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把修仙文明上交给了国家 > 第50章 物理通讯网络

石铁山领着林承,开始在这座工业奇迹中穿行。
他们的脚下,是足以并排行驶四辆重型卡车的宽阔主干道,道路由最坚固的特种混凝土浇筑,平滑如镜。
总工程师的声音在轰鸣的背景音中显得格外洪亮,他指向前方一处灯火通明、结构复杂的区域。
“先去看看咱们这基地的‘心脏’和‘神经’。”
所谓的“心脏”,是一座位于整个山腹几何中心的巨型控制中枢。然而,这里看不到任何科幻电影里常见的巨大全息屏幕或者密密麻麻的服务器阵列。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极致工业风的奇景。
上百名工作人员在一排排巨大的、由黄铜和钢铁铸就的操作台前忙碌着。
他们面前没有键盘,只有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拉杆、手轮和按钮。
而在他们头顶,是纵横交错、如蛛网般覆盖了整个天花板的金属管道,粗细不一,时不时有金属圆筒在管道内高速穿梭,发出“咻咻”的破空声。
“这就是我们根据您的【基础物理原则冗余备份方案】搞出来的指挥通讯系统。”石铁山拍了拍身边一根比大腿还粗的黄铜管道,脸上带着一种攻克了世界级难题的骄傲。
“我们放弃了脆弱的光纤,放弃了可能会被灵气干扰的无线电。咱们回归物理本质——只要牛顿定律还管用,这东西就永远不会出问题。”
事实上到了那时候牛顿三定律也会有不管用的情况。不过这种煞风景的事情林承也就自己心里想想,并未在当前情景下提出来。
石铁山随手从操作台上拿起一个手臂长的金属圆筒,旋开盖子,里面是特制的防火防潮纸张。
“情报、指令、报告……写好塞进去,选择地址编码,然后——”他走到一个类似电话拨盘的巨大转盘前,用力转动了几下,然后猛地按下旁边一个红色的按钮。
只听“砰”的一声,一股高压气体瞬间将金属筒推送出去,它“咻”地一下消失在头顶迷宫般的管道网络中。
“五公里直径的基地,点对点投送,最长不超过三十秒。”
石铁山自豪地说道,
“为了这套系统,我们把三座钢铁厂一个月的产能都投进来了,总共铺设了超过三百公里的特种合金管道。我们甚至为它单独准备了一套备用的蒸汽动力源,就算电力系统全完蛋,烧开水都能让整个基地的指挥系统继续运转!”
林承看着眼前这幅景象,心中涌起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华夏,用最“笨”的工业逻辑,硬生生打造出了一个比前世所知绝大多数通讯手段都要稳定、高效、且覆盖范围更广的物理通讯网络。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力量。一种源于集体、作用于集体,坚实、厚重,不追求个人超脱,只为了文明存续的磅礴伟力。
但只可惜,这套通讯解决方案没办法套用到整个华夏范围内,终归还是需要去探寻其他解决方法。
他此刻微妙有些悲观的想法,立刻被石铁山的大笑打断:
“走,再带您去看看基地的‘肺’!”
他们乘坐一部巨大的、由粗壮缆绳牵引的升降梯,来到了基地的上层区域。这里是整个基地的通风系统所在。
主通风系统同样简单粗暴。
数十个直径超过十米的巨大通风井,从山体内部一直贯穿到几百米之上的山巅,井口用巨大的合金网覆盖,并设置了多重物理过滤装置。
通过精密的空气动力学计算,仅仅依靠山体内外的温差和气压差,就能形成强大的自循环风,为整个基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
“这套主系统,理论上可以‘零耗能’运行。但我们还考虑到了最坏的情况。”
石铁山指向旁边一个更加庞大、更加挑战人想象力的区域。
那是一排排如同神话中巨人风箱般的造物。
每一个风箱,都有一座小房子那么大。在最末端,是巨大的、可以由人力或畜力推动的转盘。
石铁山拍了拍其中一个风箱,解释道:“这是备用通风系统。一旦自循环风失效,或者我们需要在战时隔绝外部空气,进行内循环净化,这套系统就会启动。”
听到这里,林承点头表示赞同。
说实话他都完全没有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但这方面的问题却又真的不得不防。
毕竟在前世,他见到过的用毒的妖兽、修士、或是修炼未成特定体系的所谓“异能者”并不罕见;除此之外,还有些地方会随着时间流逝自然而然演变出对普通人的毒性。
事实证明他自己一个人的考量还是远远称不上面面俱到。
但是,他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以这又有何妨呢?华夏永远不会缺乏人才,所谓适材适所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我们计算过,只需要三百名经过训练的工人,三班倒,就能驱动这套人力风箱阵列,为整个基地的核心区域提供足够的生存用氧。后续,按照您的提议,我们预留了空间,可以换成大型牲畜,甚至是……您说的那些‘灵兽’来驱动。”
话到最后,总工程师降低了发言的音量。
身为总工程师的他自然是知晓几乎所有的情报,但其他人并非如此,所以总之还是谨慎为好。
林承闻言再次点了点头。说实话,按理来说他此次前来,本应是为避难所的建造工程提供一些指导建议的,但哪怕是在提前做足了功课的情况下,他也是真的什么刺都挑不出来。
因为建造的水准实在是远超他的设想。
硬要说的话,某些部分或许可以针对修士,进行更简化的设计。一个练气大圆满的修士,提供的动力应当就能赶上一个连的士兵。
但相关的建设届时再来改良也不迟,现在人员配置方面的事情毕竟都还没完全定下来,整出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很可能到时候又用不上,完全是在浪费当前这段宝贵的准备时间。
接下来,他们又参观了基地的“胃”——粮食与水源储备区。
水源来自于深入地下千米的深层地下水,通过最简单可靠的活塞泵抽取,净化方式摒弃了维护较为困难的反渗透膜,回归到最原始的沙、石、活性炭物理过滤,最后再进行统一的管道输送和集中煮沸。
粮食储备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不是简单的仓库,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除了堆积如山的、用氮气封装的冻干食品和压缩军粮外,
石铁山还向林承展示了他们的得意之作——“立体农场”和“蛋白质工厂”。
“考虑到以后地表可能不再安全,我们必须实现粮食自给。”石铁山指着一排排高达数十米、层层叠叠的巨大培养架,“这是我们的地下农场,目前主要种植土豆、红薯这些高产作物。”
倒也不必要完全自足,林承在心中补充道。
灵气全面复苏的情况下,再坚固的庇护所也很难说能保人一辈子,终归是需要面临外敌的。那样的话食物方面自然就不会构成多大的问题,至少绝大多数妖兽都是可食用的。
何况对于一定境界以上的修士而言,攫取天地灵气就足够生存了,很多时候甚至不需要再额外获取营养。
但话又说回来了,在这方面追求到极致的话,确实也就能够给幸存者们留下尽可能多的缓冲时间,终归是一件好事。
而这时,石铁山补充道,他们甚至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半永久光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