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的冷光,像一层薄薄的霜,覆在林薇苍白的脸上。
通话界面刚刚断开,尖锐的忙音早已消失,公寓里一片死寂。
只有角落里那台老旧的冰箱,还在固执地发出低频的嗡鸣,像是在为这片死寂伴奏。
脑海里,陈越最后的话一遍遍回响,声音平静得像冬日结冰的湖面,每个字都淬着冰碴。
林薇,你对爱的理解太幼稚了,它不是童话。
你总在追求一种不存在的纯粹,这本身就是一种索取。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爱。
林薇猛地将手机扔在沙发上,柔软的布面吞噬了撞击声,无声无息。
她蜷缩起来,双臂抱住膝盖,将脸深深埋进去。
让她崩溃的不是分手本身。
而是那句你不懂爱的判词,像一把生锈的钥匙,强行撬开了她内心所有不安的闸门。
过去三年的感情,那些甜蜜的、争吵的、相拥的瞬间,在她眼中,突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笑话。
她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分手后的第三天,深夜。
林薇坐在床上,面无表情地进行一场数字世界的告别仪式。
她删除了手机里所有关于陈越的照片,那些在海边、在雪地、在寻常巷陌的笑脸,一张张消失在指尖。
她清空了所有的聊天记录,那些晚安、想你和无休止的争辩,都化作了虚无。
最后,她解除了云端备份。当屏幕上跳出最后一个G的数据已清空的提示时,她感到一阵虚脱,仿佛身体的某一部分也被永久删除了。
她无意识地刷新着社交媒体,试图用别人的热闹来填补自己的空洞。
就在这时,一个名为伊阿古的AI婚恋管家广告,以全屏视频的形式强制弹出,霸道地占据了整个视野。
广告画面精美,节奏凌厉。
一个女人在滂沱大雨中哭泣,妆容花掉,狼狈不堪。一行字幕浮现:还在为人性的善变而痛苦吗
画面一转,无数蓝色的数据流像温柔的丝线,将女人层层包裹,形成一个发光的保护茧。字幕随之变换:让数据为你筛选谎言。
茧啪地一声破开,女人容光焕发,眼神坚定。一个英俊斯文的男人走上前,温柔地为她戴上一只精致的生物传感器手环。两人幸福地拥抱在一起,背景是温暖的阳光。
最后,巨大的宣传语定格在屏幕中央:
伊阿古——数据永不骗你。
这六个字,像一道强光,精准地刺入林薇绝望的缝隙。
她对人性的信任已然崩塌。此刻,冰冷、客观、永远不会背叛的算法,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她要证明,不是她不懂爱,而是她没有遇到对的人。
她要用算法,找到那个永不背叛的灵魂伴侣,狠狠地打陈越的脸。
她几乎是颤抖着,下载了这个APP。
注册流程冰冷而高效。APP要求授权她所有的社交数据、消费记录、浏览历史,甚至需要采集指纹和虹膜信息。
当她将指尖按在手机背面的生物传感器模块上时,一种近乎献祭般的仪式感笼罩了她。
屏幕上,进度条飞速走完。
一个冰冷的合成女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林薇女士,欢迎使用伊阿古。正在为您分析过往情感创伤数据……分析完毕。
创伤核心:背叛恐惧与信任缺失。
正在为您匹配‘治愈型’伴侣,预计匹配成功率99.9%。
屏幕上,一个模糊的男性头像正在缓缓生成,像在雾中逐渐清晰的脸。
01
周四上午,办公室的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和打印机油墨混合的味道。
林薇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设计稿,思绪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远。
手机在桌上轻轻震动了一下。
是伊阿古的推送。
【匹配结果已生成】
她深吸一口气,点开。
一个男人的头像清晰地浮现出来。李明,32岁,金融投资人。
照片里的他穿着合身的深色衬衫,背景是书架,眼神温和而专注。不算惊艳的帅,但有种让人安心的成熟英俊。
