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的指尖刚触到那本线装书,一股潮湿的铜锈味就钻进了鼻腔。不是古籍常见的霉味,也不是浆糊的黏腻气息,而是像老宅墙角嵌着的旧铜锁,在阴雨天里渗出的带着金属凉意的味道。
她停下动作,抬头看了眼工作室的窗户。初秋的雨已经下了三天,铅灰色的云压得很低,窗玻璃上凝着一层薄雾,把窗外的香樟树影晕成了模糊的墨团。工作室在老城区的一栋民国小楼里,二楼,带一个朝南的小阳台,原本是苏晚祖父的书房,后来成了她的古籍修复工作室。这里的每一件工具
——
从马蹄刀到竹起子,从糨糊刷到压书石
——
都是祖父留下的,连空气中都似乎飘着祖父身上淡淡的松烟墨香。
苏小姐,就是这本了。
门口传来一个略显局促的声音。
苏晚回过神,看向站在门口的男人。男人约莫四十岁,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戴着一块旧机械表,表盘玻璃上有一道明显的裂痕。他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帆布包,包角已经磨得发亮,显然用了很多年。
请进吧,张先生。
苏晚站起身,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外面雨大,先坐会儿,喝杯热茶。
男人局促地笑了笑,把帆布包放在脚边,小心翼翼地坐下,好像生怕把椅子坐坏似的。不用麻烦苏小姐了,我就是想请你看看这本旧书,能不能修……
他顿了顿,眼神有些闪烁,这是我母亲留下的,她说里面有很重要的东西,可现在……
苏晚没接话,重新拿起那本线装书。书的封面是暗红色的绸面,边缘已经磨损得厉害,露出里面的浅黄色纸芯,上面用褪色的墨笔写着
镜谱
两个字,字体是工整的小楷,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笔画转折处像是被水洇过,有些模糊不清。
她轻轻翻开第一页,纸张脆得像晒干的树叶,稍微用力就可能碎裂。书页上印着一些奇怪的图案,像是铜镜的拓片,边缘刻着繁复的花纹,中间却空着一块,像是被人刻意挖去了。图案下面有几行小字,是竖排的古文,苏晚勉强能认出几个字,玄光噬魂轮回,组合在一起,让人心里发毛。
这书……
苏晚皱了皱眉,年代很久了,而且保存得很差,很多地方都已经碳化了,修复起来难度很大。
男人连忙站起身,语气急切:苏小姐,我知道难度大,但是请你一定要想想办法。我母亲临终前说,这本书里藏着我们家的秘密,要是丢了,我们家的人都会……
他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了,嘴唇哆嗦了一下,像是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苏晚抬眸看了他一眼,男人的脸色苍白,眼底有很重的黑眼圈,眼下的皮肤松弛得像是老了十岁,整个人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疲惫和恐惧。她心里一动,问道:张先生,你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男人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坐下,双手撑在膝盖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是……
我儿子,
他声音沙哑,三个月前,他突然开始做噩梦,每天晚上都大喊大叫,说看到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一开始我们以为是孩子吓着了,带他去看了医生,也找了神婆,可都没用。后来,我母亲就把这本书拿给我,说这是我们家传下来的,跟那女人有关,让我找懂行的人修复,找到里面的秘密,才能救我儿子。可没过多久,我母亲就……
他哽咽了一下,她走了,走的时候眼睛睁得很大,像是看到了什么特别吓人的东西。
苏晚的心沉了沉。她做古籍修复这么多年,接触过不少老物件,也听过不少离奇的故事,但像张先生这样,牵扯到人命的,还是第一次。她看着手里的
镜谱,铜锈味似乎更浓了,隐约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张先生,
苏晚斟酌着开口,这本书的情况很特殊,我需要先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修复的方法。你先留下联系方式,有消息我会尽快通知你。
男人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双手递给苏晚:谢谢苏小姐,谢谢你!这是我的电话,我
24
小时开机,你随时找我都可以。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我母亲说,这本书不能离开那个铜镜,不然会有危险。可那个铜镜……
我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铜镜
苏晚追问,什么样的铜镜
男人回忆了一下:我小时候见过一次,放在我母亲的梳妆台上,圆形的,边缘有花纹,跟书里画的差不多,就是中间没有空缺。我母亲说,那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叫什么……
玄光镜。
玄光镜
三个字一出,苏晚手里的书突然抖了一下,像是有什么东西在书页里动了。她低头看去,书页上的图案似乎变了,原本空着的中间部分,竟然隐约出现了一个模糊的人影,穿着红色的衣服,长发披肩,看不清脸。
