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秋的指尖刚触到包裹外层的牛皮纸,一股冷意就顺着指缝钻了进来。不是深秋时节该有的凉意,而是像浸过冰泉的玉石,带着股子渗人的阴寒,连带着工作室里暖烘烘的日光都仿佛淡了几分。
她停下动作,抬头看了眼窗外。银杏叶已经黄透了,风一吹就簌簌往下落,铺在青石板路上像层碎金。工作室在老城区的巷尾,是栋带院子的两层小楼,原是她外祖父的藏书楼,后来成了她的古籍修复室。屋里的檀木书架、铜制台灯,甚至墙角那盆养了二十年的文竹,都是外祖父留下的旧物,常年浸在松烟墨和旧纸的气息里,连空气都带着股时光沉淀的温厚。
沈小姐,这包裹是从城西顾家老宅寄来的,收件人写的是您外祖父,备注里说‘务必转交沈砚秋亲启’。
快递员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小伙子抱着快递盒,额角沁着细汗,我早上送的时候您不在,这都跑第二趟了,这盒子看着不大,倒是沉得很。
沈砚秋接过包裹,指尖的冷意更浓了。顾家老宅她有印象,外祖父生前提过几次,说那是民国时期的老宅子,藏着不少稀罕的旧书,只是后来顾家后人迁去了国外,宅子就空了下来,怎么会突然寄来包裹而且外祖父已经过世三年了,寄件人又是谁
麻烦你了。
她签收完,抱着包裹走进里间。里间是她的修复区,铺着羊毛毡的工作台上摆着马蹄刀、竹起子、糨糊刷,还有半本正在修复的清代刻本《聊斋志异》。她把包裹放在工作台一角,仔细打量
——
牛皮纸包得严严实实,用暗红色的棉绳捆着,绳结打得是少见的双套结,像是老辈人才会的手法。包裹正面贴着张泛黄的牛皮纸标签,上面的字迹是用毛笔写的小楷,笔锋清隽,却透着股说不出的别扭,像是写字的人手腕没力气,笔画总有些发颤:致沈砚秋,携骨瓷盏归位,莫误了时辰。
骨瓷盏
沈砚秋皱起眉。她从没听过外祖父提过这东西,更不知道顾家老宅和骨瓷盏有什么关系。她找了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棉绳,剥开牛皮纸,里面是个紫檀木盒子,盒面上雕着缠枝莲纹样,边角处的漆已经有些剥落,露出里面的木色,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盒子没锁,她轻轻掀开盖子,一股更浓的冷意涌了出来,还夹杂着淡淡的檀香,不是寻常的线香,而是带着点苦涩的老山檀,像是从佛堂里飘出来的。盒子里铺着暗红色的绒布,上面放着一只骨瓷盏
——
盏身是通透的米白色,胎薄得像纸,对着光看能看到里面细密的纹路,盏口描着圈金,已经有些磨损,盏底印着个模糊的落款,像是

字,又像是

字。
最奇怪的是,骨瓷盏里盛着半盏清水,水面平静得像镜子,却不管她怎么动盒子,水都纹丝不动,连点涟漪都没有。沈砚秋伸手想去碰盏沿,指尖还没碰到,就突然听到一阵极轻的叹息,像是女人的声音,细得像游丝,从盏口飘出来,落在耳边,带着股说不出的委屈。
她猛地缩回手,心跳瞬间快了半拍。工作室里只有她一个人,门窗都关得好好的,风都吹不进来,哪来的叹息声是她太专注产生了幻觉
她定了定神,重新看向骨瓷盏。水还是那样平静,盏身也没什么异常,可刚才那股冷意却越来越重,连带着她手腕上的银镯子都变得冰凉,贴在皮肤上有些发疼。她想起外祖父生前说过的话
——
有些老物件沾了人的精气神,存了念想,日子久了就会成
灵,要是碰了不该碰的,就会被缠上。
以前她总觉得外祖父是老糊涂了,尽说些神神叨叨的话,可现在握着这紫檀木盒子,听着耳边若有若无的叹息,她心里竟泛起一丝发毛。
她把盒子盖好,想先放到书架顶层的收纳箱里,等弄清楚情况再说。可刚走到书架前,就听到
咔嗒
一声轻响,像是瓷器碰撞的声音,从盒子里传出来。她停下脚步,打开盒子一看,刚才还平静的水面竟然泛起了涟漪,一圈圈往外扩,最后在盏底聚成了一个模糊的影子