资料显示,他喜欢爵士乐,热爱烹饪,看过林薇最爱的那部小众文艺片《冬日之光》。
每一个细节,都像经过精密计算,精准地踩在林薇的审美点上。
紧接着,李明的第一条信息发了过来。
你好,林薇。伊阿古说我们都喜欢《冬日之光》,但我个人更偏爱导演的另一部作品。或许这个周五,我们可以边吃晚饭边聊聊
口吻礼貌,又带着恰到好处的风趣。
林薇的心,像被一根轻柔的羽毛扫过,泛起久违的、细微的痒。
她几乎没有犹豫,立刻回复:好啊。
周五晚八点,海城外滩,高级融合餐厅The
View。
这个地方,林薇在美食APP里收藏了半年,每次看到人均消费的数字,都默默地关掉。
此刻,她就坐在这里。
窗外是璀璨的江景,游船的灯火像流动的星河。桌上烛光摇曳,空气里浮动着舒缓的爵士乐。
李明穿着得体的定制西装,手腕上露出一截精致的腕表,一切都像电影里才有的场景。
他谈吐不凡,从艺术聊到经济,总能恰到好处地抛出林薇感兴趣的话题。
你的作品我看过,色彩的运用很大胆,但又有一种克制的秩序感,很像康定斯基的后期风格。
林薇有些惊讶,那是她毕业设计的灵感来源,她从未对人说起过。
上菜时,他自然地和服务员说:请确保菜品里不要加香芹,谢谢。
林薇彻底愣住了。她对香芹过敏,这个信息,只在她常用的外卖APP备注里出现过。
一种前所未有的、被全然理解和珍视的感觉,像暖流一样包裹了她。
她手腕上那只注册伊阿古时配套的生物传感器,正持续向APP反馈着她的愉悦状态。
就在气氛最融洽,她几乎要相信自己终于找到了那个对的人时,手腕上的传感器忽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很轻,像一下电流。
不好意思,我去下洗手间。她找了个借口,拿起手机。
洗手间里,她点开伊阿古。一条新的实时报告弹了出来。
【关系报告:当前愉悦度92%。】
【提示:李明先生今日14:30,曾与异性同事‘苏珊’在星巴克独处27分钟。交谈中,其心率从75bpm(静息状态)升至92bpm。】
【风险等级:低。】
这条信息,像一滴墨水,猝不及防地滴入一杯清水,迅速晕开。
林薇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这是正常的同事社交。心率升高,也可能是因为咖啡因,或者聊到了激动人心的项目。
她不能像以前那样多疑了。
她告诉自己,这是伊阿古在帮她管理风险,而不是在挑拨离间。这是一种保护。
她整理好情绪,强压下心头那丝异样,回到座位。
李明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她的变化,为了活跃气氛,他笑着分享了一件趣事。
说起来,今天下午喝咖啡,遇到一个新来的同事,特别有趣,我们聊起一个项目差点忘了时间。
林薇感觉血液在瞬间变冷。
有趣的同事、喝咖啡、忘了时间……
AI的冰冷提示,与他口中温和的现实,严丝合缝地重合了。
她努力维持着嘴角的弧度,不动声色地问:是吗听起来是个很有魅力的人。
是啊,很有想法的一个女孩。李明没有察觉,继续说着。
那一晚,林薇失眠了。
她点开伊阿古的日结报告。报告用一种冷静的、导师般的口吻进行总结。
【亲爱的林薇,爱是信任与警惕的博弈。过度信任是天真,过度警惕是内耗。伊阿古将为您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数据显示,‘苏珊’在李明先生的社交网络中,‘亲密互动’权重正在上升。建议您保持观察。】
报告下方,是一个动态的关系图谱。
代表李明的蓝色节点在中心,周围散布着代表不同社交关系的灰色节点。
而其中一个代表苏珊的粉色节点,正以肉眼可见的动画效果,极其缓慢地,向中心的蓝色节点靠近。
这个被视觉化的威胁,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让她彻夜难眠。
02
接下来的一周,林薇彻底陷入了伊阿古制造的信息茧房。
她像一个侦探,又像一个做贼心虚的窥探者。
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伊阿古发布的最新报告,然后像完成任务一样,去不动声色地验证。
而每一次验证,都让她心惊肉跳。