苏晚的心跳瞬间加速,指尖冰凉。她连忙合上书本,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我知道了,张先生,
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我会注意的。你先回去吧,有消息我会联系你。
男人感激地看了她一眼,拎起帆布包,脚步匆匆地离开了。他走后,工作室里只剩下苏晚一个人,窗外的雨声越来越大,敲打在窗玻璃上,像是有人在外面敲门。
苏晚把
镜谱
放在工作台上,又找了一个密封袋把它装起来,可那股铜锈味还是源源不断地从袋子里渗出来,缠绕在她的鼻尖。她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冰冷的雨丝飘进来,落在脸上,让她清醒了一些。
她想起祖父曾经说过,有些老物件沾染了太多的人气和怨气,会变成
灵物,能看到过去,也能引来灾祸。祖父还说,做古籍修复,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心要静,不能被物件里的
东西
缠上。
以前她总觉得祖父的话是危言耸听,可现在,手里的
镜谱,张先生的话,还有刚才书页上出现的人影,都让她不得不相信,有些事情,真的超出了科学的解释。
那天晚上,苏晚没有回家,就在工作室的沙发上对付了一夜。她把
镜谱
锁在了祖父留下的樟木箱里,又在箱子旁边放了一把桃木剑
——
那是祖父生前用来镇宅的。可即便如此,她还是一夜没睡好,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她,耳边时不时传来女人的哭声,细细的,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就在耳边。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阳光透过窗玻璃照进工作室,驱散了一些阴冷的气息。苏晚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走到樟木箱前,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箱子。
镜谱
安安静静地躺在里面,没有任何异常。她松了一口气,拿起书,准备仔细研究一下上面的文字。可就在她翻开第一页的时候,突然发现,书页上的图案变了。
原本空着的中间部分,不再是模糊的人影,而是清晰地出现了一面铜镜的图案,铜镜的边缘刻着和封面一样的花纹,中间光滑如镜,竟然能隐约看到苏晚自己的脸。更奇怪的是,铜镜图案的下面,多了一行小字,是用红色的墨水写的,像是新鲜的血,字体扭曲,透着一股诡异的气息:七月十五,镜门开,红衣归。
data-fanqie-type=pay_tag>
苏晚的手猛地一抖,书掉在了地上。她蹲下身,想要把书捡起来,却看到书页上的红色小字像是活过来一样,顺着书页的纹路慢慢蔓延,最后汇聚成一个女人的名字
——
林晚秋。
这个名字,苏晚觉得很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她想了很久,突然想起,祖父生前整理家族档案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一个叫林晚秋的女人,是民国时期的一名戏子,长得倾国倾城,却在二十五岁那年突然失踪了,有人说她是被人害死了,也有人说她是跟着一个富商跑了,从此杳无音信。
难道,这本书和林晚秋有关那个穿红衣服的女人,就是林晚秋
苏晚的心里充满了疑问,她决定先查一下林晚秋的资料,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她打开电脑,在网上搜索
民国
戏子
林晚秋,很快,一些零星的信息跳了出来。
林晚秋,1915
年出生,祖籍江南,十岁开始学戏,主攻花旦,十五岁登台,凭借一出《霸王别姬》一炮而红,成为当时红极一时的名角。她长得极美,尤其是一双眼睛,像是含着水,顾盼生辉,无数达官贵人都想娶她为妻,可她却始终不为所动,一心扑在戏台上。
1940
年,林晚秋二十五岁,在一场演出结束后,突然失踪了,再也没有出现过。关于她的失踪,有很多说法,最广为流传的一种是,她被当时的一个军阀看中,想要强行娶她,她不愿意,就趁着夜色逃跑了,结果在路上被军阀的手下追上,残忍地杀害了,尸体被扔进了河里,至今没有找到。
苏晚看着电脑屏幕上林晚秋的照片,心里咯噔一下。照片上的女人穿着红色的戏服,头戴凤冠,眉眼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和她昨晚在书页上看到的人影,竟然有几分相似。
难道,林晚秋的死和
玄光镜
有关张先生家里的怪事,也是林晚秋的鬼魂在作祟
就在苏晚陷入沉思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喂,是苏晚苏小姐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很重的口音。
我是,请问您是
苏晚问道。
我是张建国的老邻居,姓李,
老人的声音有些颤抖,苏小姐,你快救救张建国吧,他儿子……
他儿子出事了!
苏晚的心猛地一紧:李大爷,您别着急,慢慢说,到底出什么事了
昨天晚上,建国的儿子突然不见了!
老人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们找了一晚上,都没找到。刚才有人说,在村后的老槐树下看到了他的鞋子,还有一件红色的衣服,像是……
像是女人穿的!建国已经快疯了,苏小姐,你快想想办法吧!
