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村子里的乡亲们,被朝廷赶散至此,本来就颇为凄惨。
结果辛苦耕耘了几年,好不容易有了点存粮。
却被卧虎山一锅端了,不知道饿死了多少百姓。
后来卧虎山甚至一度要强行掳掠这些百姓上山为奴,是朝廷派大兵围剿,才让对方消停下来。
但没想到一晃多年过去,对方竟然死灰复燃。
“这都是命,咱们老百姓的命,真到了那一步,该打还是得打!”老村长感慨道。
旋即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正在帮忙收拾院子的白娘子。
心里暗道,“宋文启这孩子是有出息的,这才进城了几趟,竟然拐回来那么一个大家闺秀来。”
当下道,“文启,家里的粮食还够吃吗?不够我想办法,让我家老大匀给你一些。”
宋文启听到村长的话颇为感动。
自己家烧了,第一反应不是找回损失,而是想着自己。
当下温声道,“损失自然是不小,不过好歹我有些谋生手段,暂时还不用村长叔您的支援。”
说着,感受着村长身上那烟熏火燎过的气息,从怀里掏出二两碎银,递了过去。
“叔,我之前落难,不论是您还是我婶子,都对我颇为帮衬,这些银子您拿着,修修房子,买点粮食。”
村长也不客气,将银子揣进怀里,“你小子倒是阔气了,我可就不客气了,这一把火把不少家里物什烧了,我家里确实缺钱。”
“等富裕了,让我们家老大还你。”
宋文启笑了笑,“村里互帮互助的说什么还。叔若是真想帮我,回头我买山头的时候,您抬抬手。”
村长惊讶,抬头看向宋文启,“你想买山头?你是不是脑子不好使了,放着平地不要,为啥要那漫山遍野都是荆棘杂木的荒山?”
宋文启赶紧将自己想要买山,种植草药,饲养山禽野兽的事情跟村长说了说。
现在正是自己买山的好时候,外面那么多流民,吃不上饭,雇佣他们,也花费不了多少代价。
村长点了点头,“一味地种地,确实没啥出息。但是开垦正经的土地,也不能落下,你家里六个男丁,想要日子过得舒坦,起码一人得有三十亩地,算上你自己,少了二百亩地,根本活不下去,你心里得有数。”
宋文启缓缓点头,“叔,我明白的。”
“嗯,咱们村周围荒山倒是不少,我给你去打听打听,怎么个购买流程。”村长说完,又看了眼情绪低落的孩子们,犹豫了一阵,“文启,若是这事儿跟你们家老宅扯上关系,能否暂缓报官?”
宋文启疑惑地看了村长一眼,问道,“叔,您这是何意?”
村长咽了口唾沫,最终还是叹气道,“咱们村还没出过童生呢,若是因为此事牵连到文彬,怕是不仅影响你们家老宅,对咱们村子也有影响。”
“毕竟读书人,走出去,是代表咱们村子的。”
宋文启表情复杂,“您觉得就这么算了?这一次,不光是我家丢了牛,钱,粮食,你家房子也烧了!”
村长摇头道,“如何能算了?我损失那么大,不需要赔偿?”
“你损失那么大,不需要弥补?”
“那您的意思是?”宋文启道。
“开祠堂,开族老会,该审的审,该罚的罚,只是尽量别走官府的路子罢了。”
说着,县令偷摸摸地戳了戳宋文启,“而且,你不是要买山么?你这么大的苦主,为了村子的荣誉,选择不报官,村里的老人,哪个会不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