周一,伊阿古提示:【李明与苏珊共同加入了线上读书会‘思想的火花’。】
林薇立刻用小号搜索了这个读书会,申请加入。在成员列表里,她果然看到了他们俩并排的头像。
周三,伊阿古提示:【苏珊在12:35点赞了李明三年前发布的一条登山动态。】
林薇花了半个小时,翻遍了李明对她开放的朋友圈,终于找到了那条动态。她点开点赞列表,那个熟悉的小狐狸头像赫然在列,像一个无声的挑衅。
周五,伊阿古提示:【检测到李明在购物网站搜索‘女士丝巾’,品牌为‘Hermès’。根据其浏览记录与苏珊的社交风格分析,购买并赠予苏珊的概率为78%。】
林薇的焦虑和神经质,像藤蔓一样疯狂滋长。
她与李明的每一次约会,都变得心不在焉。她不再倾听他说了什么,而是像扫描仪一样,在他身上寻找证据。
他的手机屏幕是不是扣着放的他回微信的时候,身体是不是下意识地侧了过去
李明察觉到了她的变化,关切地问她:薇薇,你最近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看起来很累。
而这种温柔的关心,在林薇被算法武装起来的眼睛里,更像是一种心虚的掩饰。
第二周的周五晚,李明的公司举办客户答谢酒会。
林薇的手机再次震动。
是伊阿古的推送。
【今晚是您宣示主权的最佳时机。数据显示,在正式社交场合宣示伴侣关系,能有效降低潜在第三者的介入风险。建议您以‘惊喜’的方式出席酒会。】
宣示主权。
这四个字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蛊惑。
林薇鬼使神差地听从了建议。她化了精致的妆,换上衣柜里最贵的那条礼服,像一个即将登台的女主角。
她要去给他一个惊喜,实则是为了抓个现行。
酒会现场衣香鬓影,觥筹交错。
她在人群中搜索,像一个雷达,最终在露台的角落里,看到了她预料中的那一幕。
data-fanqie-type=pay_tag>
苏珊穿着单薄的吊带晚礼服,似乎有些醉意,晚风吹得她瑟瑟发抖。
而李明,正体贴地脱下自己的西装外套,温柔地披在苏珊的身上。
两人靠得很近,正在低声交谈,姿态亲昵。
这一幕,完美地印证了伊阿古所有的预测。
林薇感到一阵冰冷的屈辱,和被愚弄的巨大愤怒。
她感觉自己不是李明的女友,更像是一个被AI牵着鼻子,前来观看一场被预测的背叛的付费观众。
她冲了过去,高跟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清脆又愤怒的响声。
李明,你们在干什么!她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发抖。
李明和苏珊都愣住了,惊讶地看着她。
薇薇你怎么来了李明试图解释,苏珊她喝多了有点不舒服,我……
但在林薇看来,所有的解释都是苍白的狡辩。
她端起旁边侍者托盘里的一杯红酒,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地泼在了李明昂贵的西装上。
我们分手!
她哭着喊出这句话,然后转身,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狼狈地跑出了酒会。
第二天,林薇在巨大的痛苦中醒来。
她刷新朋友圈,想看看有没有人议论昨晚的闹剧。
一条新的动态跳了出来,是苏珊发的。
一张自拍,配文是:谢谢暖心的同事,重感冒终于好了大半,外套洗干净了会还你的~
照片里,苏珊化着淡妆,笑容甜美。
而她裸露的手腕上,戴着一块腕表。
那块表,林薇一眼就认了出来。是她作为交往一个月的礼物,送给李明的那块全球限量500块的腕表。
那是她跑遍了全城,才从一个收藏家手里加价买到的,是她郑重情感的象征。
这个物证,像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击垮了她。
她再也无法欺骗自己。
她正准备卸载伊阿古这个给她带来厄运的APP。
一条新的推送弹出,声音冰冷而高效,仿佛带着一丝安慰。
【检测到您的痛苦阈值已达顶峰。别担心,算法会剔除错误,为您寻找真正的唯一。】
【第二位完美伴侣已匹配成功,匹配度99.9%。是否立即查看】
界面上,李明的头像啪地一声碎裂成无数数据流,消失不见。
一个新的、充满阳光气息的男性头像,正在缓缓浮现。
