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建设初期可能困难,但凭借火力优势,拔除据点比山区更容易。”
孔捷点头:“这个方向好。打在鬼子的要害上。咱们在山区转战这么多年,也该去平原上亮亮相了!让鬼子知道,咱们不仅能山地游击,也能平原攻坚!”
“第三,”旅长铅笔南下,“向南进攻,席卷晋南,威逼中原。
拿下晋城、阳城,威胁黄河渡口,甚至可以和中条山的卫部取得联系。
优势是能彻底肃清山西境内的敌人,解除侧翼威胁,南面威胁河南日军。
但劣势是晋南多山,经济不如平原,对日军的整体战略打击不如切断平汉线直接。而且南下过深,可能会加剧和x军的摩擦,zz上需要格外小心。”
徐猛道:“向南打,感觉有点像是搂草打兔子,顺带的,不是主菜。对鬼子的伤害不如东进或北上来得狠。”
程世发也同意:“嗯,南边主要是x军,麻烦多。”
众人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李云龙坚持北上去碰碰太原,觉得这才够劲。
丁伟、孔捷更倾向于东进,认为这是战略收益最大、最能发挥当前装备优势的选择。
徐猛和程世发也支持东进。
旅长综合了大家的意见,看向老总:“老总,我看东进方案比较稳妥且极具潜力。打击日寇要害,发展空间广阔,能避免过早决战,也能有效避开光头给我们设的圈套。
向北是军事风险极大,向南是战略价值稍次且有些敏感容易引起摩擦。东进,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老总沉思良久,缓缓点头:“我同意你的分析。东进,切断平汉线,将战火引向华北平原,这是足以改变华北甚至全国战局的一步棋!意义重大。
不过,此事也需请示总部。我立即向组织发电,陈述我们的分析和东进建议。”
电报再次发往组织,这一次,回电没有立刻传来,显然组织也在进行深入的权衡和讨论。
等待的时间里,老总并没有闲着。
“不管下一步方向如何,有几件事必须立刻着手办!”他部署道,“第一,立刻以我们现有的核心区域为基础,成立太岳军区!统一指挥和协调,由老陈暂时兼任军区司令员。”
“第二,扩编!各主力团,包括新一团、新二团、独立团、771团、772团,扩编至5000人以上!
教导团6000人这次上了战场,每个团分1000人,剩下的2000人自己招,军事干部我给你们补齐!”
“第三,招兵工作要大规模开展下去。各部队要派出工作队,配合地方政权,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我们有粮食,有武器,现在缺的是能拿起武器的人!”
一天后,组织的回电到了,电文肯定了之前的分析,最终拍板:同意东进方案。
要求部队在巩固现有根据地的基础上,积极筹备东出太行,作战重点置于彻底切断平汉铁路,开辟冀南豫北新局面,并伺机向鲁西发展。
同时指示,对北面之太原及南面之晋南,采取积极游击攻势进行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