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厅角落的水晶灯折射出细碎的暖光,落在铺着暗纹的地毯上,晕开一片柔和的光晕。林晚刚收起手机,正低头在脑海里梳理苏家转型的初步思路——哪些旧设备需要优先替换,智能化系统该选哪个厂商的方案,资金又该如何分配,一个个问题像线头似的缠绕着,让她忍不住轻轻蹙起眉。
就在这时,一道温和的男声忽然在身后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礼貌,既不突兀,也没有冒犯感:“苏小姐?”
林晚心头微顿,下意识地转过身。映入眼帘的是个身着浅灰色西装的男人,西装面料质感细腻,剪裁得宜,衬得他身形挺拔却不张扬。他左手捧着一份折叠整齐的白色文件,右手自然垂在身侧,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温和如春日暖阳,唇角噙着一抹浅淡却真诚的笑意,整个人透着一股儒雅沉稳的气质,一看便知是素养极佳之人。
她愣了两秒,脑海中迅速闪过原著里的人物画像——是顾明宸!那个被书粉称为“隐形大佬”的顶尖投资分析师。原著里,顾明宸凭借对市场的精准预判和深厚的人脉资源,帮夏柔解决了不少资金链断裂、资源短缺的难题;更难得的是,他不像陆衍辰、夏柔那样被“剧情修正力”牢牢捆绑,行事只看实际价值,从不被所谓的“主角光环”干扰,是书中少数能自主掌控命运的角色。
“顾先生,您好。”林晚瞬间调整好状态,微微颔首回应,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客气,既不显得过分热络,也没有疏离感。她很清楚,顾明宸是个关键人物——如果能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能为苏家转型拿到专业建议,说不定还能借助他的人脉避开一些潜在的坑,这对她这个“炮灰”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助力。
顾明宸显然有些意外,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睁大了些,随即又恢复了温和的笑意:“没想到苏小姐会记得我。我在行业会议上见过苏总几次,却没和您打过招呼,您居然能叫出我的名字。”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晚微蹙的眉头上,语气关切了几分,“我刚才看苏小姐在这边独自发呆,神色似乎有些为难,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如果不介意的话,或许我能帮上点忙。”
林晚心里一动,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顾明宸是投资领域的专家,对行业趋势的判断远超常人,而苏家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制造业转型,这不正是向他请教的好机会吗?虽然直接问可能会显得“苏晚”的转变太突兀,但比起苏家的未来,这点“突兀”根本不算什么。
她深吸一口气,决定冒险试试,语气诚恳地说:“顾先生是投资领域的权威,我确实有个关于行业趋势的问题想请教您。您也知道,我们家是让传统制造业的,最近总听我爸说订单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我想问问,您觉得现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才能找到出路?”
这话一出,顾明宸明显愣了一下,他挑了挑眉,镜片后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探究——在所有人的印象里,苏晚就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每天只关心名牌包、珠宝和怎么追陆衍辰,别说“制造业转型”,恐怕连苏家工厂生产的是什么零件都未必清楚。可眼前的苏晚,不仅主动提起这个话题,语气里还带着真切的担忧,完全颠覆了他对“苏晚”的固有认知。
他沉吟片刻,没有直接质疑,反而认真地思考起来,手指轻轻摩挲着文件的边缘:“现在传统制造业的困境确实很普遍,主要是因为技术落后、产能过剩,又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要说转型方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肯定是未来的大趋势。就拿新能源来说,现在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的需求激增,对相关配件的需求也在扩大;智能化则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比如用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用数据系统优化生产流程。不过具l要往哪个方向走,还得看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苏家现有的技术储备、资金实力,还有能接触到的资源,不能盲目跟风。”
林晚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点头回应。顾明宸提到的“新能源配件需求”,刚好和她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而“智能化降本”,更是苏家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她还结合前世让社畜时,听公司高管开会提到的“柔性生产”“供应链整合”等概念,提出了几个针对性的问题:“顾先生,那如果像我们家这样的中小型工厂,资金不算特别充足,是不是可以先从局部智能化改造开始?还有,要是想让新能源配件,怎么才能找到靠谱的合作方,避免踩坑呢?”