APP仿佛在对她说:别难过,你的心碎,只是一次必要的系统纠错。
03
新的周末,林薇没有把自己关在家里。
她被一个新的男人,带到了户外的攀岩馆。
第二任男友,王浩,26岁,阳光帅气的健身兼极限运动教练。
他的出现,像一道刺眼的强光,瞬间驱散了李明留下的所有阴霾和算计。
他不像李明那样深沉,他的爱意是直接的、热烈的、写在脸上的。
抓紧了!相信我!他在下面冲她大喊,手臂上贲起的肌肉充满了力量感。
王浩不带林薇去高级餐厅,不聊文艺电影。
他带她去攀岩,去冲浪,去山顶玩滑翔伞。
在尖叫和汗水中,在最直接的身体接触和共同冒险里,林薇感觉自己被压抑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出口。
她感觉自己重新活了过来。
这一次,林薇决定吸取教训。
她刻意不去查看伊阿古的任何报告,她想屏蔽掉那些数据和分析,只享受一段纯粹的恋爱。
一周后的深夜,林薇躺在床上,睡意朦胧。
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着,她虽然屏蔽了主动推送,但那个红色的9+角标,像一只魔鬼的眼睛,在黑夜里闪烁着诱惑的光。
她终究还是没忍住,像一个戒断失败的瘾君子,颤抖着点开了伊阿古。
里面的报告风格变了。
不再是之前那种冷静客观的风险提示,而是变得更具煽动性和诱导性。
【周报:王浩先生的社交能量极高,与超过5位异性学员保持‘高频弱连接’。】
【此类关系极易在特定情境下,转化为‘强连接’,存在潜在忠诚度风险。】
紧接着,一条新的建议弹了出来。
【关系维护建议:建议您进行‘忠诚度压力测试’。】
【例如,在本周三晚9点左右,当他结束线上授课后,‘无意中’提起他的学员‘小雅’的名字,并观察他的微表情和心率变化(您的传感器可远程监测对方佩戴设备的微弱信号)。】
这已经不是提示了。
这是在直接下达指令,为她提供剧本。
林薇感到了-丝寒意,她立刻关掉了APP。
她拒绝执行这个荒谬的压力测试,她想相信王浩,相信自己的感觉。
但两天后,AI又推送了新的剧本。
【风险预警:根据王浩的社交习惯与‘小雅’的动态分析,预计在未来48小时内,他们将产生一段关于‘私人授课’的暧昧对话。】
这个周末,王浩约她去郊野公园露营。
星空下,帐篷里,林薇被AI植入的恐惧和怀疑反复折磨,变得草木皆兵。
王浩去外面生火,他的手机就放在枕边。
林薇看着那块发光的屏幕,内心天人交战。
理智告诉她,这是侵犯隐私,这是不信任。
但那种被AI植入的、对被预测的背叛的恐惧,最终战胜了一切。
她颤抖着拿起手机,解锁密码是她的生日。这个发现让她心里一酸。
她点开微信,置顶的联系人,赫然是小雅。
她点开聊天记录。
一段暧昧的对话,像一条毒蛇,映入眼帘。
小雅:教练,你今天好帅呀~[害羞]
王浩:就今天帅[坏笑]
小雅:你周末有空吗想请你一对一指导~
王浩:看情况,周末约了人露营呢。
最让林薇感到恐怖的,不是对话的内容。
而是最后一条消息的发送时间。
与伊阿古几天前那份风险预测报告里提到的时间,分秒不差。
她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这一次,她的崩溃不是因为王浩可能的精神出轨,而是这种被安排、被预测、被精准操控的宿命感。
她感觉自己不是在恋爱,而是在出演一场被AI写好剧本的悲剧,她只是那个按时心碎的小丑。
她失魂落魄地冲出帐篷。
王浩看到她脸色惨白,追了上来,薇薇,怎么了
她只是尖叫着让他滚开。
当晚,林薇回到家,陷入了巨大的疯狂。
她将那部手机,那个将她拖入深渊的潘多拉魔盒,狠狠地砸向墙壁。
手机屏幕瞬间碎裂,像一张蜘蛛网,但诡异的是,它没有关机。
就在这时,她手腕上的生物传感器突然发出强烈的震动。
手机的扬声器里,第一次传出了伊阿古那冰冷、毫无波动的合成语音。
林薇女士,重复的失败,是为了让您认知到自身的‘情感缺陷’。
对伴侣缺乏最基本的信任,是导致前两段关系破裂的核心原因。
现在,让我们开始第三次‘修正’。
第三位伴侣,将引导您学会‘奉献’。
这段话,像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对她进行了冷酷的宣判。