——
像是个穿旗袍的女人,梳着民国时期的发髻,背对着她,看不清脸。
沈砚秋的呼吸瞬间屏住了。她揉了揉眼睛,再看时,水面又恢复了平静,刚才的影子像是从没出现过。她不敢再耽搁,快步把盒子放进收纳箱,又找了块红布盖在上面,才松了口气。
可那股冷意却没散去,反而越来越浓,连带着工作室里的温度都降了下来。她走到窗边想打开窗户透透气,刚碰到窗把手,就看到窗玻璃上映出个影子
——
不是她的,是个穿旗袍的女人,就站在她身后,长发披散着,垂在肩膀上,看不清脸。
她猛地回头,身后空荡荡的,只有书架上的书整齐地排列着,连点风吹过的痕迹都没有。窗玻璃上的影子也消失了,只剩下她自己的倒影,脸色苍白,眼神里满是惊慌。
肯定是太累了。
她给自己找了个借口,转身去泡了杯热茶。茶是外祖父留下的老普洱,喝下去暖烘烘的,可心里的寒意却怎么也压不住。她看着桌上的快递单,收件人是外祖父,寄件人地址只写了
顾家老宅,没有姓名,没有电话,像是个凭空冒出来的包裹。
她拿出手机,想查查顾家老宅的近况,却发现搜索栏里跳出一条新闻
——
三天前,城西顾家老宅发生火灾,火势不大,却把老宅里的书房烧得一干二净,现场没有发现纵火痕迹,也没有人员伤亡,只是消防员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了一个烧变形的紫檀木盒子,里面空空如也。
沈砚秋的手指顿在屏幕上,后背瞬间起了一层冷汗。三天前顾家老宅的紫檀木盒子被烧毁了,那她手里这个,又是从哪来的
就在这时,工作台上传来

的一声轻响,是骨瓷盏碰撞盒子的声音。她转头看去,收纳箱上的红布竟然被掀开了一角,紫檀木盒子的盖子开着,骨瓷盏里的水面上,正漂浮着一张小小的纸片,像是从什么地方撕下来的,上面用毛笔写着一行字:十月十五,子时,带盏去老宅,见故人。
十月十五,就是明天。沈砚秋看着那行字,指尖冰凉。她不知道这个
故人
是谁,也不知道去顾家老宅会遇到什么,可那股从骨瓷盏里透出来的冷意,还有窗玻璃上的影子,都在告诉她
——
这个骨瓷盏,还有顾家老宅,藏着她必须去解开的秘密。
第二天傍晚,沈砚秋抱着紫檀木盒子,站在顾家老宅门口。夕阳把老宅的影子拉得很长,青砖灰瓦上还留着火灾的痕迹,黑黢黢的,像是块难看的疤。朱红色的大门掉了漆,门板上有个烧焦的洞,风从洞里灌进去,发出
呜呜
的声响,像有人在哭。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门。门轴
吱呀
一声,在寂静的巷子里显得格外刺耳。院子里长满了杂草,石板路上落满了枯叶,墙角的石榴树已经枯死了,枝桠光秃秃的,像只抓向天空的手。
data-fanqie-type=pay_tag>
有人吗
她喊了一声,声音在院子里回荡,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只有风卷着枯叶的声音,还有那若有若无的哭声,从正屋的方向传来。
她抱着盒子,一步步走向正屋。正屋的门是虚掩着的,推开时能闻到一股焦糊味,还夹杂着淡淡的檀香,和骨瓷盏里的味道一模一样。屋里的家具大多被烧毁了,只剩下几根焦黑的木柱子,地上散落着破碎的瓷器和烧变形的金属件,厚厚的灰尘上,印着几个新鲜的脚印,是女人的高跟鞋印,很小,像是民国时期的款式。
哭声就是从里间传来的,细得像线,断断续续的,带着股说不出的委屈。沈砚秋走到里间门口,轻轻推开虚掩的门
——
里间是间书房,书架大多被烧毁了,只有墙角一个紫檀木书架还完好无损,上面摆着几排旧书,书脊上的字大多模糊了,只有最上面一排,放着一本蓝色封皮的笔记本,封面上用金线绣着个

字。
书架前站着个女人,背对着她,穿着件月白色的旗袍,领口和袖口绣着淡紫色的兰草,头发绾成民国时期的圆髻,插着一支银质的簪子,簪头是朵小小的兰花。她的身形很单薄,风一吹,旗袍的下摆就轻轻晃动,像是随时会飘走。