苏晚挂了电话,抓起桌上的
镜谱
和车钥匙,就往外跑。她知道,事情已经超出了她的控制,那个
玄光镜,还有林晚秋的鬼魂,可能真的要来了。
张先生家在城郊的一个小村庄里,距离市区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苏晚开车的时候,脑子里一直乱糟糟的,书页上的红色小字,林晚秋的照片,还有李大爷的话,像走马灯一样在她眼前闪过。
她赶到村子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村子里很安静,大多数人家都关着门,只有几个老人坐在村口的石凳上,脸上带着担忧的神色。看到苏晚的车,他们都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她。
苏晚停下车,走到一个老人面前,问道:大爷,请问张建国先生家在哪里
老人指了指村子深处:就在前面那栋白房子里,你去吧,他家里现在乱成一锅粥了。
苏晚道谢后,快步朝着老人指的方向走去。白房子的门口围了很多人,议论纷纷,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恐慌。苏晚挤进去,看到张先生跪在院子里,双手抓着头发,肩膀不停地颤抖,脸上满是泪水和泥土。他的妻子坐在门槛上,哭得撕心裂肺,声音嘶哑。
张先生,
苏晚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来了,到底怎么回事
张先生抬起头,看到苏晚,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把抓住她的手,力气大得几乎要捏碎她的骨头。苏小姐,你可来了!我儿子……
我儿子不见了!
他的声音哽咽,昨天晚上,他还好好的,睡在房间里,今天早上我去叫他,就发现人不见了,床上只有一件红色的衣服,跟他说的那个女人穿的一样!
苏晚的心沉到了谷底。她看向张先生手里的红色衣服,布料是很古老的丝绸,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和林晚秋照片上穿的戏服很像。衣服上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铜锈味,和
镜谱
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李大爷说,在村后的老槐树下看到了孩子的鞋子
苏晚问道。
张先生点点头,挣扎着想要站起来:是,我们已经去找过了,只找到了鞋子,没看到孩子的人。苏小姐,你说我儿子会不会……
会不会被那个女人带走了
苏晚没有回答,她知道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带我去老槐树下看看。
张先生连忙点头,擦干眼泪,带着苏晚往村后走去。村后的路很难走,全是泥泞,苏晚的鞋子很快就沾满了泥巴。走了大约十分钟,他们看到了一棵老槐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树冠遮天蔽日,即使是在中午,树下也透着一股阴冷的气息。
老槐树下围了几个人,看到张先生和苏晚,都主动让开了路。苏晚看到,树下的泥土上,放着一双小小的运动鞋,是儿童款的,上面还沾着一些暗红色的东西,像是血迹。旁边的草丛里,还放着一个红色的发带,和张先生手里的红色衣服是同一个材质。
苏晚蹲下身,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老槐树的树干上有一个很大的树洞,洞口黑漆漆的,像是一张张开的嘴巴,里面透着一股阴冷的风,夹杂着淡淡的血腥味和铜锈味。她伸出手,想要摸一摸树洞,却被张先生拦住了。
苏小姐,别碰!
张先生的声音带着恐惧,村里的老人说,这棵老槐树是不祥之物,以前有很多人在这里上吊自杀,树洞里面藏着鬼魂,碰了会被缠上的!
苏晚犹豫了一下,还是收回了手。她看向树洞,总觉得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盯着她,让她浑身发冷。她突然想起
镜谱
上的红色小字:七月十五,镜门开,红衣归。
今天是七月十三,还有两天就是七月十五了,难道,林晚秋要在七月十五那天,通过
玄光镜
回来
张先生,
苏晚站起身,你再仔细想想,你母亲有没有跟你说过,玄光镜可能放在哪里或者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
张先生皱着眉,仔细回忆着:我母亲很少跟我提玄光镜,只说那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要好好保管。她去世前,把这本书交给我的时候,还塞给我一个小盒子,说里面的东西很重要,让我千万不要弄丢。我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想,那个盒子里可能装着和玄光镜有关的东西!
快,带我去看看那个盒子!
