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要是能找到个跟做衣裳相关的,以后工作跟你的爱好两不耽误,还能每天都穿好看的衣裳,岂不是件美事。”江姝岚自然不能把弹幕上的话原方不动的说出来,毕竟她只是一个乡下妇人,见过的听过的有限。
像一些政策之类的她还可以假借报纸之名,可在纪梁考大学上大学之前,她还真的没想过这些问题。
“还能这样?”纪桐立马被引起了兴趣,她觉得老妈说的很对,她要是真的能学跟做衣裳相关的,那以后岂不是天天穿新衣。
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老妈想的太简单了,“那我直接去跟县里的老裁缝学也是一样的,不是非要读什么大学的。”
“那怎么能一样,县里的老裁缝手艺是没得说,可是你也瞧见了,做出来的衣裳样式跟供销社里的没区别,大学就不一样了,老师见多识广,做出来的衣裳肯定也是最时髦的。”江姝岚说道。
纪桐觉得老妈说的对,赞同的点头道,“也是。”
“明天去县里,正好,你也一起,咱们去找县里的老师问问看。”江姝岚说道。
纪桐有些犹豫,“老师都放暑假了,去打扰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你四哥如今是省状元,老师们脸上有光,巴不得还能再多培养出几个大学生来呢。”江姝岚看着她说道,“再说咱们也不是白白让老师辛苦。”
纪桐有些不解,“妈,我有点没明白你的意思”不是说去问一下吗,怎么又说不让老师白辛苦,什么意思?
“我觉得你要是想学做衣裳,是不是就得先画出想做的衣裳样子,那肯定得会画画,明天去县里找美术老师教你。”江姝岚看着女儿有些迷糊的样子,只知道臭美,正事一点不想。
纪桐这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哦,应该是,可我都这么大了,老师还愿意教吗?”
“还没去呢,想这么多做什么?”江姝岚不喜欢她这样瞻前顾后,连一步都没迈出去,就想着失败,然后打退堂鼓。
“行了,一会儿天就黑了,赶紧收起来吧,年纪轻轻的别弄坏了眼睛。”江姝岚起身说道。
杏花村如今还没有通电,家家户户点的还是煤油灯和蜡烛。
第二天一早,江姝岚和纪桐就跟着纪彬一起出门了。
纪彬骑着三轮车拉着要摆摊用的东西,纪桐骑着自行车载着江姝岚。
她刚从市里回来的时候,看见家里竟然有两辆自行车的时候,别提多惊喜了。
村里有自行车的人家都不多,而且都是二八大杠,自家竟然有一辆女士的,立马爱不释手,恨不得没事就到村里骑一圈,可又怕太过招摇,别人来家里借自行车。
江姝岚坐在后面,都能感受到纪桐那发自内心的喜悦,时不时还能听到她哼唱着歌曲。
其实每个人都爱慕虚荣,适度的虚荣可以成为努力奋进的一种动力,激励着自己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更高的成就。然而,一旦过度沉溺于虚荣,便容易陷入盲目攀比的怪圈,为了满足他人眼中的“风光”而失去自我。
所以要学会将对虚荣的渴望转化为自我提升的正能量,把注意力从表面的浮华转移到内在品质的塑造上。
还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他人的评价和外界的认可,不被虚荣所左右,坚守自己的生活和本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
而江姝岚要做的,不是完全扼杀纪桐的虚荣,而是引导她不要被虚荣心左右,失去理智和自我。
到了县里,纪彬去摆摊,江姝岚则是跟纪桐一起去教职工家属楼那边打听县高中里的美术老师的住处。
美术老师少,一个学校才一名,很容易就打听到了。
江姝岚拿了要送给美术老师的东西,和纪桐一起去敲了门。
胡老师开了门,得知两人的来意后,将两人让进了屋中。
“胡老师,这些青菜都是家里自留地种的,不值什么钱,都是给您的,您就收下吧。”江姝岚将几样东西给了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