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林在县里的日子,除了看书,就是找房子,过得很是充。
跟之前到处奔波相比,很是惬意。
偶尔,张军会约他出来喝酒。
言谈之间,张军提到过几次他的妹妹张燕,虽然没有明说,但纪林已经明白了张军的意思。
纪林也没点明,只是在言谈之间,表达了他对张燕不感兴趣的意思。
张军自然也听明白了,他本想亲上加亲,奈何纪林对自家妹子不感兴。
而且他心里也清楚,张燕的性子,跟纪林确实有些不相配。
张军觉得,纪林要么找个温柔居家型的,以他为主,善解人意。要么就找个跟他一样事业型的,势均力敌。
这两种,张燕哪一种都不是。
算了,他这个当哥哥的尽力了。
“你在县里比我谁,我二哥想买个院子,你帮着留意着。”纪林道。
“巧了不是,我家后院,要随军去了,院子想要租出去,我回去问问,要是卖的话,正好介绍给二哥,那院子比我家大一些,就是有些旧了,想要住进去,得好好修整一番。”
“行,你帮我问问。”纪林笑着说道。
两人又说了几句,纪林请张军吃了一顿饭,临走之前给张军两瓶茅台。
张军那边很快就有了消息,院子可以卖,要价四千五。
最终讲到四千,纪彬将房子买了下来。
纪彬要学习,还要管厂子,房子翻修的事情就落在了余然的身上。
她早出晚归,余元业和赵心兰两口子还以为余然帮着纪彬忙着厂子的事情,没想到大女儿竟然在县里买了一处房子。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但赵心兰心里却有些不舒服,有些别扭。
余元业的父亲是赤脚大夫,他耳濡目染也懂一些,当年被国军抓壮丁去了部队上,后来受伤就回了老家。
这也是余家后来成分不好的原因,那十年间,余元业带着妻儿们缩着头过日子,余然都二十多了,还没有说人家。
余元业和赵心兰心里着急,可也不想女儿嫁得太差,因为好人家不想惹事上身,来说亲事的,都是些鳏夫或者是老光棍儿。
直到纪家上门说亲,老两口二话没说,直接答应了。
虽说江姝岚这个婆婆是个悍妇,但纪家是烈士家庭,余然嫁过去算是高嫁,自家也跟着沾了光。
自从余然的日子好过之后,其实没少贴补娘家,但她不是胡丹丹,自己有十分,恨不得都拿给娘家。
余然只会拿回去一分,让父母能吃的好一些,穿的好一些。
纪彬也是赞成的,不能自家过得好了,岳父岳母还苦哈哈的过日子,让人看了,也会笑话他和余然不孝顺。
他还让余然一个月给岳父岳母五块钱,逢年过节不只带东西去看他们,还会包二十块钱的红包。
从前过苦日子的时候,想的最多的是吃饱穿暖,现在日子好了,心思也就有了变化。
赵心兰觉得女婿开了厂子,女儿一个月只给她五块钱,就不合适了。
她一直想要加钱,只是余元业拦着,还没开口。
余元业的意思是一分钱也不能要大女儿的,女儿毕竟出嫁了,而且现在家里也不缺钱,两个儿子都在亲家的厂子里上班,他们老两口种地得来的钱就够吃用了。
但赵心兰却觉得亲家公在省城当大官,亲家母开厂子,又会挣钱,大女儿和女婿一个月也不差这几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