苏晚急切地说。
张先生连忙带着苏晚回到家里,从卧室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木盒是紫檀木做的,上面刻着和
镜谱
封面上一样的花纹,边缘有些磨损,显然有些年头了。
苏晚接过木盒,轻轻打开。里面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还有一枚银色的发簪。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女人,穿着民国时期的旗袍,手里拿着一面铜镜,正是
玄光镜。女人的眉眼和林晚秋有几分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看起来更温婉一些。
这是我祖母,
张先生凑过来看了一眼,说道,我母亲说,祖母以前是林晚秋的丫鬟,后来林晚秋失踪了,祖母就带着玄光镜嫁给了我祖父,把玄光镜当成了传家宝。
苏晚拿起照片,仔细看着。照片上的玄光镜很清晰,边缘的花纹和
镜谱
上的图案一模一样,中间光滑如镜,能看到祖母模糊的倒影。她又拿起发簪,发簪的顶端是一个小小的铜镜形状,和玄光镜的图案一样,上面还刻着两个字
——晚秋。
这发簪……
苏晚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猜测,会不会是林晚秋的
张先生想了想,点头道:我母亲说,这发簪是祖母从林晚秋那里得到的,林晚秋很喜欢这枚发簪,走到哪里都带着。
苏晚拿着发簪和照片,心里的线索逐渐清晰起来。林晚秋是被军阀杀害的,而玄光镜可能藏着她的怨气,她的鬼魂一直附在玄光镜上,等待着复仇的机会。张先生的祖母是林晚秋的丫鬟,可能知道玄光镜的秘密
苏晚摩挲着发簪上
晚秋
二字,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打了个寒颤。她忽然注意到木盒底部似乎有暗格,指尖在盒内边缘细细摸索,果然摸到一道细微的缝隙。她小心地用指甲抠开暗格,里面藏着一本巴掌大的牛皮日记本,纸页已经泛黄发脆,封面上没有任何字迹。
这是……
张先生凑过来,眼中满是疑惑,我从来没见过这个。
苏晚翻开日记本,里面是用蓝色墨水写的娟秀字迹,记录的日期从
1938
年开始,正是林晚秋红极一时的年份。日记的主人显然是张先生的祖母,字里行间满是对林晚秋的敬佩与心疼。
晚秋小姐又拒绝了王司令的邀约,他临走时摔了茶杯,眼神好吓人……
今天教晚秋小姐用玄光镜许愿,她说只想安安稳稳唱戏,找个真心待她的人……
王司令的人守在戏院门口,晚秋小姐不敢出门,她把玄光镜交给我,让我藏好,说这镜子能映出人心,也能藏住秘密……
看到这里,苏晚的心跳骤然加快,她快速往后翻,日记的字迹越来越潦草,最后几页的墨水混着疑似泪痕的印记。
1940
年
9
月
15
日,雨。王司令要强娶晚秋小姐,她宁死不从,我们打算今晚逃出去。可我没想到,先生(指张先生祖父)竟然把消息告诉了王司令,他说只要抓住晚秋小姐,就能得到赏钱,让我过上好日子……
晚秋小姐被堵在老槐树下,她看着我,眼神里全是失望。王司令的人用枪指着她,她突然拿起发簪,刺向自己的心脏,说就算死,也不会屈从。她最后说,玄光镜藏在槐树根下,让我替她守着,等一个能还她清白的人……
我把晚秋小姐的尸体偷偷埋在槐树下,上面盖了厚厚的土。先生问我玄光镜在哪,我没说,我怕他会用这镜子做坏事。从今往后,我就是玄光镜的守护者,也是罪人……
日记读到这里,苏晚和张先生都沉默了,空气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息。张先生的祖父竟然是间接害死林晚秋的凶手,而张家世代守护的玄光镜,就藏在村后的老槐树下!
难怪……
难怪我母亲说,我们家欠晚秋小姐的……
张先生的声音哽咽,脸上满是愧疚,我儿子失踪,是不是因为晚秋小姐的怨气,要让我们张家还债
苏晚摇摇头,眼神坚定: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我们得赶紧找到玄光镜,救出你儿子。今晚就是七月十五,镜门一开,恐怕就来不及了。
两人立刻带着铁锹赶往老槐树下,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村里静得可怕,只有风吹过树叶的
沙沙
声,像是女人的低语。苏晚站在树洞前,日记里的内容在脑海中回荡,她深吸一口气,拿起铁锹,朝着槐树根的方向挖去。
泥土湿润松软,挖了大约半米深,铁锹突然碰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苏晚心中一喜,小心翼翼地拨开泥土,一面圆形的铜镜露了出来。铜镜边缘刻着繁复的花纹,和
镜谱
上的图案一模一样,中间的镜面光滑如镜,即使沾满泥土,也能隐约映出人影
——
正是玄光镜!
就在玄光镜出土的瞬间,周围的温度骤然下降,老槐树上的叶子疯狂掉落,树洞深处传来女人凄厉的哭声。苏晚拿起玄光镜,用衣角擦去上面的泥土,镜面瞬间变得清晰,映出的却不是她的脸,而是林晚秋穿着红衣的身影!
