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诚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到达口时,北欧的寒风裹挟着细碎雪花扑面而来。
他下意识拉紧衣领,抬头望向铅灰色的天空。
这里的空气干净得近乎凛冽,与那座充满谎言与背叛的城市截然不同。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事务所发来的最终确认信息。
他深吸一口气,删掉手机里所有与过去相关的联系方式。
然后将si卡取出,扔进旁边的垃圾桶。
从今天起,他不再是谢子诚。
他是“诚”,一个只想专注于设计的普通设计师。
事务所坐落在老城区一栋百年建筑里。
裸露的红砖墙面搭配大面积落地窗,极简中透着历史的厚重。
面试他的首席设计师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蓝灰色眼睛锐利如鹰。
“你的设计里有挣扎,也有破茧的力量。”老先生当时看着他的作品集,用带着口音的英文说。
“北欧需要新鲜的灵魂,但更需要能扛住风雪的韧性。”
谢子诚现在的诚,微微颔首。
他知道这句话的重量。
入职后的第一个月,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泡在工作室。
白天跟着团队熟悉项目流程。
晚上则在租住的小公寓里,对着那些从国内带出来的、烧焦的笔记残片反复琢磨。
那些模糊的线条和文字,曾是他的心血,如今成了他汲取灵感的养分。
他将东方园林的“借景”理念与北欧的功能性设计相结合。
在一个社区图书馆的改造项目中提出了“光影回廊”的概念。
方案提交那天,首席设计师看着图纸,沉默了很久。
“你让光有了呼吸感。”老先生最终说,眼底带着赞许。
与此同时,国内的网络世界正掀起惊涛骇浪。
谢子诚发布的“真相”视频像一颗炸弹,在建筑圈炸开了锅。
有人认出录音里的声音,有人开始扒薛修衣过往的剽窃黑料,林氏集团的股价应声下跌。
林倾城坐在顶层办公室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她看着屏幕上不断发酵的舆论,指尖在桌面上重重敲击。
“查出来视频是从哪里发布的吗?”她问身旁的特助。
特助摇头,脸色凝重。
“对方用了多重加密,源头指向境外,很难追踪。”
林倾城冷哼一声,拿起内线电话。
“通知公关部,立刻发布声明。”
“就说视频内容系伪造,谢子诚因婚前情绪失控,出于嫉妒恶意诽谤。”
“另外,联系平台,把所有相关帖子和视频全部删除,压下热搜。”
资本的力量迅速显现。
不到半天,网络上关于“真相”视频的讨论被大量水军淹没。
相关内容被强制下架,热搜词条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林氏集团发布的“律师函”和薛修衣情绪激动的采访。
“我和倾城是真心相爱的,子诚可能是一时想不开”薛修衣对着镜头,面色沉痛。
“我希望他能冷静下来,不要被嫉妒冲昏头脑。”
舆论开始反转。
有人指责谢子诚输不起,用卑劣手段报复。
也有人觉得事有蹊跷,但缺乏证据,只能在私下议论。
一场本该揭露真相的反击,暂时被权力和资本强行压了下去。
远在北欧的谢子诚,从一位华人同事口中得知了国内的情况。
他正在绘制的图纸停顿了一瞬,笔尖在纸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墨点。
但他很快恢复平静,继续手中的工作。
他早就料到林倾城会有这样的手段。
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
他抬头望向窗外,雪花正安静地飘落,覆盖着屋顶和街道,一片洁白。
他有的是时间和耐心。
在这里,他会慢慢积蓄力量,直到足以彻底掀翻那座建立在谎言之上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