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宋文启看向白娘子,话虽然没说出来,但已经算是挑明。
白娘子红彤彤的一张脸,扭头就回了屋子。
“爹,您到底琢磨出什么本事来了?”宋云凤笑了笑,示意两个妹妹去陪着白娘子,然后对着宋文启问道。
“我在朝廷的公文上看到,说如今朝廷正在推广木棉,以后缴纳赋税,可以用木棉折算。”
“而且木棉这东西,不仅可以做棉被、棉衣,在西南那边儿,也有一种技术,可以将棉花制成布匹,我准备试一试。”
宋文启说道,“只不过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了解到端木二丫和宁力恒都会织布,变相带着他们试一试。”
“您准备种植棉花,并且做成棉衣,棉被,甚至做成棉布?”
宋云龙听完,脸色直接变了。
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对外界的接触是最多的。
他知道北方每年因为寒冷冻死很多人,其中不乏家庭殷实的人家。
因为这个时代,没有很好的御寒之物。
寻常的冬天还好说,就怕寒冬,再赶上木炭稀缺,可真的麻烦的要死。
不要觉得,木炭是常见之物,历史浩浩荡荡发展到大乾朝,绝大多数的山,早就光秃秃一片。
每年到了冬天,风一吹,倒是都是风沙。
像是齐地的大山这种,植被茂盛的地方可不多见,这也许是响马山贼太多的唯一好处了。
那就是大山几乎没怎么被开发。
而朝廷之所以不断围剿大山,宋文启觉得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中了齐鲁大山上的木头。
宋云龙越琢磨,越觉得这其中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爹,北方人御寒多用皮毛,这些年跟北边儿的蛮夷战事偏多,皮毛自然不够了。若是咱们开发出在北方大规模种植木棉,那岂不是天大的好处。”
“您真的要交给外人?”
本来跑回屋的白娘子,也呼吸急促的冲了出来。
她有个喜欢到处乱跑的大哥,自然知道木棉的天大的利润。
在江南甚至有千株棉,养八口的说法。
“文启,你可别犯糊涂,你要是真有这本事,咱们自家发财多好。”白娘子声音甚至有些颤抖。
这要是整个北方的木棉都有他们家提供,这得成为多么大的商人啊。
“本事我肯定有,先说种植棉花,凭借我多年的种植经验,北方绝对可以活,甚至辽东都能种植。”宋文启说道,“至于将棉花做成棉布,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肯研究,肯定能做出来。”
“而且我也有点思路。”
“不过这好处,咱们家肯定吃不下,最后十有八九是要传遍天下的。”宋文启说道,“再说了,我可以扶持农业发展,但是种了一辈子地了,我不能一把年纪了,还整天在地头晃悠吧。”
“文启,虽然我还不能对家里指手画脚,但是你必须将端木二丫纳妾,让宁力恒为仆。”白娘子听完之后,一脸严肃道,“即便是朝廷大力推广,但是这门生意,在正式让全天下老百姓吃到好处之后,也够咱们家彻底兴盛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