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放心,如果大伯的情况真的严重,我会酌情处理的。”
陈默很清楚,父亲这一辈人深受传统观念影响,极其看重家族亲情,因此他立刻出声宽慰陈建川,让他安心。
若不是顾及父亲和爷爷的感受,他根本不会理会陈建国的死活。
站在一旁的二伯陈建邦听到陈默这句话,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陈默原本以为爷爷会过来找他或父亲说几句话,至少为大伯求求情。
可等到第二天,村里大多数被带走的人经批评教育后都回来了,唯独陈建国和几个冲在前面搞破坏的人没有回来,可他爷爷却始终没有登门。
这几天,陈默干脆把全家都接到了县里那座小院暂住。
主要原因便是,村里没回来的不止陈建国一个,还有陈二憨和几个带头搞破坏的村民。
于是总有人跑到老宅来哭闹纠缠,仿佛是他们家故意把人送进去似的。
陈默不堪其扰,也担心父母今后在村里难做人,索性带着一家人避出村去。
陈默最近一直在琢磨开拓山货市场的事。
他特意又去拜访了国营饭店的洪文山,向他打听周边县国营饭店的进货渠道。
得知抚县的采购员跟洪文山相熟,而且因为陈家送来的山货品质一向稳定,洪文山也乐意帮这个忙。
于是这天一早,陈默拉上成星海,带着洪文山写的介绍信,骑着自行车一路往抚县去。
陈默之前因为倒腾收音机,来过抚县几趟,但对这边的国营饭店并不熟悉。
两人沿着抚县的主干道往前骑,随便问了问人,就找到了地方。
成星海下意识地想绕去后门打听,却被陈默一把拉住。
“咋了,小默哥?”成星海有些不解地扭头看他。
“这也到中午了,不急着办事,”陈默边说边利落地把自行车停稳锁好,“先进去吃顿饭。”
成星海虽不明白为什么要先吃饭,但他一向信服陈默,便也没多问,跟着走了进去。
抚县的国营饭店跟彭县的差不多,饭店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大厅里摆着十来张方桌,正值中午,来此吃饭的人不少,大厅里都要坐满了。
一看就知道生意不错,甚至陈默觉得,比同一时间彭县的人都多。
“抚县应该没我们那人多吧,怎么饭店里人这么多?”成星海也觉得很新奇。
现在的国营饭店还属于高消费的等级。
在人均工资二三十的时候,一顿饭花三块钱以上,都算是高消费了。
靠墙的地方设有一个柜台,后面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今日供应:红烧肉、炒土豆丝、青菜豆腐汤,主食是馒头和米饭。
陈默不着痕迹地打量四周,装修简单却干净,服务人员戴着套袖忙碌地穿梭于桌间,态度不算热情,但也没有怠慢。
两人找了一张靠角落的空桌坐下。
一名四十多岁身形微胖的女服务员拿着本子走过来,语气挺客气的道:“两位吃点什么?”
然后又指着墙上挂着的大字菜单跟两人介绍。
“我们家特色,小鸡炖蘑菇,两位要来一份吗?”
“你们家还有什么别的特色都给我们介绍介绍呗!”陈默笑着说。
“我们家特色还挺多的,味道都不错,尖椒肉丝、凉拌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