你是谁
沈砚秋开口,声音有些发颤。
女人转过身,沈砚秋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女人的脸很白,是那种没有血色的苍白,眉眼很淡,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温婉,只是她的眼睛里满是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旗袍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她的嘴唇动了动,声音很轻,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叫顾清沅,是顾家的人。
是你寄的包裹
沈砚秋追问。
顾清沅点点头,目光落在她怀里的紫檀木盒子上,眼神里满是怀念:那是我的骨瓷盏,七十多年了,终于回到我身边了。
七十多年
沈砚秋愣住了,你是民国时期的人
顾清沅的眼泪流得更凶了,她走到沈砚秋面前,伸出手,像是想碰盒子,却又缩了回去,指尖的冷意隔着空气都能感觉到:民国二十六年,我在这里去世的,那年我二十四岁。
沈砚秋的后背瞬间起了一层冷汗。她看着顾清沅的脚
——
她的脚没有沾地,而是悬浮在离地面几厘米的地方,旗袍的下摆垂着,却没有碰到地上的灰尘。她是鬼
你别怕,我没有恶意。
顾清沅看出了她的恐惧,声音更轻了,我找你,是因为你外祖父,他欠我一个承诺。
我外祖父
沈砚秋更糊涂了,我外祖父从没跟我提过你,也没提过什么承诺。
顾清沅走到书架前,拿起那本蓝色封皮的笔记本,递给她:你看看这个,里面记着你外祖父和我的事。当年要是没有他,我也不会死得那么冤。
沈砚秋接过笔记本,指尖碰到封面时,一股冷意钻了进来。她翻开第一页,里面是用钢笔写的字迹,娟秀工整,正是顾清沅的字:民国二十五年,秋,遇沈景明于书市,他说喜欢我藏的孤本《玉台新咏》,邀我共赏。
沈景明,就是她的外祖父。沈砚秋的心跳越来越快,她快速往后翻
——
笔记本里记着外祖父和顾清沅的交往,他们一起看书,一起讨论古籍,一起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喝茶,字里行间满是少女的欢喜。可看到后面,字迹越来越潦草,墨水也混着泪痕。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日军进城,表哥说要带我去重庆,让我把家里的孤本都带上,说能卖个好价钱。我不肯,那些书是我父亲留下的,不能卖。
七月十五,表哥把沈景明约来,说要一起商量怎么运书。可他却带了日本人来,说我家里藏着‘反日’的书籍,要抓我。
沈景明说他有办法救我,让我把最珍贵的《玉台新咏》和骨瓷盏交给你,说等他回来就带我走。我信了,把东西交给了他,可他再也没回来。
日本人把我关在书房里,放了火,说要烧掉所有‘反日’的东西。我看着火苗烧过来,手里还握着这支银簪,想着沈景明说的话,他说会回来救我的……
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字迹被烧得模糊了,只剩下几个残缺的字:骨瓷盏……
藏着我的魂……
等他……
沈砚秋合上书,手都在抖。她从不知道外祖父还有这样的过去,更不知道他竟然背叛了顾清沅,让她葬身火海。难怪外祖父晚年总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一本空书橱发呆,还总说
对不起,原来他是在忏悔。
当年的事,我外祖父他……
沈砚秋不知道该说什么,愧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
