体渐渐好转,苏母也不再整天哭了,家里又有了往日的笑声。
沈星宇在公开道歉后,就消失在了公众视野里。有人说他去了国外,有人说他回了老家。苏晚晴没有再联系他,她觉得,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重要的是,苏家的清白回来了,陈大叔两口子的恩情,她没有辜负。
一年后的春节,苏家正在包饺子。苏母包了白菜猪肉馅的,是苏晚晴最爱吃的。苏父坐在旁边,帮着擀皮,嘴里哼着小曲,气氛格外温馨。
突然,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苏晚晴去开门,门口没有任何人,只有一个信封放在地上,上面没有寄件地址,只写着苏晚晴收。
苏晚晴捡起信封,回到屋里,拆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张信纸,上面的字迹很熟悉,是土根的笔迹,不再是刻意模仿的明星体,而是像以前那样,有些潦草却很真诚:
叔,婶,晚晴姐:
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忘恩负义,不该诬陷你们。这一年,我想了很多,想起了在你们家的日子,想起了我爸妈的话。我知道,我做的错事,不是一句对不起就能弥补的。我现在回了老家,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教孩子们读书。我想替我爸妈,做些有意义的事。
过年了,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土根
苏晚晴看着信,眼泪又掉了下来。她把信拿给苏父苏母看,苏父沉默了半天,说:这孩子,终于醒过来了。苏母擦着眼泪,笑着说:好,好,他能好好做人,就好。
苏晚晴看着那熟悉的、终于不再刻意模仿明星体的笔迹,看了很久很久,最终把信折好,收进了那个老樟木箱子的最底层。
恩也好,怨也罢,都过去了。
傍晚,她挽着母亲的手臂出门买菜,夕阳把娘俩的影子拉得很长。胡同口传来孩子们追逐嬉笑的声音,炊烟袅袅升起,弥漫着平凡而温暖的生活气息。
妈,晚上咱们包饺子吃吧。
好,包你最爱吃的白菜猪肉馅儿。
生活终将继续,而善良和坚韧,永远是撕裂黑暗最有力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