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蜃楼雾几重 > 第6章 散花楼听书

散花楼茶馆依旧人声鼎沸。
秦珩摇着折扇,大摇大摆地上了二楼雅座,伙计熟络地引他到临窗最好的位置,很快便奉上香茗和四色精细茶点。
“世子爷,今儿个是新来的董先生说《巴蜀异闻录》,讲的是咱本地的奇事,精彩得很呐!”伙计殷勤地介绍。
“哦?有什么新鲜段子?要是老掉牙的,爷可不给赏钱。”秦珩歪在软垫上,抓了把瓜子,懒洋洋地嗑着。
“保准新鲜!今儿讲的是前朝一桩奇案,就跟咱锦官城有关哩!”
楼下醒木一响,记堂渐渐安静下来。那说书先生董先生五十来岁,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今日不说那才子佳人,也不讲那江湖侠义,单表一桩前朝旧案,名曰——‘三云托月’案!”
秦珩嗑瓜子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话说前朝末年,益州地界有三伙大盗,凶悍异常,却行踪诡秘,自称‘天边三朵云’,专劫官家漕运。他们所劫之物,并非寻常金银,多是些铁锭、药材、硝石之物。更奇的是,每每得手,便如云气消散,无影无踪……”
秦珩端起茶盏,吹了吹浮沫,眼神却专注地投向楼下。
董先生口沫横飞:“……官府屡剿不力,皆因这‘三朵云’消息极为灵通,仿佛官衙之内有他们的耳目。直至一位新任观察使到任,明面上大张旗鼓清查府库旧档,暗地里却派精干人手,沿着西北官道暗访,方才发现端倪……原来那些被劫的物资,并未远销,竟都流入了一处废弃的……”
说到关键处,醒木又是“啪”地一响,董先生拖长了调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茶馆里顿时响起一片惋惜又期待的嗡嗡声,茶客们议论纷纷,有扔赏钱的,有讨论剧情猜测后续的。
秦珩也随手抛了块碎银子下去,脸上带着听乐子的笑容,心里却飞快地转着念头。
“三云”……劫掠特定物资……官衙有耳目……西北官道……清查旧档……这些元素与他近日所遇所查,巧合得令人心惊。是说书人无意间撞上了真相的边缘,还是有人借说书人的嘴,在传递什么信息?这新来的董先生,又是什么来路?
他不动声色,侧耳倾听着周围茶客的闲聊。
隔壁桌几个行商打扮的人正在议论。
一个胖商人道:“……西北官道最近可不太平,听说有好几队货商都抱怨,说是驿站补给时有时无,价格还涨了不少,害得他们得多备干粮。”
另一个瘦削的商人接口:“何止是涨价?我听说啊,有支小队上月运一批药材过去,愣是在路上被盘查了好几次,说是查禁品,耽搁了好几天,差点误了交货期。”
“查禁品?西北那边最近风声紧?”
“谁知道呢,许是又有什么剿匪之类的行动吧,官家的事,说不清……”
秦珩慢慢嗑着瓜子,目光看似落在楼下的街景上。
西北官道,驿站补给异常,盘查增多……这与他从典簿厅账目上看到的,那几笔时间微妙、去向模糊的额外粮草补给,似乎能对应上。还有药材被严查……丹砂、火硝,在某些时侯,亦可被归为“禁品”或严格管控之物。
说书故事里的“三云”劫掠特定物资,现实中的西北官道异常,账目上的问题,以及铜片上那“三朵云”的图案……
碎片开始彼此吸引,逐渐靠拢。
这时,楼下忽然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原来是那说书先生董先生正陪着笑脸,对一个穿着藏青色官靴、面色冷峻的男子低声解释着什么,那男子似乎是个低阶官吏,听了两句,不耐烦地摆摆手,转身离开了。
董先生松了口气,擦擦汗,继续准备说下一段。
秦珩将这一幕收入眼底,心中疑窦更深。一个说书先生,为何会与官面上的人有接触?只是寻常的盘问,还是另有用意?
他坐直身子,伸了个懒腰,扬声叫道:“伙计!结账!今儿这故事还行,赏!告诉董先生,明儿个爷还来,让他把那个什么‘三云’的结局说精彩点!”
说完,他丢下一锭银子,带着来福等人,又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晃晃悠悠地下楼去了。
走在街上,秦珩的心思却远比脚步沉重。
西北官道……看来,有必要去那边看一看了。
当然,不能是他蜀王世子秦珩去。得找一个合乎他纨绔人设的理由,让“他”去那边让些荒唐事,才好掩人耳目。
他目光扫过街边,忽然看到一家新开的赌坊,门口招牌上画着个巨大的骰子,眼睛一亮。
有了。就说他听闻西北官道终点的某个州县新开了家绝世赌坊,要去见识见识,一路正好游山玩水。
这个理由,足够荒唐,也足够符合他秦世子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