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启目光渐深,总觉得朝廷向北迁都,看来不是一件顺利的事情。
可不迁都又不行,北方战事越发糜烂,这个时候不抓紧时间北迁,利用整个朝廷的力量,威慑各地,搞不好就会迅速丢掉北方,成为一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
“知道了,我会注意的。文强,谢谢你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宋文启笑道。
宋文强笑道,“这都是应该的,别人不支持你,咱们同宗同族,我说什么也得挺你。”
宋文启缓缓点头,将宋文启的好记在心里,继续道,“对了,劳烦你跑一趟,我这里有一份名册,是本镇颇为良善的士绅的,你拿去问一问,他们家里的良家子,有没有愿意充任乡勇弓兵的。只要愿意加入咱们,以后我手头的生意,就能优先跟他们合作。”
“好!”宋文强毫不犹豫。
今日之事后,老村长和三老太爷对宋文启彻底拜服,愿意彻底配合。
不光是他们,村里的老人都是如此。
三老太爷听完之后,惊叹连连,“最底层的百姓,富贵的良善乡绅,都笼络在手里,文启好手段。”
“大猛,你将学员叫过来,让他们去村子外面,继续跟着马东找来的长工学习垦荒。”
姚大猛听命做事,刚在村子里召集端木二丫等人,就有一大群人围过来。
“大猛,刚才文启得罪了那么大的官,不仅一点事儿都没有,还被封了大官是吧?”
“我还以为这农学堂不是好事呢,原来连爵爷都害怕老百姓学到本事,跟他抢地呢。”
“文启不得了啊,而且还心善帮衬咱们老百姓。这一下据说都做到了巡检呢,那可是威风凛凛,出行能带着好几百人的大官呢。”
这些乡亲们说话间,羡慕至极,说出的话不免酸溜溜的,后悔当时犹豫没有报名。
“当再大的官,不孝敬娘也不是好人!”刚刚有所好转的宋老太,听到外面的动静,忍着剧痛,拄着拐杖走了出来,见到那么多人奉承宋文启,忍不住骂了一句,顺道扭头还对宋文广说道,“文广啊,咱得有骨气,宁可饿死,也不找宋文启齿一口饭。”
“老老实实种地才是正道。”
“他做事太极端,今天是有贵人护着,但他能一辈子有贵人护着吗?他得罪的可都是让人听着就哆嗦的活阎王!”
众人听完,有些人一脸嫌弃,但有些人却觉得有道理。
站在不远处,正在给他爹倒尿壶的宋文广气得咬牙。
这老太太可真会睁着眼说瞎话,大哥都做到那么大的官了,又有圣旨护着,那些狗官他能怕得了?
这是怕自己跟大哥走了近了,生怕涨了本事,跟三哥一样跑了啊!
他偏要去大哥家谋一份差事,气死这老太婆。
这会儿宋文启不远处的学员,正在看着宋文启。
结果宋文广忽然跑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宋文启眼前,“大哥,我没啥本事,还要养着爹娘,你帮帮我,让我跟着一起学一学种地吧。”
宋文启愣了愣神,疑惑的看着他。
宋文广见宋文启没有动静,直接磕起头来,不一会儿的功夫,额头都磕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