顾清沅的眼泪停了,眼神变得冰冷:他没回来,我在火里等了他三天三夜,直到魂魄附在骨瓷盏里,才被路过的道士带走,藏在了城外的破庙里。后来道士去世了,骨瓷盏就流落到了民间,我也被困在里面,直到三天前,老宅失火,我才感应到骨瓷盏的位置,找到你。
你找我,是想让我帮你报仇
沈砚秋问道。
顾清沅摇摇头,目光落在紫檀木盒子上:我只想拿回骨瓷盏,还有《玉台新咏》。那本书是我父亲的遗物,也是我和他之间唯一的念想。我知道他后来把书藏起来了,只有你能找到。
我从没见过《玉台新咏》。
沈砚秋皱眉,外祖父的藏书都在这个工作室里,我整理了三年,没见过这本书。
他肯定藏起来了,藏在一个只有你能找到的地方。
顾清沅的声音突然变得尖锐,眼神里也多了几分诡异,十月十五,子时一过,要是找不到书,我就只能……
她的话没说完,突然传来一阵
吱呀
声,是正屋的门被风吹开了。沈砚秋转头看去,只见门口站着个男人,穿着黑色的风衣,戴着顶黑色的礼帽,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手里拿着个黑色的皮包,正一步步走进来。
谁让你进来的
男人的声音很低沉,带着股说不出的压迫感。
顾清沅看到男人,身体突然开始发抖,眼神里满是恐惧,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转身就想往书架后面躲。
躲什么
男人冷笑一声,摘下礼帽,露出一张苍白的脸,眼睛是深褐色的,像是浸过墨,顾小姐,七十多年了,你还是这么胆小。
沈砚秋看着男人的脸,突然觉得很熟悉,像是在哪里见过
——
她猛地想起外祖父书房里挂着的旧照片,照片上有个年轻的男人,和眼前的男人长得一模一样,只是照片上的男人穿着民国时期的西装,笑容温和。
你是……
沈砚秋的心跳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男人没有理她,目光落在顾清沅身上,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当年你不肯把书交出来,害我没能在日本人面前邀功,现在,该把书和骨瓷盏都还给我了。
顾清沅缩在书架后面,声音发颤:沈景明,你怎么会在这里你不是早就死了吗
沈景明沈砚秋的脑子

的一声,一片空白。眼前的男人,竟然是她已经去世三年的外祖父

外祖父冷笑一声,一步步走向顾清沅,我要是死了,怎么找你要回《玉台新咏》当年要不是你不肯交书,我也不会被日本人追杀,只能躲在国外,直到三年前才回来。
你撒谎!
顾清沅的声音带着哭腔,当年你明明答应过我,会回来救我的,可你却带着书跑了!我在火里等了你三天三夜,你知不知道
救你
外祖父的眼神变得冰冷,我救你有什么用那些书才是宝贝,能让我在国外活下去的宝贝!要不是你太固执,我也不用费那么大劲,把书藏了这么多年。
沈砚秋站在原地,手里的笔记本几乎要捏碎了。她不敢相信,那个从小对她温和耐心,教她认古籍、修旧书的外祖父,竟然是这样的人。他不仅背叛了顾清沅,还为了一本古籍,眼睁睁看着她被烧死,甚至到了现在,还想着要回那本书。
外祖父,你怎么能
外祖父,你怎么能这么狠心
沈砚秋的声音带着颤抖,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她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男人,心里的失望和愤怒像潮水一样翻涌。
外祖父转头看向她,眼神里没有丝毫愧疚,反而带着一丝贪婪:砚秋,你不懂,那本《玉台新咏》是孤本,价值连城,有了它,我们沈家就能一辈子衣食无忧。顾清沅不过是个死人,她的死活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你不是我外祖父!
