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子里那口碎了的水缸。
碎裂的陶片跟天女散花一样,迸射得满地都是,走两步踩在碎片上,咯咯作响。
靠门的墙上,还有两个清晰的弹孔印。
这也是张侗的说法不靠谱的地方。
那个民兵伸着脖子,往院子里张望了一番,意味深长说道:“张老四,你该不会和那个苏联专家打了一架吧,这架势看起来不像是好言相劝呐。”
“呵呵,苏联人看不起人,搞不好我真揍了他一顿呢?”
张侗打了个哈哈。
他知道没有跟这个民兵解释的必要,这件事的处理人多半是田国庆。
到时候,跟田国庆解释一下就行。
果然不出张侗所料。
他刚回屋没一会儿,那个跑去汇报情况的民兵也回来了,对着守在门口的民兵招呼道:“走吧,咱们不用守着了。”
“什么?”
守在门口的民兵愣了一下,问道:“怎么不守了,村支书知道情况吗?”
“村支书说了,人只要没事,回来了就行,走吧走吧。”
张侗站到了门口。
两个民兵深深地看了眼张侗,然后背着枪离开了。
张侗撇了撇嘴,心说这新来的村支书,多半是受了田国庆的指示,才就此揭过了这件事。
不然的话,绝不会这么轻松,被调查都是有可能的。
看样子,朝堂有人果然好办事。
张侗转头看了一圈屋子里,基本没什么问题,东西早就搬进了县城,这间房子,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念的地方了。
以后在山上打猎,下山以后,这屋子也就用来当做临时歇脚的地方。
去看看刘万全的情况吧。
张侗琢磨着,昨晚下山以后,就和刘万全分道扬镳了,今天回来,正好去找刘万全。
于是张侗出了门,径直朝刘万全家里走去。
他其实也不清楚刘万全在不在家,毕竟刘万全说了要去镇上补充子弹,还要再去李家坳找三哥张卫星。
来到刘安全家时,发现大门紧闭,果然人不在家。
张侗见状,看了眼天色,见已经中午了,于是调头朝大哥家走去,准备和大哥一起去搞点饭吃。
至于吃什么,张侗也没主意,毕竟两人空手回来,家里也没有米面什么的。
搞不好今天还得饿着肚子上山一趟,去山上寻找点吃的。
这么想着,张侗来到大哥家,结果发现大哥也不在,不知道去哪了。
张侗那个郁闷啊。
忽然有种自己不知道接下来该干嘛的感觉。
好在没多久,正在大哥的院子外徘徊的张侗,忽然看到大哥焦急地朝着自己跑来。
而大哥跑来的方向,好像是张侗的家。
张侗看着跑到自己面前的大哥,疑惑地问道:“大哥,你去哪儿了?”
“去找你了!”
张建国神色有些激动,指着张卫星家的方向,说道:“老四,我刚刚去了一趟老三的家,发现老三家门口的地被打扫过……”
“我心想老三该不会回来了吧?可老三的门是关着的,于是我去敲门。”
张侗一听,立马追问道:“然后呢?”
“然后没人回应。”
张建国摇头道:“不过等了一会儿,有路过的人看到我,猜到我在找老三,就告诉我,说老三前天回来过!”
“真的?”
张侗一听,心中忽然开心起来。
三哥前天回来过,就证明三哥人是没事的。
不过这也真是不巧。
前天的时候,张侗还在山上,昨天才下的山,正好和三哥没碰上面。
于是张侗继续追问道:“那三哥现在人呢,不会又走了吧?”
“是啊!”
张建国捶足顿胸道:“我听说老三回来了没一会儿,打扫完了家里的卫生就又走了,别人问他去哪儿了,他也不回答,直接出了村口。”
“是不是又是朝李家坳去的?”
张侗眼睛微微眯起。
张建国叹气道:“听人说,是这么一回事。”
现在情况一目了然了。
张侗越发相信,三哥肯定是去了马秀莲家里。
只是上一次去李家坳,张侗并没有发现三哥出现在马秀莲家中,至于三哥去了哪里,一直是个谜。
“大哥,咱们现在就去李家坳,看能不能找到三哥!”
没办法,上回没功夫也没时间。
这回张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李家坳把三哥找到。
大哥张建国也没任何意见,跟打了鸡血似的,忙不迭点头道:“走,咱们现在就走!”
于是二人也顾不上吃饭,正晌午的时候,匆匆出了村子,往李家坳赶去。
等来到李家坳,已经过去了快一个小时。
大中午的,外面人少,村民们基本都在家里吃饭休息。
两人来到村里,张侗特意路过了彭仁义的家,发现彭仁义家中仍然大门紧闭。
他心生好奇,心想彭仁义上次被杨三娃救走以后,莫非仍然没有回家?
于是张侗抽个空,来到彭仁义家的院门前,透过门缝朝里面张望,发现里面空空荡荡的,没有人出现过的痕迹。
就在这时,不远处一个院子里走出个村民,看到张侗趴在门缝上张望。
于是那个村民站在远处吆喝道:“喂,你是谁,干什么的?”
张侗闻言,让大哥张建国留在原地,他则转身笑呵呵朝着那个村民走过去。
“同志,打听一下,这家主人是不是不在家啊?”
张侗来到那个村民面前,指着彭仁义的家询问了起来。
听到张侗来找彭仁义,那个村民顿时一脸警惕地盯着张侗,问道:“你是谁啊,你来找那个彭仁义干什么?”
张侗眼珠一转,想到了第一次和三哥来的时候,卖了两只野鸡给彭仁义的事。
于是借口说道:“我听说彭仁义要收山货,所以想来找他卖山货。”
未曾想,听到张侗的话后,那个村民冷笑了一声。
“收山货?你人都到这里了,还搞得那么神神秘秘干什么?”
“周围人谁不知道,来找彭仁义的,不都是打着收山货的幌子,实际上想跟着彭仁义上山吗?”
那村民戏谑地盯着张侗,仿佛将张侗看穿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