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听起来让玉珺有些摸不着头脑。
她在脑中细细想来,应是并不认识这位崔大人,他这副姿容少有,甚至于待人的不逢迎亦是另给他填了一份独特,更不要说他的才华,若是能识得这样一个人,很难让人忘记。
但崔远枕好像并没有让她自己想起来的意思,他一字一句说的清楚明了,伴随着低沉的声音入了玉珺耳中。
“六年前鄞州生了天灾,陛下受先帝派遣前往鄞州赈灾,娘娘也随之同行。”
许是因回忆起了往事,崔远枕声音顿了顿:“娘娘豪情,不止是臣,鄞州百姓皆感念娘娘恩情。”
玉珺猛地怔愣住,她是如何都想不到,竟会是这个缘故,更未想到鄞州的百姓竟还记得她。
她唇角动了动,有些不知该说些什么,叫他不必这般客气吗?未免显得太冷漠了些。
崔远枕却好似并不需要她的回答:“疫病难以控制之时,臣的寡母与幼弟皆染了时疫,当时鄞州封城难以离开,有人进言将生了疫病之人一起焚烧才能彻底根治,是娘娘阻拦了下来。”
忆起往事,玉珺似听到了崔远枕无奈轻笑一声。
“疫病难控,有心人煽动百姓生乱,臣虽看出其中不对,奈何那时人微言轻不能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围困知州府,后来是娘娘出面,以性命做担保,这才稳住局面,原本家中唯剩臣一人未曾染病,臣却打算随母亲与幼弟归去,但是听了娘娘所言,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玉珺是第一次从旁人的口中再听鄞州之事,也未曾想过自己当初身处绝境之中的反抗,竟还能让向崔远枕这样的人活下来。
她怅然中免不得轻笑两声:“没想到崔大人竟也是会服输之人。”
崔远枕颔首:“臣那时,确有不足。”
他凝望着她,眼底恍惚浮现十九岁姑娘立于屋顶之上,却冷静地对着双眼猩红失去理智的百姓道:“时疫乃天灾,如今站在我面前的人,皆是能抗过疫病的得幸之人,你们的命那是阎王爷都不敢收,我看谁敢自戕!”
她手持猎弓,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搭弦张弓,射出一箭来直中煽动之人脖颈,当即穿喉毙命:“再有鼓动百姓者,我亲自送他去见阎王!”
崔远枕收拢思绪,突然开口:“娘娘箭法很好。”
玉珺睫羽轻颤,突然觉得肩胛处开始泛起细微的疼。
曾经的她同帝王一起习武,也算是得当年的武状元亲授,可被宋盈染重伤后,整个右臂都使不上力,又何谈弯弓射箭。
玉珺故作轻松道:“当年之勇,不提也罢。”
崔远枕喉结滚动:“娘娘是极好的人,却在鄞州失了孩子,是鄞州对不住娘娘。”
玉珺一怔,一瞬未曾反应过来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略顿了一下,她才终于将六年前鄞州的所有记忆尽数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