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带孩子们学习,我跟着一起听干啥,还是算了吧。”
“算啥算,反正下午有人在家里看孩子,你就跟着一起听,总比自己一个人学习好。”
明熹说一不二,下午就把家里的大饭桌拉出来,将桌布都换了一条自己坐在主位,旁边围了一圈都是跟着学习的。
她当过老师,几十个人的大场面都讲过课,更何况是六七个人的小场面。
可明熹还是低估这些神兽了。
“我不是让你把这个x值求出来吗?你给我画了一堆什么玩意儿?信不信我告诉你爸?”
“你看你算的就不错,鸡兔同笼,最后有35只鸡和77只兔,四舍五入一下也差不多对了,还笑?你怎么有脸笑的?”
从二高毕业的学生,居然连鸡兔同笼都不会算?
看见明熹生气,宋公子嬉皮笑脸,把自己的作业本拿过来:“明老师,你看看我的,我算出来了。”
明熹气的头昏脑涨,拿过宋公子的作业本,差点没砸他脑袋上。
这三个卧龙凤雏。
果然和他们的爹妈说的一样,送去机床厂里面当保安都没人要。
她用力压了一口气。
不生气不生气,幸亏在二高没摊上这群人,不然更有的气生。
“你们仨,从今天开始,都坐在我身边。”
仨神兽沾沾自喜。
可嘴角还没咧到耳根子,就听见明熹道。
“年年,朱朱还有程程,你们三个聪明,和南照姐姐坐在一起。”
宋公子脸一垮:“明老师,你的意思是我们三个很笨喽?”
他这都已经比在学校里面用功多了,为啥这么说他。
这表情,明显对自己的实力没什么数。
明熹上下打量他一眼。
宋公子露出心碎的表情。
“我倒是很想知道,你爸平常都是怎么评价你的。”
“夸我啊,各种夸我。”宋公子挠头一笑,憨的要命,“原先我学习还不如现在呢,我爸都把我给夸到二高去了。”
夸了三年,好不容易给夸毕业了,实在没法昧着良心再夸下去,这才送到了明熹这边。
明熹冷笑连连,看来宋公子不随他爸,随他妈,这实在劲儿,和老套路宋组长,完全就是两个极端。
年姐的女儿就不一样了,反应都是最快的。
朱朱和程程虽然不如她,但人家中规中矩,大多数算出来的都是对的,而且一点就通。
明熹揉了揉额头,只能安慰自己,这孩子的优点不在这,然后拿出了地理书。
在她这学习,自然是文理兼顾,绝对不可能只教数理化。
如今是什么时候,马上就要高考了。
提前工作固然重要,可去大学里多进修一段时间,才是这群孩子的主打歌。
在这个满地是机遇的年代,明熹不想耽搁任何人。
家属院里,和明熹关系好的家长们,也纷纷把自己快毕业和没毕业的孩子,都给明熹塞过来。
军区不只有一个机床厂,还有不少其他厂子呢,今年都给出了几个指标,要招毕业生,但那也得考啊。
人家明熹,救过雪灾,上过报纸,研究过新型机床,脑袋肯定嘎嘎好用,而且机床厂的好几个孩子都来了,他们的也得送。
次日早上明熹再开门,孩子就又多了三个,拎着手里的米面粮油傻兮兮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