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什么农学堂?就是教人种地的。”
“种地还用人教?而且还有女人参加?宋耆户长不会是借机,想找姘头吧?”
大家都觉得很奇怪。
有些人知道宋文启事迹多的,主动站出来科普。
“大家不要觉得种地不用人教,你们知道城里的如意居不?据说他们现在卖的那些青菜,很多都是宋耆户长雇佣流民生产的呢。”
“真的假的?那些提早上市的青菜,都是耆户长生产的?”
“对啊,我去吃过一次,那价格贵到没边儿了呢。”
“奶奶的,这种好事儿,怎么雇佣一群流民?耆户长脑子有坑吧?”
一听说宋文启竟然雇佣了一大群流民给自己干活,而且还赚钱了,很多人都眼红了。
“还不止这些呢。”提起宋文启在种地上做的事情,有人忍不住说道,“宋耆户长之前还教授过流民如何在山林里寻找野果,树木根茎,让他们没钱也能找一口吃的。”
“端是好了不少人,这农业学堂没准真的有点东西。”
来看热闹的人之中,家里多多少少都有土地,这属于家族本业,听说有学堂,可以学习东西,这些外来户很是眼馋。
不过绝大多数人的心思,其实跟陈窑他们一样,只想捡现成的,不想交束脩。
“宋耆户长的蔬菜种植本身就犯了城里大户的忌讳。有些大户人家自己有暖棚,往年把提前上市的青菜卖得跟金子一样贵。”
“大家看在他有官绅庇护,规模比较小,也就没过分跟他计较。”
“可若是开办了农学堂,极有可能将暖棚的本事向外推广,到时候就麻烦了。我觉得今天肯定有人会找麻烦。”
有人酸酸地说道。
这年头能够搞暖棚的,都是家里条件非常好的,因为不论是暖棚的搭建,还是日常供暖,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时,来买斗鸡,甚至忍不住就在山下村附近搞了个斗鸡场所的一群富贵人正在一起喝着茶,聊着天。
这些富贵人物斗鸡是为了寻求刺激,但同时也是一种社交。
借助这种爱好,他们可以认识很多有权有势的人物。
这些人可能做不成什么大事,但家里要么有钱,要么有权,暗地里搞破坏,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其中就有玉皇镇城南大户潘家,主营粮食生意,擅长做囤积居奇的事,同时家里还有好几处暖棚,用来种植一些反季节的瓜果蔬菜。
潘豹正怀里抱着一只在宋文启家新买的野鸡,面带微笑地跟在一个威严很重的中年人身后,听着他不断介绍的大人物。
这些人在斗鸡场里可能不太起眼,但是放眼兰陵,乃至州府,都是非同凡响的存在。
突然他看到自己的小厮赵三苟对着自己使了个眼色。
潘豹对父亲说了一声,然后走了过去,不满道,“说了多少次了,你家公子我,不是来玩的,是来结交贵人的。没有大事,不要来打扰我。”
“公子,刚才我去山下村周围转悠的时候,听人说,宋文启要开一家农学堂。”赵三苟一脸紧张道。
“开农学堂,他有病你就让他开去呗。开正经学堂,还能培养几个当官的,再不济也有读书人给自己摇旗呐喊。开农学堂,无非就是教那群乡巴佬种地,有什么紧张的。”潘豹一脸不爽道。
“公子,您莫不是忘了,宋文启不仅会教人采摘野果,挖树根,还会暖棚的手艺呢。”赵三苟急忙道,“这都是跟咱们家作对的本事啊,您不是一直说,咱们家今年少挣了不少钱吗?”
“干她姥娘的,宋文启莫不是有病!”潘豹眼神一凝,恼火道,“你不说我还真的没反应过来,这些穷老百姓都会种地了,谁还买咱们家的粮食?”
“他们都会种暖棚了,咱们家的暖棚,还怎么赚大钱?”
“所以我赶紧来跟您说啊!”赵三苟急忙说道,“他现在是耆户长,要是真的庇护这群穷人,教他们赚钱的本事,以后哪里还有咱们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