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织布这东西,根本没什么新奇的。
白娘子给了宋文启的棉布极其高的评价,不是因为宋文启的手艺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其实就算是没有宋文启的创新,在历史上,棉布也会逐渐推广开来,成为无数百姓的选择。
七八天一晃而过。
宋文启又做了些棉布,并且在这些日子里,让宋云龙和宋云凤,通过孩子的视角,对村子里的老人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最近天气炎热,三老太爷懒得出门。
将自己锁在院子里,光着身子,懒洋洋地躺在躺椅上。
现在宋文启崛起,领着宋文强一群年轻后生,将村子经营得越发富饶。
他这些老前辈,自然可以休息休息。
当然,三老太爷这般将自己关起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年纪大了,本来该入土的年纪,却因为宋文启的原因,备受各个村子族老和村长的尊重,动不动就被邀请参加各种酒席。
起初三老太爷想着村子与村子之间增加交流是好事,而且老人家也喜欢被人尊重的感觉,就参加了机会。
可是架不住那些外村的年轻后生不讲武德,动不动就将三老太爷灌得晕晕沉沉,久而久之,他自己就厌烦了。
身边儿两个家里的年轻小玄孙,一个手里端着冰块,一个正在费力的将宋文启差人送来的大棚西瓜榨橙汁,放在碗里,轻轻搅拌之后,递给三老太爷。
三老太爷轻轻地嘬了一口,美得飘飘然,嘴里摇头晃脑的哼唱着,“皇帝老儿也不及唔。”
“老祖,我们能吃两口么?”两个小玄孙眼巴巴的看着。
三老太爷摇头道,“你们还小,享不了这么大的福气,会折寿的。”
正说着,听到外面有人敲门。
其中一个小玄孙站起身来,用清脆的声音道,“不见客,我们家老祖病了!”
“是我。”宋文启在外面招呼了一声。
三老太爷闻言,连忙瞪眼道,“文启啊,快进来。”
说着,踹了两个小玄孙一脚,“赶紧去开门。”
说着,见宋文启迈步而来,装出一副老迈不堪的样子,哼哼道,“文启啊,若是再有什么酒宴,就免了吧,我这一把老骨头禁不起这般折腾了。”
说着,三老太爷还偷偷地睁开眼,看了宋文启一眼。
他之所以开始偷懒,不愿意管村里的事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年纪大了,跟不上形势了。
现在宋文启做了巡检,很多事情的复杂程度,都超过了他的理解,他也不敢瞎管。
所以老太爷觉得,应该趁着自己还不糊涂,就多享享福,顶多谁敢顶撞宋文启,自己站出来帮帮场子就可以了。
三老太爷这段日子,虽然在家里歇着。
但是私底下,却将几个族老挨个教训了一个遍。
大体就是因为宋文启做了巡检,觉得一人得道,他们这些人该鸡犬升天,有些不本分。
三老太爷大手一挥,该打板子的打板子,该跪祠堂的跪祠堂,更有甚者,直接驱逐出宗族。
当然了,这也是三老太爷觉得自己可以做到的极限,若是再有外面的事情,他死活不想掺和了。
三老太爷已经做好了被宋文启磨耳朵的准备,却听宋文启道,“您不愿意去参加酒宴,就不去呗,您什么身份?谁敢为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