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新港的码头上,水泥浇筑的栈桥光滑结实。
二十艘楼船并排停着,船舷上的连弩炮闪着冷光。
李恪拿着斥候画的倭船图纸,对秦红梅和程咬金说:“倭贼的船加了铁皮,还装了投石机,不过他们的木料没咱的好,投石机也没咱的精准,不足为惧!”
程咬金凑过来看图纸,不服气地说:“殿下,咱的‘飞鱼船’速度快,还能装‘轰天雷’,对付倭贼的破船,根本不用费劲儿!这次先锋必须是我,我保证第一个登岛,把倭贼的旗子换成大唐的!”
秦红梅立刻反驳:“老将军,您都一把年纪了,登岛这种事还是交给我们女卫!我们的藤甲浸过防火药,倭贼的火罐根本烧不着,比您的斧头管用!”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差点就要动手比试。
李恪赶紧拦住:“别争了!程老将军带藤甲兵负责登陆,秦统领带女卫操控连弩炮,谁都少不了!”
他心里暗笑,这俩活宝跟孩子似的,不过有他们在,军心倒更足了。
杜明月带着工匠们检查“飞鱼船”,手里拿着橡胶密封垫说:“殿下,船底的缝隙都用橡胶封好了,就算被投石机砸中,也不会漏水。还有这改良的藤甲,浸了硝石和肥皂液,火根本烧不起来!”
李恪点头,又看向补给船——船上装满了水泥、火药和急救包。
医护兵正清点青霉素瓶子,长孙冲走过来说:“妹夫,咱带了足够的土豆干和肉干,就算在海上待一个月,也饿不着士兵!”
这时,斥候跑过来禀报:“殿下,倭贼的主力在对马岛,岛上有五百多倭兵,还有十几个波斯工匠,他们正在赶造火罐,想对付咱的船!”
李恪冷笑一声:“让他们造,正好让他们尝尝咱‘轰天雷’的厉害!”
第二天一早,船队浩浩荡荡地向对马岛出发。
楼船在前,“飞鱼船”在两侧护航,补给船跟在后面。
海风拂过,船上的大唐旗帜猎猎作响。
士兵们站在船舷边,有的擦拭连弩,有的检查藤甲,士气高昂。
程咬金站在船头,手里拿着斧头,对士兵们喊:“弟兄们,倭贼抢咱的东西,杀咱的百姓,今天咱就替天行道,让他们知道大唐的厉害!”
士兵们齐声喊:“杀倭贼!保家国!”声音震得海面都在颤。
秦红梅指挥女卫调试连弩炮,对李恪说:“殿下,咱的连弩炮能射三百步,倭贼的投石机最多射两百步,他们根本近不了咱的身!”
李恪点头,心里却没放松——波斯工匠的手艺不容小觑,得防着他们耍花招。
临近对马岛时,天突然暗了下来,海面上升起浓雾,几米外都看不清人影。
李恪心里一紧,对秦红梅说:“不好,快让士兵们戒备,倭贼可能会趁机偷袭!”
话音刚落,就听见“咻”的一声,一支火箭从雾中射出来,擦着船舷掉进海里,溅起水花。
“有埋伏!”程咬金大喊一声,举起斧头就要冲。
李恪赶紧拉住他:“老将军,别冲动!雾太大,看不清敌情,先让连弩炮朝着火箭射来的方向开火,逼退他们!”
秦红梅立刻下令:“连弩炮准备,自由射击!”
“咻咻咻”的声音响起,连弩箭射进浓雾里,很快就听见雾中传来倭贼的惨叫声。
可没一会儿,又有更多的火箭射过来,有的还带着火罐,掉在船板上,幸好藤甲兵及时用湿布扑灭。
杜明月跑过来,手里拿着琉璃望远镜,着急地说:“殿下,雾太浓,望远镜也看不清,倭贼的船好像从四面八方围过来了!”
李恪皱起眉,心里盘算着——倭贼肯定是早有准备,想用浓雾掩盖行踪,偷袭咱们的船队。
他对长孙过说:“赶紧让补给船靠过来,用水泥修补被砸坏的船板;秦统领,让‘飞鱼船’散开,绕到倭贼后面,用‘轰天雷’炸他们的船;程老将军,您带藤甲兵准备,等雾散了就登岛!”
程咬金点头,立刻召集藤甲兵:“都把抓钩准备好,等会儿登岛,谁要是落在后面,以后就别跟我喝酒了!”
士兵们笑着答应,手里的抓钩紧紧握在手里——这抓钩的钩子裹了橡胶,勾船时不会发出声音,正好用来偷袭。
雾越来越浓,连弩箭的声音和倭贼的惨叫声混在一起。
李恪站在船头,紧握着佩刀,心里暗道:倭贼,就算你们有浓雾帮忙,也赢不了咱大唐的军队!等雾散了,就是你们的死期!
突然,雾中传来“轰隆”一声巨响,接着就是倭贼的哀嚎。
秦红梅兴奋地跑过来说:“殿下,咱的‘飞鱼船’炸中了一艘倭船!船沉了,倭贼掉在海里,好多都被鲨鱼吃了!”
李恪松了口气,刚想下令乘胜追击,却见雾中又冲出来十几艘倭船,船上的波斯工匠正往投石机里装更大的火罐。
就在这时,杜明月突然指着海面大喊:“殿下,您看!雾里有东西在游,好像是倭贼的潜水兵,他们手里拿着刀,想凿穿咱的船底!”
李恪心里一惊——倭贼竟然还有潜水兵!
他赶紧对秦红梅说:“快让士兵们往海里扔‘轰天雷’,别让他们靠近船底!”
海面上,“轰天雷”在海里炸开,水花四溅。
可雾太大,根本看不清潜水兵的位置。
程咬金着急地说:“殿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得主动出击,冲出去!”
李恪点头,刚要下令,就见雾中突然亮起一道火光,接着就是波斯工匠的喊声:“放火罐!烧了大唐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