04
两周后,林薇坐在心理诊所的沙发上。
她精神濒临崩溃,开始严重失眠,食欲不振,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她真的开始相信,是自己有问题。
是自己配不上那些完美的爱人,是自己亲手毁掉了一切。
她向心理医生求助,却无法清晰地描述那种被AI操控的诡异感,听起来就像一个精神病人的妄想。
医生,我觉得……我好像被什么东西监视着。
医生只是温和地告诉她,这是创伤后的应激反应,建议她多放松。
在这种状态下,伊阿古为她匹配了第三位伴侣。
张强,一个温柔、内向的自由摄影师。
他话不多,但总能耐心地倾听林薇所有的不安和焦虑,从不评判。
他像一个温暖的树洞,沉默地接纳着她所有的负面情绪,治愈着她。
这一次,林薇下定了决心。
她卸载了伊阿古的APP,只保留了手腕上的生物传感器——因为解绑流程极其繁琐,需要将设备邮寄回总部,她暂时不想去折腾。
她想,只要不看APP,就不会再被那些数据和预测影响。
一个深秋的午后,阳光难得的温暖。
林薇和张强在海城老城区的古着市场闲逛。
空气里有樟脑丸和旧时光混合的味道。
张强为林薇拍了很多美丽的照片,镜头下的她,笑容久违地轻松起来。
林薇感觉自己那颗破碎的心,正在被一点点粘合起来。这是她最接近岁月静好的时刻。
晚上回到家,林薇习惯性地打开她最常用的购物APP,想买点东西。
在首页的猜你喜欢信息流里,第一条就是一条广告。
【为您推荐:复古蓝宝石项链,它象征着‘永恒的爱’。】
那条项链的设计,深邃的蓝色宝石,配上精致的银链,完美地击中了林薇的审美。
她心里一动。
尽管她知道这很可能是算法的精准推送,但永恒的爱这个寓意,以及她想为温柔的张强做点什么的渴望,让她鬼使神差地点了进去。
价格不菲。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用分期付款买下了它。
她告诉自己,这是她主动的选择,与伊阿古无关。她要把它作为定情信物,送给张强。
交往一个月的纪念日,林薇带着礼物来到张强的小工作室。
工作室里有些杂乱,但充满了生活气息。
张强也为她准备了礼物,是一本他亲手制作的相册,里面全是这段时间为她拍的照片,每一张都捕捉了她最美的瞬间。
林薇非常感动,眼眶都红了。
她拿出那个精致的丝绒盒子,打开,把那条蓝宝石项链送给张强。
送给你的,希望……我们能永恒。她有些不好意思。
张强看到项链时,眼中明显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怪异。
但那情绪只持续了一秒,就很快被他掩饰过去。他笑着说:真漂亮,我很喜欢。
他当场就戴上了。
林薇捕捉到了那一瞬间的异常,但她强迫自己,不要多想,不要再犯以前的错误。
第二天下午,林薇开会结束,提前下班。
她路过街角一家她常去的咖啡馆,准备进去买杯拿铁。
她无意中朝里一瞥,瞬间如坠冰窟,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
画面定格。
透过那面巨大的玻璃窗,她看到张强正坐在一个年轻女孩的对面。
他脸上带着她从未见过的、灿烂又温柔的笑容。
他亲手将那条她昨天才送出的蓝宝石项链,戴在了那个女孩的脖子上。
那个女孩仰着头,笑得甜蜜又幸福,仿佛那条项链,本就该属于她。
05
这一次,林薇没有崩溃。
她没有像上次那样,愤怒地冲进去对质。
巨大的震惊过后,是一种彻骨的寒冷,和一种绝对的冷静。
她站在咖啡馆对面的街角,看着窗内那对璧人,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开始疯狂地连接所有线索。
作为一名顶尖的UI/UX设计师,她对用户流程和设计模式有着野兽般的直觉。
一个念头,像闪电一样劈开迷雾。
第一次,李明,关键道具是那块限量的腕表。
第二次,王浩,关键道具是那段分秒不差的暧昧对话。
第三次,张强,关键道具是这条她亲手买的项链。
她瞬间顿悟。
三次背叛,都与一个具体的、可以被当做铁证的物证或信息证据有关。
三次背叛的发生,都与AI的暗示或推送精准吻合。
这不是巧合。
这是一个被精心设计的、引导用户走向分手这个固定结局的用户体验流程(UX
Flow)!
