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唐躺平王 > 第274章  贞观钱惊现倭国

对马岛的倭军基地里,唐军士兵正忙着清理战场。
程咬金抡着斧头劈开一间仓库的铁门,刚推门就被闪了眼——里面堆满了木箱。
打开一看,全是串好的铜钱,铜绿裹着旧漆,在光线下泛着冷光。
“好家伙!这么多钱!”程咬金抓起一串铜钱,掂量着喊,“殿下快来看,倭贼藏了这么多大唐铜钱!”
李恪走过去,拿起一枚铜钱仔细看——正面刻着“开元通宝”,边缘磨损得厉害,背面还有淡淡的铸造印记。
他又翻了翻其他箱子,突然顿住——有个箱子里的铜钱,正面刻的竟是“贞观通宝”!
“贞观年间的钱?”李恪皱起眉,心里飞快盘算:贞观钱流通多年,早该少了,倭贼哪来这么多?而且开元通宝的数量也不对劲,远超正常贸易能带来的量。
他对秦红梅说:“让人把所有铜钱都清点分类,标注好铸造年份和磨损程度,一点都不能漏!”
秦红梅点头,立刻让人搬来笔墨纸砚。
士兵们围着铜钱堆,一边数一边记。
有个士兵拿着枚贞观钱,疑惑地说:“这钱看着比我爷爷的岁数都大,倭贼怎么会有这么多?难道是以前抢的?”
长孙冲走过来,接过铜钱看了看:“说不定不止抢的——武周那时候,武三思的人就跟倭贼有勾结,说不定是他们偷偷运过来的!”
清点完铜钱,账册递到李恪手里——贞观通宝足足有五千串,开元通宝更是有两万多串,加起来能买十万石粮食。
李恪看着账册,心里冷笑:这些钱,要么是倭寇多年劫掠沿海所得,要么是武周残余势力资助倭贼的“军费”,不管是哪种,都得好好处理。
“传我命令,所有铜钱都运回安西工坊!”李恪把账册合上,“让工匠们把这些钱熔了重铸,加些新铜,铸成带‘安西’印记的新钱——一来能避免这些旧钱扰乱市场,二来也能让百姓知道,咱大唐的钱,不是倭贼能随便拿的!”
程咬金在旁边拍着手笑:“好主意!熔了重铸,让倭贼就算想偷,也拿不到正经的大唐钱!”
李恪却没笑——他心里清楚,这些钱背后藏着的勾结,比钱本身更危险。武三思的余党还没清干净,现在又牵扯出倭贼,必须查清楚,不然以后还会出事。
杜明月拿着放大镜,仔细看铜钱上的磨损痕迹,突然说:“殿下,您看这枚开元通宝——磨损程度比其他的轻,铸造年份是武周长安二年的,正好是武三思掌权的时候!”
李恪凑过去看,果然见铜钱边缘的磨损很轻,像是没怎么流通就被藏起来了。
“这么说,这些钱很可能是武三思的人送的?”秦红梅皱起眉,“他们资助倭贼,是想让倭贼骚扰大唐沿海,好趁机作乱?”
李恪点头:“很有可能。武周倒台后,他们没了靠山,就想借倭贼的手给朝廷添乱。现在这些钱被咱们缴获,正好能作为他们勾结倭贼的证据!”
他让人把磨损轻、铸造年份集中的铜钱单独放好,准备带回洛阳交给李隆基。
“有了这些证据,就能彻底清剿武三思的余党,让他们再没机会兴风作浪!”李恪望着仓库外的海面,心里松了口气——这次不仅打退了倭贼,还揪出了内患,算是一举两得。
士兵们忙着把铜钱搬上船,有个小兵不小心摔了一跤,手里的木箱摔开,铜钱撒了一地。
他赶紧爬起来捡,突然眼睛一亮,拿起一枚铜钱喊:“殿下!这枚钱不一样!是金色的!”
李恪走过去,接过铜钱一看——那是枚开元通宝,却通体鎏金,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更奇怪的是,钱的背面刻着个极细微的“玄”字,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鎏金钱?还有标记?”李恪心里一动,这绝对不是普通的流通钱,更像是某种信物。
杜明月用放大镜仔细看,说:“殿下,这‘玄’字刻得很规整,像是专门找人刻的,不像是后来加上去的。会不会是某个组织的标记?”
秦红梅也凑过来看:“中原的秘密组织?难道除了武三思的余党,还有别的人在跟倭贼勾结?”
李恪握紧鎏金钱,心里犯嘀咕:这枚钱背后的组织,到底是谁?是早就存在的旧势力,还是新冒出来的?他们跟倭贼有什么关系?
一连串的疑问在他心里冒出来,让他原本放松的心情又紧绷起来。
程咬金凑过来,想看看鎏金钱,却被李恪拦住:“这钱很重要,先收好,别让人乱动。”
他把鎏金钱交给秦红梅,让她妥善保管,“等回到安西,再仔细查这个‘玄’字的来历。不管背后是谁,敢跟倭贼勾结,就别想好过!”
秦红梅点头,把鎏金钱放进贴身的荷包里:“殿下放心,我一定看好,绝不会丢!”
士兵们继续搬铜钱,李恪却没了之前的轻松——他知道,这枚鎏金钱,很可能牵扯出比武三思余党更危险的势力,这场仗,还没打完。
就在船队准备离开对马岛时,斥候突然跑来禀报:“殿下!在倭贼首领的密室里,发现了一封密信,上面写着‘玄水堂已备好,待时机成熟,共取安西工坊’!”
李恪心里一沉——“玄水堂”?难道就是鎏金钱背后的组织?他们竟然想打安西工坊的主意!
他赶紧对秦红梅说:“传我命令,船队加快速度回安西!工坊那边,必须立刻加强戒备!”
海面上,唐军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往安西方向驶去。
李恪站在船头,手里攥着那枚鎏金钱,心里暗道:玄水堂,不管你们是谁,敢动安西的主意,我一定会让你们付出代价!
他望着远处的海平面,眼神变得坚定——这场隐藏在暗处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