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庄离杏花村有十里路,顾青走了一个多时辰,七拐八折才终于找到杏花村。
王家庄的村子很大,四处靠山,进来后,完全摸不着南北。
要不是在路上遇上了挑着扁担的汉子,询问之下,才得知,卖鹅的在村东头。
而他在村西头。
走过过去还得小半个时辰。
谢了汉子后,顾青继续出发。
终于在小半个时辰后,找到了鹅场。
还没到鹅场,不远处就听到一阵“嘎嘎嘎”的鹅叫声。
远远望去,一大片围栏里白花花的鹅群正在觅食。
一个五十多岁的胖老头,肚子挺得老高,正坐在门口抽着旱烟。
这应该就是汉子口中说的王老财了。
据说脾气古怪,常年里一直在鹅场里带着,还有一个儿子。
两人就整日养鹅,也不跟村里人接触。
但是两人虽然脾气古怪,但好在养的鹅不错,这里十里八乡的乡绅,每年都会派下人来这里买鹅。
回去过年吃。
顾青走近。
“你找谁?”一丝不爽的声音传来。
“请问您是王老财王老板吗?我想跟您谈笔生意。”
顾青恭敬地行了个礼。
王老财吐了口烟圈,再次打量着顾青,见对方这么客气,态度也略微好了些。
“生意?”
王老财微微迷了一下眼睛,好奇的看向顾青。
“我想买些鹅毛回去。”
什么?鹅毛?
他没有听错吧。
“鹅毛?”
“对,鹅毛。”
“你要那玩意儿干啥?”
“王老板,这您就别管了,我自有大用处。您就说卖不卖吧。”
顾青渐渐失了耐心,要不是,这十里八乡只有这里一家子养鹅的,要不然,他早就走了。
做个生意,而且是送上门的生意,还在那磨磨唧唧的。
“卖。”
王老财一下子激动起来,当然要卖了,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要鹅毛的傻子,不卖自己岂不是傻子。
“你打算出多少银子收这玩意?不,收这鹅毛?”
王老财来了兴致。
“一斤半文钱,你觉得如何?”
王老财瞬间瞪大了眼睛。
“你说啥?我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半文钱一斤。”
顾青怀疑这个王老财是不是耳朵不好。
还是太激动了,一字一顿,说得清清楚楚。
王老财站起身来,激动道。
“小子,你真不是脑子坏了?那些毛白送都没人要,你真要花钱买?”
“您就说卖不卖吧。”
“卖!当然卖!怎么不卖!”
王老财一拍大腿,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年头没有想到还有傻孩子要鹅毛的,这玩意,之前白送人都不要,这村里的人,就是因为嫌弃这鹅毛太臭,几乎都不跟他们家来往。
“不过我得先问问,你要多少?少了我可懒得去废那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