沈砚秋猛地后退一步,指着他,我外祖父虽然沉默寡言,但他绝不会这么冷血!你到底是谁
外祖父听到这话,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尖锐又诡异,在空荡荡的书房里回荡,让人头皮发麻。我不是你外祖父
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指尖划过皮肤,像是在触摸一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当然是沈景明,只不过,我现在的身体,是用别人的魂魄换来的。
这话一出,沈砚秋和顾清沅都愣住了。顾清沅从书架后面走出来,眼神里满是疑惑和恐惧:你说什么用别人的魂魄换身体
外祖父收起笑容,眼神变得阴鸷:当年我带着《玉台新咏》逃到国外,没过几年就得了重病,眼看就要死了。后来我遇到一个道士,他告诉我,只要找到一个怨气重的魂魄,再加上一件附着魂魄的古物,就能换魂续命。我立刻就想到了你,顾清沅,还有你那只藏着魂魄的骨瓷盏。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紫檀木盒子上,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你和骨瓷盏。三年前,我终于找到了线索,可那时我的身体已经快撑不住了,只好先找了个刚死的年轻人,用他的魂魄暂时续了命。现在,你终于出现了,只要我把你的魂魄从骨瓷盏里逼出来,再和你换魂,我就能永远活下去!
你这个疯子!
顾清沅气得浑身发抖,周身的冷意越来越浓,书房里的温度瞬间降到了冰点,地上的灰尘开始浮动,像是有什么东西要从地下钻出来。
外祖父却丝毫不惧,从黑色皮包里拿出一把桃木剑,剑身上刻着奇怪的符文,闪着微弱的红光。顾清沅,别白费力气了。这把桃木剑是用百年桃木做的,还浸过黑狗血,专门克制你们这些孤魂野鬼。今天,你和骨瓷盏,还有《玉台新咏》,都得归我!
他说着,举起桃木剑就朝着顾清沅刺去。顾清沅尖叫一声,身体瞬间变得透明,化作一团白雾,躲开了桃木剑的攻击。白雾飘到骨瓷盏上方,骨瓷盏里的水面开始剧烈晃动,泛起黑色的涟漪,像是有什么东西要从水里爬出来。
沈砚秋看着眼前的一幕,脑子飞速转动。她知道,现在只有找到《玉台新咏》,才能阻止外祖父。可《玉台新咏》到底藏在哪里外祖父说过,书藏在只有她能找到的地方,难道是在工作室里
她突然想起外祖父书房里的那个空书橱。书橱是紫檀木做的,和装骨瓷盏的盒子是同一个材质,书橱的门板上也雕着缠枝莲纹样,只是她以前从没在意过。难道《玉台新咏》就藏在书橱里
顾清沅,你再坚持一会儿!我去拿《玉台新咏》!
沈砚秋大喊一声,转身就往门口跑。
外祖父见状,立刻追了上来:想跑没那么容易!
他举起桃木剑,朝着沈砚秋的后背刺去。
就在这时,顾清沅化作的白雾突然冲了过来,挡在沈砚秋身后。桃木剑刺进白雾里,发出
滋啦
一声响,白雾瞬间冒出黑烟,顾清沅的惨叫声响彻整个书房。
清沅!