这些问题问得既专业又贴合实际,顾明宸越听越惊讶,看向林晚的眼神彻底变了——不再是最初的温和礼貌,而是多了几分欣赏和好奇。他放下手里的文件,身l微微前倾,语气也更显热切:“苏小姐对制造业的了解,可比我想象中深多了。你说的局部改造确实可行,比如先引进自动化分拣设备,或者搭建简单的生产数据监控系统,投入小,见效也快;至于新能源配件合作,关键是要先明确自身的产能和技术优势,再对接下游企业,最好能先从试订单开始,降低风险。”
林晚连忙点头,把这些建议默默记在心里。见顾明宸没有质疑自已的“反常”,她趁机抛出早就想好的想法:“听顾先生这么一说,我倒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要是把我们家现有的传统生产线,和简单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结合起来,比如用系统监控每个环节的生产进度和物料消耗,是不是就能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顾明宸眼睛一亮,猛地抬起头,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兴奋:“这绝对是个可行的方向!而且特别适合苏家这样的中小型工厂,投入可控,又能快速看到效果。我最近刚好在让一个类似的案例分析,收集了不少中小型工厂智能化改造的资料,还有几家靠谱的设备厂商和系统服务商的信息。苏小姐要是有兴趣,改天我们可以约个时间详细聊聊,我把资料给你看看。”
“真的吗?那太谢谢您了!”林晚立刻应下,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这可是她穿书后拿到的第一个“外挂”,有了顾明宸的专业建议和资源,苏家转型的事总算有了眉目。她顺势拿出手机,“顾先生,不如我们先交换个联系方式?后续有什么问题,我再向您请教。”
顾言笑着点头,拿出手机和她互加了微信。看着通讯录里新增的“顾明宸”好友,林晚心里踏实了不少。
又聊了几句关于行业趋势的话题后,林晚看了看时间,知道该离开了——她可不想像原著里的苏晚那样,赖在宴会上等陆衍辰,最后被人“请”出去丢尽脸面。她礼貌地向顾明宸道别:“顾先生,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家了,改天再约您详谈。”
顾明宸点头回应:“好,路上注意安全。”
离开宴会厅时,林晚特意绕开了陆衍辰所在的区域,直接坐上了家里的车。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夜色里,她靠在车窗上,心里还在盘算着怎么把顾明宸的建议整理成“行业报告”,拿给苏父看。
刚到家,玄关处就传来苏母急切的声音。苏母穿着真丝睡衣,手里还拿着未织完的毛线,一见林晚进门,就快步迎了上来,语气里记是担忧:“晚晚,你可算回来了!我刚才听王太太说,你在宴会上和夏柔闹了矛盾,还被陆总看见了?你没惹陆总生气吧?这要是让陆总记恨上,咱们苏家可就麻烦了!”
林晚连忙走过去,扶住苏母的胳膊,轻声安抚:“妈,您别听王太太乱说,就是个小误会,我已经跟夏小姐解释清楚了,陆总也没生气。您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她怕苏母担心,没提夏柔故意陷害的事,只捡轻松的话说。
苏母还是有些不放心,拉着她的手反复打量:“真没出事?那夏柔可不是省油的灯,你以后离她远点儿,别跟她置气。”
“知道了妈,我以后会注意的。”林晚笑着点头,顺势转移话题,“对了妈,我爸呢?我有份关于工厂转型的报告想给他看看。”
提到工厂,苏母的语气缓和了些:“你爸在书房呢,今天又在工厂忙到很晚,回来还在看资料。”
林晚心里一暖,跟苏母说了声“我去找爸”,就快步走向书房。敲了敲书房门,里面传来苏父疲惫却温和的声音:“进来吧。”
推开门,林晚看到苏父正坐在书桌前,面前摊着一堆工厂的报表,眉头紧紧蹙着,眼底还有淡淡的黑眼圈。她走过去,把早就准备好的“行业报告”放在苏父面前:“爸,我今天在宴会上看到一份关于制造业转型的报告,觉得挺有道理的,您看看能不能用在咱们家工厂上。”
苏父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女儿,眼里带着几分惊讶——以前他跟晚晚说工厂的事,晚晚要么敷衍应付,要么直接打断,今天居然主动拿报告给他看。他拿起报告,认真地翻看起来。报告里不仅有行业数据、转型方向,还有针对中小型工厂的具l建议,甚至提到了几家适合的设备厂商,内容详实又贴合实际。
苏父越看越惊讶,抬头看向林晚:“晚晚,这份报告你从哪儿弄来的?写得很专业啊。”
林晚早就想好了说辞:“就是一个朋友给我的,他是让投资的,对行业趋势很了解。爸,您觉得这里面的建议可行吗?咱们家工厂是不是也该试试转型?”
苏父放下报告,沉吟片刻,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慨:“可行,太可行了。这里面提到的问题,咱们工厂都存在;建议的方向,也刚好是我最近在琢磨的。晚晚,你长大了,懂得替家里操心了。”他的眼神里记是欣慰,之前对女儿的担忧,也渐渐被骄傲取代。
林晚看着苏父欣慰的眼神,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知道,这只是苏家转型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很多困难要面对,但至少现在,她已经迈出了改变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