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
荣宁街。
荣国府。
作为工部员外郎的贾政刚刚下了衙门,日常在院子里面怒斥贾宝玉用功读书后,就来到荣禧堂与各位清客开始讨论国家大事。
“如今辽东多事之秋啊,前有萨尔浒之败,今有辽沈新败,千里辽土尽丧建奴之手,可叹那姚宗文、冯三元等奸贼,竟敢构陷熊大人,如果熊大人依然经略辽东,何至于此。”
“就是,此等误国之辈怎能在朝廷为官。”
“兄台!慎言啊。”
“咳咳,口误口误,我只是一时之间,悲愤至急。”
看着这些考不上进士的清客谈论家国大事,贾政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时不时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于辽事我倒有一番见地,想我朝京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精锐满营,数十万之众,熊大人此番经略辽东只要带上二十万精锐京兵,何愁辽事不平啊。”
贾政的想法很天真。
闻言,诸位清客纷纷愣住,心里不约而同出现一个词:‘谬论’。
贾政竟然能昏聩到如此地步,京营的情况谁不知道,营务腐败,军士逃亡、训练废弛,积弱不堪。
更何况,京营营帅贪残无能,个个吃空饷吃的满嘴流油,现在京营还不知道能不能凑出二十万人来。
就算真凑出二十万人,能打吗,不过还是有作用的,起码这二十万人就算是猪也得努尔哈赤吭哧吭哧抓几个月。
“老成谋国之言!”
“老爷高论啊!可叹这朝廷衮衮诸公,竟无一人能与老爷相提并论。”
“妙极!妙极!老爷此论真乃金声玉振,别开生面!”
“非胸藏万卷,不能有这般真知灼见!”
但这个想法只出现一瞬,清客们连一丝不屑的神色都没有露出,就开始夸奖贾政。
顿时荣禧堂一片赞叹之声。
“哈哈哈,过奖过奖,浅显之见而已。”
清客们的谀词让贾政直摸下颌短须,虽然表面还强端着矜持的架势,但那微微扬起的下巴,那不自觉轻轻点着的头,可以看出来他十分的受用。
就在贾政享受着清客们的奉承时,只见一个小厮从正堂冲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