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把夹克扔给赵二牛时,赵二牛更是激动得语无伦次,抱着夹克傻笑了半天,当即就穿上身,热得冒汗也舍不得脱下来。
“卫东哥这这太好了俺”赵二牛眼圈有点红,要知道这么一件夹克可是需要大几十块钱呢,他从来都没舍得买。
李卫东见状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道:“行了,跟着我好好干,以后好东西少不了你的。”
李卫东顺利交付了永星制药厂的试订单。周厂长对东威药材公司提供的黄芪质量非常满意,不仅各项指标远超药典标准,且供货及时、手续规范。
很快,一份长期、稳定的采购合同便送到了李卫东手中。
凭借与永星制药厂的合作,东威药材公司的声誉和业务量迅猛增长。
李卫东谨慎地滚动着资金,不断扩大与王家村、李家村等地的药材种植合作,并逐步向邻近乡镇扩展。
他严格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保底收购”的模式,确保了原料品质的稳定,也赢得了农户们的信任。
随着东威药材公司生意越发红火,与永星制药厂的稳定合作带来了大量订单,原先的小作坊模式已难以应对。
仓库里药材堆积如山,账目、采购、质检、运输等事务让李卫东和赵二牛忙得脚不沾地。林秀虽仍在纺织厂上班,但每晚见丈夫深夜伏案算账、日渐消瘦,心疼不已。
入夜!
林秀端着一碗热鸡汤来到李卫东跟前,把鸡汤放在李卫东面前。
“卫东,这样下去不行,你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得请人。”
李卫东从一堆单据里抬起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苦笑:“是啊,忙不过来了,二牛管仓库、送货已经累够呛,账目、联系农户、对接药厂这些事都快没人做了。”
他拉过林秀的手,“秀秀,纺织厂那边要不你辞了来帮我?外人我不放心,财务这块,交给你我最踏实。”
林秀看着李卫东殷切又信任的眼神点点头:“好,我明天就去辞工,不过财务我没正经学过,怕做不好。”
“不怕。”
李卫东笑了,“我教你,你很聪明,一学就会,然后再招几个靠谱的人,咱们把摊子支起来!”
“好”林秀答应一声依偎在李卫东怀里。
次日,林秀便办了离职。
李卫东则在县里打印了几份招工启事,贴在公司和人流密集处,写明招聘会计一名、业务员两名、仓库管理员一名,要求吃苦耐劳、人品正直。
消息一出,在小县城里引起了不小反响。
“东威药材”和李卫东的名字如今已颇有分量,都知道他生意做得大、给钱爽快。
前来应聘的人不少,李卫东和林秀亲自面试,仔细筛选。
最终,他们招了一位四十来岁、经验丰富的张会计,两位头脑灵活、能说会道的年轻业务员,以及一个踏实肯干的退伍兵大周来协助赵二牛管理仓库。
公司总算有了个初步的架构,李卫东顿觉轻松不少。
林秀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就在张会计的帮助下熟悉了账目。
两位业务员也开始奔走于周边乡镇,进一步扩大药材收购网络,并与一些小的诊所、药店建立了联系。
大周和赵二牛搭档,将仓库管理得井井有条。
为了方便公司的管理和发展,李卫东在县城租了两套房子,一套他和林秀住,另外一套暂时当做员工寝室。
让赵二牛和上班不方便的员工居住。
到秋末的时候,李卫东盘了一次账。
除去扩大再生产投入、预付给农户的定金、仓库租金、赵二牛等人的工资等,公司账面上的流动资金已经突破了十万元。
这绝对是个惊人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