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马东不在,马东的几个娘亲也出来干活了,跟乡亲们混在一起,抡着锄头干活。
村长儿子文强跑过来神神秘秘地跟宋文启说了几个名字,低声道,“文启大哥,你们家的娃娃不懂种地,我就让他们都回去了?”
“这些人是我帮您盯着的,还有几个干活不错的,以后您也可以留心。”
宋文启笑着,拿了二斤肉递过去,“辛苦了。”
宋文强看了一眼父亲,村长白了他一眼,“文启给的,你就收着。”
宋文强开心得不行,结果猪肉,搓着手好奇道,“文启大哥,那个仙风道骨的道长是谁啊?看着很厉害,能给介绍介绍不?”
村长瞪了一眼道,“滚一边儿不,不该问的别问。”
宋文强特别怕他爹,低着头就走了。
村长看了一眼忙碌的乡亲们,扭头看向宋文启,“对了,你刚才让马东去做什么了?我看见他领着几个人,鬼鬼祟祟的。”
宋文启说道,“我感觉这镇长做事情有些急躁,怕是要吃亏,让马东召集了些人手去帮衬一二。”
“他急躁那是他的事儿,你操这闲心干啥,赢了也没有你的好处,还得罪人。”
“赢了没好处,若是全军覆灭了,那可有咱的麻烦。”
“行吧,你有自己的想法,不过眼下春耕在即,别管啥事,都别耽误了庄稼。”
宋文启点了点头,“叔,您放心吧。”
回到家中。
老道长见宋文启来了,笑着说道,“我以为你脑子一热,也得跟着去送死呢。”
宋文启轻笑道,“道长,我就是一寻常百姓,我操那心做什么?”
道长点点头,“那镇长是个急躁的人,我一猜就知道,他肯定会直接发兵。你没跟着去是对的,一点准备都没有,就发兵,能讨到什么好处。”
“我倒是没想那么多,主要是家里孩子们昨天受惊了,我惦记他们。”宋文启嘿嘿的笑了笑。
道长白了他一眼,“跟老道还藏拙,你小子鬼精鬼精的,我能不知道?”
说着,拿出一本书来,递了过来。
宋文启看了一眼,上书《练兵纪要》,老道得意道,“此乃老道无意间得到的一本兵书,据说是前朝时兵部的宝贝。你将来需要守住你的栖霞山,又招募了马东这样的无家可归的兵卒,肯定要接触兵事上的东西。总不能万事让别人拿主意。这本兵书你收着。”
宋文启没有推辞,道长又是传授自己武艺,又是帮自己看家,自己若是动不动就推辞,显得太不识好歹。
而且眼下自己处境确实不妙,如果能懂点兵事,对手下人略微操练,将来遇到山贼时,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连忙捧着书,对道长道谢。
道长很是受用,瞄了一眼不远处正在偷瞄的孩子们一眼,对宋文启继续道,“你这几个孩子,那个叫宋云祥的,根骨不错,很像你,有机会老道多教他几招。”
宋文启刚想搭话,就见南边儿升腾起了滚滚浓烟。
道长惊讶道,“这镇长真是个急性子,这就打起来了?也不知道战况如何,我去看看,若是可以,帮忙减少些损失。”
说完,扭头看了宋文启一眼,“小子,看好家,警醒些!”
宋文启连忙道,“道长务必小心。”
道长嗯了一声,不再停留潇洒而去。
彼时村里人正在劳作,也发现了山里的滚滚浓烟。
纷纷露出震惊之色,不知道是谁先开口,便议论起来。
“看着动静,山里莫不是打仗了?”
“估摸着是,今天村长跟文启带着山贼去城里了,官爷知道了贼人的方位,肯定是要动一动的。”
“祈祷官爷一定要赢啊。”
“是啊,要是败了,这些山贼不得更猖獗?”
坐在低头充当监工的宋文强,白了他们一眼,“都别偷懒!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关咱们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