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姝岚闻言,笑了。
村里人的闲话就没停过,小孩子也多半都是从大人的闲言碎语中听来的。
而且她对村里人的那些闲话早就习以为常,根本不放在心上。
但没想到纪珍珍这么小,竟然也这么记仇。
等到纪桐从县里回来,见到拆开的包裹,里面都是些给女孩子用的雪花膏、香胰子,还有头绳发夹,她满心的欢喜。
不过最让她高兴的还是那些不同花色,不同材质的布料,这些都是县供销社里没有的。
纪桐摸着不同的布,脑海里就有不同的衣服样式。
“这是卖衣服的钱,一共贰佰四十块,去掉之前买布料和针线的钱,还剩下二百一十五块六毛四分。”江姝岚将钱摊在床上说道。
“这次买布料一共花了一百二十六块。”
纪桐从中将买布料的钱数了出来,又数了十块钱给江姝岚,“妈,这是给你的,帮我卖衣裳的辛苦费,还有这六块钱,是给大嫂和二嫂的。”
江姝岚接过十块钱,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纪桐将剩下的七十三块六毛四分钱卷成一个圈,放进一个饼干盒子里,然后抱着回去,藏在她衣柜最上面的,又用旧衣裳盖得严严实实。
不过她到底还是有些不放心,临走的时候,看了好几眼。
“我跟人家说好了,下个月中旬还会送过去三件衣裳,不过是秋装,这次买的面料也买的比较厚实。”江姝岚又将她跟省城老板娘孙慧的事跟纪桐讲了一遍。
纪桐听了之后,看向江姝岚的目光多了几分的敬佩,不禁感慨道:“妈,你可真厉害,你怎么就知道孙慧一定会买我做的衣裳呢?”
“我自然是找人打听过了,她是第一个在那条街上开服装店卖衣裳的,生意一直很好,后来开店的人多了,这才生意冷清了。”江姝岚也不瞒着,一五一十的说道,“所以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而是要做好准备。”
纪桐很是受教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江姝岚去县里将小龙虾的调味酱邮寄去省城,然后又去了一趟槐树村,她将从省城带回来的一些日用品送去给江兴文。
“大姐,我用不上这些好东西,你拿回去,给几个孩子用吧。”江兴文拒绝道。
江姝岚气道:“给你你就拿着用,家里还有呢。”
江兴文还想要拒绝,可瞧着江姝岚脸色不怎么好,只好收下,却又开口道:“我一早做的豆腐,你拿回家吃吧。”
江姝岚打开棉纱布,一股浓郁而纯粹的豆香扑鼻而来,笑道:“好久没吃你做的豆腐了。”
江兴文因伤退伍回来后,就跟着他们的父亲学着做豆腐,也能送去供销社换一些钱。
只是后来,父亲去世了,江兴文腿脚不好,也就不再做了。
江兴文笑了笑,“大姐要是想吃,只管跟我说,家里还有好些豆子呢。”
江姝岚点了点头,“大姐可不会跟你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