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
第二天,马东又进城招了一批南下的流民。
都是身强力壮,虽然不认识,但都是军屯出身的好汉。
宋文启按照开垦土地汉子们的具体耕种情况,对一些偷奸耍滑,调戏妇人的汉子开除了队伍,再补充了马东给提供的新人手,最终开垦荒地的人手,稳定在三十人左右。
而马东等人,则奉宋文启之命,配合镇长进山封锁山贼。
这一天,马东他们回来,又随行带回来四五百斤粮食,还有一些野兔、山鸡之类的野味。
这次不用人宣传,乡亲们就被轰动了。
他们之前还算计,宋文启雇佣了几十个大汉,天天拼了命的开垦土地,得花多少钱啊。
结果人家宋文启手下,每次进山,都有收获。
四五百斤粮食,都够他那那些垦荒的汉子,吃好几天了。
几十个壮劳力拼了命的干活,这待遇一般人家可没有。
而在村长支持下,刚刚分家,一样几乎净身出户的宋文德一家。
因为夜以继日的帮着宋文启制作武器,媳妇赵氏又帮着宋文启经营新的作坊。
日子也过得好了起来。
几个闺女也不用下地干活了,整天跟着宋文启家的小娃娃,在院子里制作药材,没几天就有了小肚腩。
乡亲们一个个羡慕眼珠子都红了。
而守夜人的待遇也不差,起先基本上都是家里的混不吝,气的爹娘天天寻死觅活的那种,现在每天除了巡夜,就是种地干活,训练武艺。
整个人的精气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
所有人都察觉到,只要跟宋文启沾上边,就会有巨大的转变。
所以乡亲们往宋文启家跑的更勤快了,男的找宋云龙,女的找孙氏,整天套近乎,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给宋家干点啥。
如果能跟那些外来户一样,继续开垦荒地就更好了。
但这一次,宋文启却以时间有限,给拒绝了。
土地虽然一时半会开垦不完,但乡亲们的效率确实低下。
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宋文启也没有骗他们,春耕结束之后,天气逐渐炎热,就不适合开垦荒地了。
家家户户都有不少地,自然有他们忙活的。
不过,乡亲们期望能过上好日子,吃饱饭的想法,宋文启是知道的。
宋文启这段时间没闲着,有时间就研究让乡亲们赚钱的法子,最后还是马东出了主意。
挖蝗虫卵。
蝗虫卵可以入药,也可以制作饲料喂鸡。
朝廷一口气给宋文启在山阴几百亩地,一时半会开垦不出来,宋文启便花重金,在城里预购了一大批鸡苗。
鸡苗还没到,宋文启便招呼着姚大猛他们,熬夜通宵先搭建好了鸡舍。
鸡舍旁还搭建了一个地龙(蚯蚓)养殖作坊,仅仅靠百姓在粪坑里淘的那点蛆虫肯定不够制作饲料的。
这个时代,人不肯大规模养鸡,就是因为养殖的饲料成本很高。
经过简单处理的生产环境,就可以养殖大量的蚯蚓,最后制作成饲料。
当然了,宋文启还想过通过捕捞红虫的方式养鱼。
不过经过打听得知,城里的鱼肆是被鱼霸们控制的,别看他现在是耆户长,就是镇长也很难掺和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