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废墟里的星图 > 第12章

国际建筑界最具分量的“未来之光”设计大赛,吸引了全球顶尖设计师的目光。
大赛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要求设计师们用创新的理念和技术,打造出能够适应未来环境变化的建筑作品。
评审团由十位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组成,其中就包括北欧事务所的首席设计师。
在众多参赛作品中,一份来自北欧事务所、标注为“匿名”的设计方案,引起了评审团的高度关注。
这份方案名为“呼吸的森林”,设计的是一座大型生态博物馆。
设计师将传统的中国园林“移步换景”的理念,与北欧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完美融合。
博物馆的外墙采用了特殊的生物材料,能够根据光线和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颜色和透明度,就像森林里的树叶一样“呼吸”。
内部空间则通过巧妙的布局,让自然光线和新鲜空气能够自由流动。
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真正的森林之中。
更令人惊叹的是,整个建筑还配备了一套完整的雨水收集和净化系统,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
“这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件有生命的艺术品。”一位评审团成员在看完方案后,忍不住赞叹道。
“它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有东方的哲思,又有西方的技术,太完美了。”另一位大师补充道。
最终,“呼吸的森林”毫无悬念地夺得大赛的金奖。
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念出获奖作品的名字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但获奖者并未现身,只有北欧事务所的首席设计师代为领奖。
“这位匿名设计师希望保持低调,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品的落地建设上。”老太太在领奖台上说,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
“呼吸的森林”一夜成名,成为国际建筑界热议的焦点。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建筑院校将其列为经典案例。
无数开发商向北欧事务所抛出橄榄枝,希望能够合作。
国内的建筑圈也被这股热潮席卷。
设计师们反复研究“呼吸的森林”的图纸和模型,试图解读其中的设计密码。
“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个设计的某些理念,和谢子诚以前的风格很像?”一位曾与谢子诚共事过的设计师,在一次行业交流会上忍不住提出疑问。
“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像。”另一位设计师附和道。
“尤其是那种对光影的运用,还有对自然元素的融合,太像了。”
“可是,谢子诚不是已经”有人欲言又止。
自从婚礼前夕消失后,谢子诚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任何消息。
有人说他受不了打击,离开了这座城市。
也有人说他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会不会他去了北欧?”
这个猜测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人们开始翻找谢子诚过去的作品,与“呼吸的森林”进行对比。
虽然风格上有所演变和升华,但其中蕴含的独特灵气和对建筑本质的理解,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