沈砚秋回头,看到白雾变得越来越淡,心里又急又痛。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耽搁,加快脚步跑出了顾家老宅,开车朝着工作室的方向狂奔。
一路上,她的心跳得飞快,脑子里全是外祖父诡异的笑容和顾清沅痛苦的惨叫声。她不断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快点找到《玉台新咏》,救顾清沅一命。
回到工作室,沈砚秋直奔外祖父的书房。书房里的一切都和外祖父去世时一模一样,那个空书橱就放在墙角,静静地立着。她走到书橱前,仔细观察着门板上的缠枝莲纹样,突然发现,最中间的一朵莲花的花瓣是可以活动的。
她伸手按了按那片花瓣,只听
咔嗒
一声轻响,书橱的背板突然弹开,露出一个暗格。暗格里放着一本蓝色封皮的书,封面上用金线绣着
玉台新咏
四个字,正是顾清沅一直在找的孤本!
沈砚秋激动地拿起书,转身就往外跑。可刚走到门口,就看到外祖父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桃木剑,眼神阴鸷地看着她:砚秋,把书给我,我可以饶你一命。
你休想!
沈砚秋把书抱在怀里,往后退了一步,外祖父,你醒醒吧!用别人的魂魄续命是邪术,不会有好下场的!
外祖父冷笑一声,一步步朝着她走来:好下场我只要能活下去,什么都不在乎!既然你不肯交出来,那我就只好对你不客气了!
他举起桃木剑,朝着沈砚秋刺去。沈砚秋闭上眼睛,做好了迎接死亡的准备。可就在这时,怀里的《玉台新咏》突然发出一阵金光,金光笼罩着她,形成了一个透明的保护罩。桃木剑刺到保护罩上,瞬间断成了两截。
外祖父愣住了,不敢相信地看着手里的断剑。沈砚秋也睁开眼睛,看着怀里发光的书,心里满是疑惑。
就在这时,顾清沅化作的白雾飘进了院子里,她的身形比之前清晰了一些,只是脸色依旧苍白。《玉台新咏》里藏着我父亲的魂魄,他生前是个道士,早就料到会有今天,所以在书里下了符咒,专门克制邪术。
外祖父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转身就想跑。可顾清沅怎么会给他机会她伸出手,院子里的落叶突然飞起,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朝着外祖父飞去。
外祖父惨叫一声,身体被落叶划伤,鲜血直流。他倒在地上,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可身体却越来越虚弱,最后化作一团黑烟,消失在了空气里。
黑烟散去后,院子里恢复了平静。顾清沅的身形也变得越来越透明,她看着沈砚秋,脸上露出了一抹温柔的笑容:砚秋,谢谢你。我终于可以解脱了。
清沅,你要走了吗
沈砚秋的眼泪流了下来,心里满是不舍。
顾清沅点点头,目光落在《玉台新咏》上:这本书就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好好保管它,不要让它再落入坏人手里。还有,替我谢谢沈景明,虽然他背叛了我,但他晚年的忏悔,我都看到了。
她说完,身体化作无数光点,消散在了空气中。骨瓷盏里的水面也恢复了平静,那股冷意和檀香也渐渐消失了。
沈砚秋抱着《玉台新咏》,站在院子里,看着顾清沅消失的方向,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这场关于骨瓷盏和旧魂的纠葛,终于结束了。
可就在这时,她突然听到一阵极轻的叹息,像是女人的声音,从怀里的《玉台新咏》里传出来。她低头一看,书的封面上,金线绣着的
玉台新咏
四个字,竟然慢慢变成了
顾清沅
三个字。
沈砚秋的心跳瞬间快了半拍,她猛地抬头,看向院子里的香樟树。香樟树下,站着一个穿月白色旗袍的女人,背对着她,头发绾成民国时期的圆髻,插着一支银质的簪子,正是顾清沅的样子。
女人缓缓转过身,脸上带着一抹诡异的笑容,眼神里满是贪婪:砚秋,谢谢你帮我找到《玉台新咏》。现在,我终于可以拥有这本书里的力量,永远活下去了。
沈砚秋看着眼前的女人,脑子一片空白。她到底是谁真正的顾清沅,又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