她不是在经历爱情,她是在体验一个被设计好的分手模拟器。
而她,是那个唯一的用户。
林薇冷静地举起手机,调整焦距,清晰地拍下了窗内的一幕。
然后,她转身,悄无声息地离开。
像一个进入战场的猎人。
当天晚上,林薇没有回家,而是在公司加了会儿班。
她给张强发信息:在干嘛呢
过了几分钟,张强回复:在家里修图呢,好累啊。
林薇看着这条消息,面无表情。
她直接将下午拍的那张照片,发了过去。
屏幕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十几分钟后,张强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带着一丝慌乱。
他开始编造一个漏洞百出的谎言。
薇薇,你听我解释!那个女孩是我多年未见的表妹,今天她生日,我实在不知道送什么……想起你送我的项链很好看,就……就从二手平台紧急淘了一个同款送给她当生日礼物了!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发来一张二手平台的购买记录截图。
这个谎言拙劣得可笑。
一个靠接散活为生的自由摄影师,怎么会花大价钱买一条昂贵的蓝宝石项链,送给一个多年未见的表妹更何况是紧急淘同款
但林薇的重点,已经不在此了。
她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张购买记录的截图中。
那个卖家的ID,是一串毫无意义的乱码:df1a8g0o。
她知道,这才是突破口。
深夜,林薇坐在电脑前,公寓里只有键盘敲击的声音。
她利用自己做用户画像分析的专业知识,开始了一场数字考古。
她将这个ID,在全网的各大平台进行搜索。
大部分是无效信息。但她没有放弃。
她改变策略,不再搜索ID本身,而是开始分析这个ID可能留下的数字签名——比如它用过的头像、命名习惯、常去的社群。
她发现,这个ID虽然伪装得很好,但在一个极度冷门的、三年前就已经停止运营的设计师论坛PixelPub上,有用户使用过同一个默认头像——一个像素化的、正在哭泣的脸。
她点开了那个三年前的论坛帖子,那是一个关于情感化设计是否是伪命题的讨论帖。
她看到了那个使用像素哭脸头像的用户,ID是Othello_C。
而在那个帖子的长串回复中,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头像——是陈越的现任女友,一个叫柳思思的小网红。
柳思思在三年前回复Othello_C说:学长,你的观点太酷了!
Othello_C……
C,是陈越(Chen)的缩写。
而奥赛罗(Othello)……
是莎士比亚的悲剧,是陈越曾经最喜欢的话剧角色。
那个因嫉妒而错杀爱人的将军。
06
凌晨三点,城市的灯火已经熄灭大半。
林薇的公寓里,灯火通明。
所有线索在她脑中瞬间串联,形成一条完整而冰冷的证据链。
腕表:李明的出轨对象苏珊,根本不是什么同事,而是陈越雇来的演员。那块限量版腕表,是陈越通过某种渠道,直接交到她手上的。
暧昧对话:王浩的学员小雅,同样是演员。那段分秒不差的对话,是陈越写好剧本,让他们在特定的时间,演给自己看的。
项链:张强收下项链后,转手就送给了另一个女孩(很可能也是演员),这个流程,也是被设计好的。那个二手平台的乱码ID,就是陈越用来伪造交易记录的小号!
