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迟迟春不归 > 第十三章

然而,寻找沈时宜的过程,远比傅立言想象中艰难。
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他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几乎翻遍了国内每一个角落。
傅立言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艰难地查到,她用一个毫无痕迹可寻的化名,购买了一张飞往法国的单程机票。
法国那么大,茫茫人海,没有具体城市,没有联系方式,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线索。
她彻底斩断了与过去的一切联系,决心开始新的生活。
傅立言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璀璨繁华的夜景,他却只觉得一片冰冷黑暗。
他手里捏着那张仅有目的地是“法国”的航班信息打印纸,指节用力到泛白。
他知道她在那里,在那个以浪漫著称的国度。
可他找不到她。
巨大的无力感和恐慌席卷了他。
窗外霓虹闪烁,映照着他孤寂绝望的身影。
寻找沈时宜,成了他唯一的目标,也是对他最漫长的惩罚。
他知道,无论要花多久时间,付出多大代价,他都必须找到她。
另一边,法国巴黎。
塞纳河畔一家颇具格调的书店灯火通明。
落地窗外是流淌的城市光河,窗内则是温暖雅致的文学世界。
一场新书分享会正在进行,主角是近来法国文坛迅速崛起的华裔新星。
沈时宜,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米白色西装套裙,长发微卷,慵懒地披在肩后。
她坐在沙发上,姿态从容,面对台下众多读者和媒体,嘴角上扬淡然而自信的微笑。
“沈女士,您的新书《阴影和光明》情感真挚,充满了涅槃重生的力量,能谈谈您的创作灵感来源吗?”
一位年轻的女读者接过话筒,语气激动地提问。
沈时宜微微颔首,似乎在斟酌词句。
店内的空气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期待着她的答案。
“谢谢你的喜欢。”
她开口,声音温和而清晰,“这本书里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自身的一段经历。”
“它关于迷失,关于欺骗,关于如何在巨大的痛苦和否定中一点点找回自己,学会爱自己,并最终有勇气推开一扇新的门,看见不同的光。”
她没有提及细节,但话语中那份沉甸甸的真实感,已足以让在场的人动容。
分享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沈时宜耐心地为读者们签名,直到人群散去,她才轻轻舒了一口气。
她没有立刻回公寓,而是让司机开车去了附近的一处海滨小镇。
她最近刚在这里买了一栋面朝大海的小屋,用作写作和休憩。
咸湿的海风拂面,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
沈时宜赤脚走在细软的沙滩上,看着潮水一次次涌上又退下,心境平和。
她如今是法国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客,经济独立,拥有无数读者的喜爱和业界的尊重。
这一切,在一年前她刚踏上这片土地时,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一年前,她拖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身心俱疲,口袋里只有不多的积蓄。
她躲在巴黎一间狭小的阁楼里,不敢回想过去,也不知未来在何方。
为了生存,她在一家图书出版公司找到了份临时编辑助理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公司需要接待一位极其重要的客人——法国最大图书出版集团的总裁,谢祁鸣。
那是一个下午,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会议室。
谢祁鸣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来,他穿着合体的深灰色西装,气质矜贵,在业内是点石成金般的存在。
偶然间,他看到了沈时宜落在会议室桌上的一份手写校对稿,上面有她随手记下的几句故事灵感片段。
文字细腻,情绪饱满,带着一种破碎后又努力拼凑的美感。
他停下脚步,拿起那张纸看了许久。
而后,他找到了沈时宜,直接告诉她,
“珍惜你的创作天赋,她是你宝贵独有的能力。”
沈时宜愣住了。
已经太久太久,没有人肯定过她本身的价值。
在傅家,她的价值是“傅太太”,在沈家,她的价值是“真千金”的符号。
而谢祁鸣,却一眼看到了她隐藏的、连她自己都几乎遗忘的微光。
或许是谢祁鸣的目光太过真诚,又或许是那份被压抑了太久的创作火苗终于找到了出口。
她鬼使神差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谢祁鸣听得很认真,然后对她说,
“把你的故事,你的感受,用小说的形式写下来,我相信你会成功的。”
他的鼓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内心紧闭的门。
从那以后,她开始疯狂地写作。
将那些无法言说的委屈、背叛、绝望、自我怀疑,以及逃离后的迷茫、挣扎、一点点重建的希望,全部倾注于笔端。
谢祁鸣给了她极大的自由和信任,不仅亲自担任她的出版人,还为她提供了最好的编辑团队。
而《阴影和光明》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在出版后一炮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