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以后大家都想指望着宋文启混点活干,见宋文启赶人,一个个都带着期望之色离开。
药酒的生意不错,各家酒楼的生意越发的兴隆,这折箩菜自然而然的处于一种激增的状态。
回家之后,儿媳妇会领着马东的娘亲们进行分类工作。
然后简单加工之后,就给工人们食用。
别看是剩下的东西,但是里面有炖的软烂的肥鸡,还有一些只吃了几口的鱼,至于各种菜蔬也非常齐全,真的是放锅里一蒸,就热气腾腾的。
宋文启在菜上省了大价钱,米也是管够,大米的清香,一直在家里往外弥漫。
工人们本来就无比珍惜给宋文启干活的机会,闻着饭香味,一个个干活更是浑身有劲。
他们以为他们又不是下苦力来开荒的,能有个糙米饼子就不错了,谁知道这开荒汉子们才能知道的城里的折箩菜,他们竟然也有份。
当然,最硬的菜,诸如大骨头,猪肉片什么的,肯定是要留给开荒的猛男的,其他人待遇要差一些,不过也都是荤素搭配,这可把新来干活的乡亲们激动的不行。
宋文启看到李二狗的娘亲,偷偷的用干瘪的荷叶,将一大块肉膘缠裹,塞进怀里,准备给她那瘫痪在床的儿子带回去,也没点破。
只是在她碗里干净之后,又让儿媳妇给她盛了些菜。
至于宋文启一家子,以及手下的马东和姚大猛等人,自然是待遇极佳了。
直接吃最新鲜的饭菜,新猎的山鸡、野猪,直接收拾好了下锅。
这让其他开荒的汉子都嫉妒坏了,纷纷抽开荒之余的时间,恢复本事,想着有朝一日能让马东选上。
天黑下来,宋文启想趁机教导孩子们识字,便将孩子们聚拢在一起。
偏偏这群熊孩子玩习惯了,非要跟着吃饱饭,要出去活动活动的马东,他们一起去挖掘虫卵。
宋文启也很好奇,就背着个筐子,拿着铁铲跟着上了河滩。
这个点,大家都忙碌了一天,一般人都回去休息了。
此时的山下村却显得格外热闹,不仅有拿着筛子,想尽一切办法捞取一些孑与卖钱的。
还有很多拿着筐子,挖掘蝗虫卵的,一个个挥汗如雨,不肯休息。
宋文启也很是好奇,就听马东解释道,“东家您看,这种地上有小孔,类似于蜂巢的,亦或是土地微微拢起来一些的,就有可能是蝗虫的产卵之所。”
“您不要觉得,这挖掘蝗虫卵比掏粪捞蛆虫麻烦,这蝗虫的剩余能力极佳,之前边塞设立过补蝗使,这箩筐大的地方离,能有一大堆卵块。”
“这些蝗虫卵饿极了可以少量的人吃,当然这东西有毒,最好还是喂鸡喂鸭,亦或是拿开水蒸煮,不然就会变成漫天飞虫。”
宋文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也就是说,咱们大规挖掘蝗虫卵,还能抑制让大家不厌其烦的蝗虫了?”
马东笑道,“自然是的,包括东家您大规模的让乡亲们捞孑与,也能让大家少受虫害呢。”
宋文启看着河滩上的乡亲们,心里感慨,“华夏的老百姓是真的勤劳,自己给的钱微乎其微,可只要是有好处,他们就能不辞辛苦,不分昼夜的干。”
孩子们在马东的引导下,跟着挖掘了一阵子,果然一人收货了一箩筐的蝗虫卵块。
离开之前,宋文启将河滩上的乡亲们召集过来,“钱不是一天赚够得,大家忙活的差不多了,就尽快回去休息。”
“这挖掘蝗虫很是辛苦,别累的腰酸背痛,耽误了第二天的正事。”
“耆户长,放心吧,我们自己心里有数。”
宋文启在乡亲们的欢呼声中,回家休息。
看着宋文启离去的背影,正在干活的乡亲们全都脸上露出了微笑。
以前到了晚上,就只剩下睡老婆,在家里打孩子,一身的力气无处发泄。
现在好了,在地里挖一挖,找到虫子的卵,就能给耆户长卖钱,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儿吗?
这还歇着干啥?
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