终于……
终于有人找到我了……
镜中的林晚秋缓缓开口,声音冰冷刺骨,张家欠我的,该还了!
晚秋小姐,对不起!
张先生
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是我祖父做错了事,求你放过我儿子,我愿意替他赎罪!
林晚秋的身影在镜中晃动,她的眼神扫过张先生,最后落在苏晚身上:你是苏家人你祖父当年帮我整理过戏词,他是个好人。
苏晚一愣,没想到祖父竟然和林晚秋还有渊源。她定了定神,举起玄光镜:晚秋小姐,你的冤屈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会把真相公之于众,还你清白。但孩子是无辜的,求你放了他。
林晚秋沉默了片刻,镜中的画面突然变了,出现了张先生儿子的身影。他坐在一个黑暗的空间里,身边放着那件红色的衣服,眼神呆滞,嘴里不停地念叨:红衣姐姐,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看看你的镜子……
他在镜中世界,
林晚秋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玄光镜能连接阴阳两界,七月十五这天,镜门打开,他好奇摸了镜子,就被吸了进去。要救他,必须有人进入镜中世界,把他带出来。但镜中世界很危险,进去的人,可能会永远困在里面。
苏晚和张先生对视一眼,张先生立刻站起来:我去!是我们张家欠你的,该我去救他!
不行,
林晚秋摇摇头,你身上有张家的罪孽,进去只会被怨气吞噬。只有苏家人,因为你祖父的善举,能在镜中世界安全行走。
苏晚心中一紧,她知道自己没有选择。她看了一眼张先生,坚定地说:我去。你在这里等着,我一定会把孩子带出来。
她拿起玄光镜,按照
镜谱
上的记载,咬破指尖,将血滴在镜面上。镜面瞬间发出耀眼的红光,形成一个圆形的
portal。苏晚深吸一口气,一步踏了进去。
镜中世界一片漆黑,只有远处有一点微弱的红光。苏晚朝着红光走去,越走越近,她看到林晚秋的身影站在红光下,身边是熟睡的张先生儿子。
你来了,
林晚秋转过身,脸上没有了之前的冰冷,反而带着一丝释然,其实我早就不想再被怨气束缚了,只是不甘心自己的冤屈没人知道。现在真相大白,我也该走了。
她递给苏晚一个布包:这里面是我的戏服和头饰,还有王司令当年作恶的证据,你把它们交给警察,让那些坏人受到惩罚。
苏晚接过布包,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一定会做到。
林晚秋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张先生儿子的头,孩子缓缓睁开眼睛,看到苏晚,立刻扑了过来:姐姐,我好害怕!
别怕,我们现在就出去。
苏晚抱起孩子,跟着林晚秋朝着来时的路走去。
回到镜门处,林晚秋停下脚步:我不能跟你们出去了,玄光镜的怨气已经消散,它以后就是一面普通的镜子。你们走吧,好好生活。
苏晚还想说什么,林晚秋却推了她一把,将她和孩子送出了镜中世界。玄光镜的红光消失,镜面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
张先生看到儿子平安归来,激动得泪流满面,不停地向苏晚道谢。苏晚将布包里的证据交给警察,王司令的后人因为祖上的罪行,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林晚秋的冤屈也终于被世人知晓,她的故事被改编成戏曲,在全国各地上演。
事情解决后,苏晚将玄光镜还给张先生,让他好好保管。张先生却摇摇头,将镜子递给苏晚:这镜子不属于我们张家,它应该属于你。是你还了晚秋小姐清白,也救了我们张家,你才是它真正的主人。
苏晚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玄光镜。她回到工作室,将镜子放在祖父的樟木箱里,旁边放着那本
镜谱
和祖母的日记。
这天晚上,苏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林晚秋穿着红色的戏服,在戏台上唱着《霸王别姬》,台下掌声雷动。林晚秋看到她,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身影渐渐消失在灯光中。
苏晚醒来时,窗外阳光明媚,她走到樟木箱前,打开一看,玄光镜竟然不见了,只剩下一张纸条,上面是用红色墨水写的字:恩怨已了,镜归原处,后会无期。
她愣了愣,随即笑了。或许,林晚秋并没有真正离开,她只是带着玄光镜,去了一个没有纷争、可以安心唱戏的地方。而这个关于玄光镜和红衣女子的故事,也成为了苏晚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然而,苏晚没有注意到,工作室的角落里,一个穿着蓝色衬衫的男人正透过窗户看着她,手腕上戴着一块旧机械表,表盘玻璃上有一道明显的裂痕
——
正是张先生。他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从口袋里掏出一面和玄光镜一模一样的镜子,镜面映出他的脸,却渐渐变成了林晚秋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