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启感觉也差不多了,毕竟街道上的商旅都散去了,他们在这顶着大太阳瞎晃,也没意义。
可结果官差刚走,街道上就传来一阵阵喧闹的声音。
宋文启扭头一看,就见差役刚刚散去的街道上,冲出来不少流民。
这些流民,拖家带口,背着包裹,推着羊角车,上面放着被褥之类的东西。
穿的也是破破烂烂,一个个面黄肌瘦,风尘仆仆。
这些人见到地上有烂菜叶什么的,就往嘴里塞。
甚至有些人直接带着儿女跪在店铺门口乞讨。
宋文启驻足,就见一个妇人掉着眼泪说道,“北边儿打败仗了,我们家里的东西来不及收拾,就逃了出来。”
“求求您给口吃吧,我可以给您干活。”
“再没有吃的,我孩子就要饿死了。”
“只要一个肉饼,为奴为婢,做牛做马都行!”
妇人的声音越来越低,眼神越发的空洞绝望。
那妇人身边儿的娃娃,被路过的百姓吓得嗷嗷哭,大大的眼睛里满是惶恐。
宋文启的心思很是复杂。
如果他到了这种境地,手头还没有空间的种种神奇能力,他估计他就得搞邪门歪道。
想让他在如此困境下,还老老实实,遵纪守法,不太可能。
怎么好端端的,王朝兴盛期,就打了败仗呢?
这些流民十有八九来自北边儿的冀地。
若是朝廷处理不得当,齐地也要动荡了。
届时,战争、饥荒,都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宋文启不忍心多看,带着儿子们往酒楼方向走。
心里琢磨着,流民大量涌入之后对自己的影响。
首先粮价会涨,草药的价格也会涨,农具啥的价格也会涨。
自己得抓紧挣钱,不然这日子会更加辛苦。
儿子们知道家里的情况,也不敢多说话,表达他们的善意。
宋文启则默默地看了一眼流民,心里有了念头。
终究是新时代穿越来的,经历过大地震、瘟疫,知道同是汉人需要互帮互助的。
宋文启这些日子经常来玉皇镇,对这边儿的情况也摸透了。
在民以食为天的时代,这个不算大的镇子,光酒楼就有十几家。
最大的酒楼叫聚仙楼,对面有一家,生意差一些,叫如意居。
他想着赚了钱,带着孩子们体验体验,刚到门口,就看到里面人满为患,各路来此地买酒的商旅,使劲儿往里挤。
果然,战乱是影响不到有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