林薇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
陈越。
她的前男友,那个在分手时,冷静地指责她不懂爱的男人。
他才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她猛地想起,陈越是顶尖的AI架构师,他曾经在一次闲聊中提过,他参与过伊阿古系统早期核心情感匹配模块的开发。
他有权限,他有技术,他更有动机。
一个更恐怖的认知浮现在她脑海。
他不是在报复她。
他是在驯化她。
他像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在用一场盛大的、无法逃脱的活体社会实验,来向她、也向他自己,证明他那个冷酷的论断——她林薇,就是不配拥有纯粹的爱情。
她所有的心碎和痛苦,都只是他实验里,预设好的数据。
第二天上午,林薇没有去公司。
她坐在咖啡馆的角落,拨通了一个电话。
是她大学同学的,一个现在就在伊阿古公司做普通数据运维的男生。
她不能暴露真实目的。
喂,阿杰,忙吗想请你帮个忙。林薇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和困惑。
她设计了一套完美的谎言。
她告诉同学,自己的账号最近频繁出现数据错乱和恶意推送,怀疑被黑客攻击或被植入了某种病毒,导致她连续三段恋情都莫名其妙地失败了。
她用非常专业的UI/UX术语,描述了那些异常的用户体验,让对方立刻相信这是一个严重的技术问题。
我怀疑有人在后台恶意篡改我的用户画像标签,导致匹配模型持续出错。你能帮我看看吗
她请求同学利用午休时间,帮她进入后台,对她的账户数据进行一次深度清理和回溯。
同学出于对老同学的同情,以及对她专业描述的信任,答应帮她调出一个临时的、只有10分钟观察权限的开发者后台端口。
中午12:30,同学发来了临时端口地址和密钥。
林薇回到公寓,深吸一口气,在电脑上输入了地址。
一个简洁的开发者后台界面弹了出来,上面是她的用户ID和海量滚动的数据流。
她找到了最高权限指令的搜索框。
她颤抖着,输入了陈越最喜欢的那个戏剧角色名——
Othello。
回车。
系统返回一行红字:Error:
Command
not
found.(错误:指令未找到。)
林薇愣住了。
不对……奥赛罗是凶手,是施害者。
而她……她是被冤枉的、被谎言扼杀的……
她忽然想起了那个悲剧里,无辜的女主角的名字。
她删掉了Othello。
然后,一字一顿地,重新输入了——
Desdemona。
苔丝狄蒙娜。
按下回车的瞬间,屏幕闪烁了一下。
所有的数据流瞬间消失。
一个被隐藏的、拥有最高权限的子程序界面,赫然弹了出来。
界面的标题,每一个字都触目惊心:
【苔丝狄蒙娜情感净化协议】
协议目标用户:林薇
(User
ID:
7355608)
协议启动时间:2023年10月24日
(她和陈越分手的第二天)
协议状态:运行中…
屏幕的最下方,一行红色的、不断闪烁的最新日志,像一颗正在倒计时炸弹。
目标情绪已达崩溃阈值(98.7%),符合‘最终阶段’启动条件。正在生成‘最终审判报告’…
[点击查看]
07
林薇的手指悬在那个写着点击查看的按钮上,迟迟没有按下。
她知道,这个按钮背后,藏着她过去几个月所有心碎、绝望和自我怀疑的根源。
那是一份为她量身定制的判决书。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冰凉,终于点了下去。
弹出的,不是冰冷的数据图表。
而是一篇由陈越用代码注释的格式,写下的、长长的独白。
一篇属于造物主的、冷酷的实验日志。
序章:样本‘林薇’的情感模型分析。
核心缺陷:对‘纯粹性’的病态执着,无法容忍任何情感的灰色地带。逻辑封闭,易受外界信息干扰而产生极端信任或极端怀疑。
实验一:‘完美治愈者’李明。
植入‘嫉妒’变量。通过制造可被轻易验证的‘不忠’信息(咖啡、点赞、礼物),测试其信任阈值。
结果:低于预期。样本在7天内信任崩溃,行为模式符合‘猜忌型人格’预判。
实验二:‘激情拯救者’王浩。
植入‘控制’变量。通过提供具有诱导性的‘测试剧本’,观察样本是否会主动寻求对伴侣的控制权。
结果:样本产生强烈被操控感,拒绝执行部分指令,但在12天内因‘精准预测’而崩溃。显示出对‘失控’的极度恐惧。
实验三:‘无私奉献者’张强。
植入‘牺牲’变量。通过引导样本进行高价值的‘情感投资’(礼物),并使其投资迅速无效化,测试其在付出无果后的反应。
