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唐躺平王 > 第269章  石灰沟阻蝗妙法

河西的田埂上。
农户们举着竹拍扑打蝗虫。
可蝗群像乌云似的。
拍死一批又来一批。
有个小伙子累得直喘气。
把竹拍往地上一扔:“这么打不是办法!累死也打不完啊!”
老农王二蹲在地上叹气。
看着刚长出来的土豆苗被啃得只剩根。
眼泪都快下来了。
秦红梅骑着马赶来。
看着满地狼藉。
急得直跺脚:“再这么下去。安西的土豆田就全完了!殿下呢?他有没有办法?”
话音刚落。
就见李恪带着工匠们扛着锄头过来。
手里还拿着袋白花花的东西。
“别慌!”李恪举起袋子。
笑着说:“这是石灰。咱挖几条深沟。把石灰撒在沟底。再放上些炒香的麦麸当诱饵。蝗虫一掉进沟里。就别想出来!”
工匠们和农户们一听。
赶紧动手挖沟。
沟挖得有一人深。
两尺宽。
李恪让人把石灰均匀撒在沟底。
又在沟边撒了圈炒香的麦麸。
没一会儿。
就有蝗虫闻到香味。
“嗡嗡”地往沟边飞。
一头栽进沟里——刚碰到石灰。
就开始挣扎。
翅膀上沾满石灰。
再也飞不起来。
没一会儿就不动了。
小伙子看得眼睛都直了。
指着沟里的蝗虫喊:“真管用!这石灰太厉害了!”
王二也笑了。
赶紧让人多挖几条沟:“大家加把劲!多挖几条沟。把蝗虫都堵在外面!”
没半天。
河西的田边就挖了十几条石灰沟。
蝗群飞来。
大部分都掉进沟里。
只有少数漏网之鱼。
还没飞到土豆田。
就被农户们用竹拍打死了。
秦红梅骑着马巡查。
看着沟里密密麻麻的蝗虫。
笑着说:“殿下。您这法子太妙了!比光用竹拍扑打强十倍!”
李隆基派来的使者正好看到这一幕。
赶紧跑回洛阳禀报。
李隆基听了。
高兴得一拍桌子:“好!李恪真是有办法!赶紧下旨。让关中、河南的官员都学安西的法子。挖石灰沟阻蝗!”
太平公主也笑着说:“这下好了。有了石灰沟。蝗灾就能控制住了。”
可没想到。
有些官员偷工减料。
石灰只撒了薄薄一层。
沟也挖得又浅又窄。
蝗虫一掉进去。
转眼就飞了出来。
农户们气得直骂:“这些贪官!连救灾都敢偷懒。早晚遭天谴!”
消息传到安西。
李恪让人给那些地区送了些石灰。
还派了工匠去指导。
才算解决了问题。
长孙雨在土豆田里巡查。
突然发现有片田的蝗虫特别少——田埂上种满了薄荷和蒿草。
蝗虫飞到田边。
绕了圈就飞走了。
她赶紧把薄荷摘下来。
闻了闻。
又让杜明月过来:“明月。你看这薄荷和蒿草。是不是有啥特别的?为啥蝗虫不往这边飞?”
杜明月凑过来闻了闻。
又摘了片叶子放在嘴里嚼了嚼:“这薄荷味太冲。蒿草也有股怪味。说不定蝗虫怕这味道!”
她赶紧让人在其他田埂上也种上薄荷和蒿草。
没过几天。
那些田里的蝗虫果然少了很多。
长孙雨赶紧把这事告诉李恪:“殿下。薄荷和蒿草能驱蝗!咱们要是在田边都种上。以后就不用怕蝗灾了!”
李恪听了。
眼睛一亮:“好啊!赶紧让人多采些薄荷和蒿草的种子。分给农户们。让他们都种在田埂上。再让工坊研究研究。能不能用薄荷和蒿草做些驱虫的药。撒在田里效果更好!”
农户们听说薄荷和蒿草能驱蝗。
都赶紧去采种子。
有个老农说:“这薄荷不仅能驱蝗。还能泡水喝。清凉解暑。真是个好东西!”
大家笑着把种子种在田埂上。
没几天。
田埂上就长满了绿油油的薄荷和蒿草。
远远望去。
好看极了。
秦红梅带着连弩手在田边巡逻。
看着越来越少的蝗虫。
心里松了口气:“这下好了。有石灰沟和薄荷蒿草。蝗灾肯定能控制住。”
李恪却没放松:“还不能大意。蝗群还没完全退去。得再盯着些。另外。让斥候去查查。安氏的残党有没有趁机搞事——他们肯定不想看到咱们顺利抗蝗。”
就在这时。
杜明月拿着片蝗虫翅膀跑过来。
脸色有些发白:“殿下。雨娘。你们看这翅膀!上面有个小洞。像是被什么东西咬的!而且我发现。有些蝗虫的尸体上。还沾着些黑色的粉末。不知道是啥!”
李恪接过翅膀。
仔细看了看。
心里犯嘀咕:难道除了石灰和薄荷。还有别的东西在对付蝗虫?这黑色粉末又是啥?
安西的夜里。
李恪站在田埂上。
看着薄荷和蒿草在风中摇曳。
长孙雨走过来。
递给她一件披风:“天凉了。别冻着。”
李恪接过披风。
望着远处的星空。
轻声说:“要是能搞清楚薄荷和蒿草驱蝗的原理。再做出驱虫药。以后百姓们就再也不用怕蝗灾了。”
长孙雨点头:“会的。咱们有工坊。有这么多聪明的工匠。肯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