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御书房。
“三道锦囊?”
渊帝一头雾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镇国公,你刚刚说,就是凭着这三道锦囊,你才能顺利凯旋?”
杨北业轻轻点了点头。
“当日,臣出发之前,臣那孙儿杨凌曾经将这三道锦囊交给臣。”
“并叮嘱臣到达北川县之前,就可把第一道锦囊!”
“一开始,臣只是以为,这不过是那孩子为保臣平安,给臣求的平安符。”
“抵达北川县的前一晚,臣打开了第一道锦囊。”
“上面赫然写着六个大字——”
“小心北羌埋伏!”
“奇怪的是,当天夜里,的确北风呼啸,暴雪不止。”
“臣不敢懈怠,立刻派出李达率领一队先锋军,绕至侧翼伺机而动。”
“果不其然,到了后半夜风雪正大时,北羌果然派出一支骑兵突袭!”
“好在臣有了锦囊的提示,早有准备,这才没有被打个措手不及”
听到这里,渊帝倒并不像杨北业那般惊讶。
通过这段时间以来的接触,他发现杨凌的确是个心思细腻、面面俱到之人。
而且,他的想法的确在很多方面,都异于常人!
如果说他是提前替杨北业分析了战局,想到北羌可能会有所防备,所以才写出了第一道锦囊上的内容,那么渊帝并不意外。
见渊帝神色如常,杨北业淡淡笑了。
“陛下,其实臣刚刚打开第一道锦囊的时候,和您的想法是一样的。”
“臣也以为,这不过是杨凌误打误撞,一不小心提醒到了点上而已。”
“抵达北川县的当晚,臣本打算马不停蹄,召集众将领商讨作战计划。”
“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臣还是打开了第二道锦囊。”
“第二道胶囊上,杨凌告诉臣,要臣小心孙麟”
“孙麟?!”
听到这个名字,渊帝瞬间就不再淡定了。
前些日子,他命文忠暗中调查杨家军里的奸细。
文忠找出二十名临时入营的士兵,顺藤摸瓜,查处这些士兵全部都是由总兵孙麟招进去的。
种种矛头都将奸细的身份指向了孙麟!
虽然后来,渊帝也的确命文忠将此消息送到杨北业处。
但杨北业手里的第二道锦囊,明明是他在出征之前,杨凌给他的!
杨凌怎么会知道孙麟有问题?
难不成,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见渊帝一脸错愕,杨北业笑道:“陛下,臣刚刚看到第二道锦囊的时候,比您还要惊讶!”
“杨凌那小子根本就没见过孙麟,对于军中之事,他更是丝毫不知!”
“到今天为止,臣也想不明白,他为何会在第二道锦囊上写下这样的话!”
“但,臣秉持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仅仅只是召集李达等几人前来商议。”
“就连作战的日期,臣也从来不曾公布过。”
“再后来,臣就收到了文忠派人送来的消息”
听到这里,渊帝已忍不住啧啧称奇。
“照你的说法,杨凌还真是如同开了天眼一般,早早就洞悉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