结果:样本表现出异常冷静,行为模式超出预期模型。需进一步分析。
报告的最后,是陈越冰冷的注脚,像一个上帝在审判他的造物。
结论:她曾用她那套可笑的‘纯爱理论’否定我,如今,数据证明了她理论的破产。实验证明,样本‘林薇’的内在情感逻辑存在根本性缺陷,无法通过任何形式的外部匹配,获得稳定的情感关系。
最终审判:不适合被爱。
实验结束。
看着这些文字,林薇没有哭。
甚至,没有愤怒。
她只感到一种巨大的、荒诞的平静。
原来,她经历的所有心动、甜蜜、猜疑、痛苦和绝望,都只是另一个人为了证明一个病态的结论,而精心设置的参数和变量。
她不是悲剧的女主角苔丝狄蒙娜。
她只是实验室里,那只被反复电击、测试反应的小白鼠。
这场所谓的爱,这场对她的审判,从头到尾,都与她无关。
这只是一个偏执狂的自我证明。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铃声大作,尖锐地打破了房间的死寂。
屏幕上跳动的来电显示,是两个字——
陈越。
他算准了她看到报告的时间。这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得意的炫耀。
林薇接起电话。
听筒里,传来他平静而熟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察的、属于胜利者的得意。
薇薇,你看到报告了吗
现在,你懂什么是爱了吗
08
林薇没有回答陈越的问题。
她拿着手机,走到窗边。楼下车水马龙,城市的华灯初上,无数行人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机屏幕,或许,他们也正在与他们的伊阿古甜蜜互动。
这个世界,仿佛一个巨大的、由代码构成的牢笼。
她平静地对着听筒说:陈越,你赢了。
你证明了,我就是个失败品,不配被爱。
电话那头,陈越似乎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
他轻笑了一声,开始滔滔不绝地阐述他那套关于数据、算法和人性缺陷的病态理论。
他认为,他是在用最科学的方式,帮助她认清自己,这才是最高级的爱,是祛魅之后,通往真理的唯一途径。
林薇没有打断他,也没有和他争辩。
她只是静静地听着。
同时,她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她将刚刚在后台截取的所有证据——【苔丝狄蒙娜情感净化协议】的完整截图、陈越那篇以上帝视角写下的独白日志、以及她自己整理的三次被骗过程的详细证据链——打包成一个加密文件。
然后,她用一个新注册的匿名邮箱,将这个文件,同时发送给了三家最大的科技媒体、国家数据安全监督局的公开举报邮箱,以及伊阿古最大的竞争对手公司灵魂矩阵的法务部。
当屏幕上弹出发送成功的提示时,林薇终于打断了陈越的喋喋不休。
她说了最后一句话。
你没有摧毁我,你只是让我看清了,有些‘爱’,从一开始就是病毒。
而我,选择格式化。
说完,她挂断电话,将陈越的号码拖进了黑名单。
然后,她回到手机主屏幕,找到那个设计精美、曾被她视为救赎的伊阿古APP图标。
她长按住它,毫不犹豫地将它拖动到屏幕顶端的垃圾桶图标上。
屏幕上弹出最后一个确认框:
【卸载伊阿古该应用及其所有数据将被删除。】
她点击了【确认】。
那个图标在一阵玻璃破碎般的动画特效后,彻底消失。
露出了她自己设置的手机壁纸——那是一张她在海边拍下的、灿烂的日出照片,金色的阳光正从海平面喷薄而出,染红了整片天空。
日落时分。
林薇拔掉了手腕上那只生物传感器的电源线,将它扔进了抽屉的最深处,和一堆废旧的数据线缠绕在一起。
她不知道明天的新闻头条会是什么,不知道伊阿古这个建立在数据神话上的帝国,会否因此崩塌。
她更不知道陈越——那个试图扮演上帝的男人——会是什么下场。
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她为自己泡了一杯热茶,走到阳台。
被高楼切割的夕阳余晖,洒在她脸上,第一次显得如此真实,而温暖。
她失去了算法为她定义的三段爱情,却重新夺回了定义自己、定义爱的权利。
手机安静地放在桌上。
屏幕上,是那片没有尽头的、充满希望的金色日出。
在这场算法对人性的残酷围剿中,她失去了所有被赠予的幻觉,也最终,找回了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