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边关兵王 > 第281章  蓝图渐显!

“此外……”凌川继续道,内容越发精深,“我列举了几套方法。其一为‘间作套种’,譬如,可于玉米地中套种豆类,高低搭配,充分利用地方与阳光,一季下来,一亩地可当一亩半之用。其二,对于地力消耗较大的作物如小麦,需推行‘休耕轮作’之法,即耕种一至二年后,让土地休养生息一季,或轮种大豆等能恢复地力的作物,切忌年年榨取,致使地方耗尽!”
“此外,需严防虫害。可命各县老农,于田间地头多挖设诱虫坑,内堆杂草,夜间以火光诱杀飞蛾。广泛推广以石灰水或草木灰水泼洒植株,防治常见害虫。若有条件,可鼓励农户多养鸡鸭,于农闲时放入田间,啄食地中虫卵与幼蛹。此乃生物防治之法,虽慢却效久。”
杨恪与嵇学真听得如痴如醉,这些闻所未闻的种植理念,虽听起来新奇甚至有些不可思议,但细细思之,却又蕴含着极深的智慧与道理,远超当下粗放的种植模式。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若这一切真能实现,来年的云州大地,将会是怎样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
而且,相对整个幅员辽阔的大周帝国而言,北境虽土地广袤肥沃,但受制于苦寒气候与落后的耕作方式,粮产始终不高。
以至于供养北境四十万边军的军粮,大多需从中原富庶之地千里迢迢运来。
不仅路途遥远,耗费巨大,更令人痛心的是,沿途转运的损耗竟达到了四成之多,更远的甚至达到了惊人的六成!无数民夫的血汗和粮食,就这样白白消耗在漫长的补给线上。
若凌川所提出的这一整套精耕细作、兴修水利、改良物种的方法得以全面推行,北境的粮食产量必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惊人地步。
届时,仅凭北境七州之地,实现自给自足,甚至盈余反哺,养活四十万边军也绝非不可能的天方夜谭。
若真能实现这一目标,北系边军将彻底摆脱对朝廷粮饷的极度依赖,无需再仰人鼻息,更不必终日为军粮短缺而焦头烂额,其战略主动性与独立性将得到质的飞跃。
一支能自给自足的军队,其战斗意志和稳定性将是何等可怕!
只不过,眼下这一切都还只是绘制在图纸上的宏伟构想,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雏形。也正因深知其意义之重大、实施之艰难,杨恪与嵇学真二人在激动之余,更觉肩头责任千钧,仿佛扛着的是北境未来的命脉。
他们一页页翻看着那详尽无比的水利图、农具改良图、作物分布规划图以及种种闻所未闻的种植法,脸上的震惊之色久久未能褪去,内心早已掀起滔天巨浪,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他们至今都难以想象,这些缜密如织、惠及万民的方略,竟是出自一位以征战沙场闻名的武将之手!这已远超一般的文治之功,所谓千古罕见的经天纬地、济世安邦之奇才,恐怕也莫过于此了。
他们心中甚至生出一种荒谬的好奇,究竟还有什么,是这位凌将军不知道、不精通的?
“将军!”嵇学真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震撼与好奇,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问道,“这些……这些精妙绝伦、思虑千秋的方略与构想,都是您一人想出来的?”
杨恪早已见识过凌川的‘套路’,闻言不由抚须,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抢先代为回答:“嵇大人不必惊讶,若我所料不差,凌将军定然会说,此乃他从某本失传已久的古籍中看来,不过是拾人牙慧,加以整理而已!”
嵇学真听得一脸茫然,凌川则是与杨恪对视一眼,露出彼此心照不宣的会心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更添几分神秘。
“将军,今日所得,重于千钧!多有叨扰,我二人需即刻返回府衙,细细研读,尽早筹划!”杨恪小心翼翼地收起那些珍贵无比的手稿,起身郑重辞行。
“二位大人何必如此匆忙,眼下已到饭点,便在此处用过便饭再走吧!”凌川出言挽留。
“哈哈!早就听闻将军不仅用兵如神,这庖厨之技亦是一绝,今日我二人看来是有口福了!”杨恪心情极佳,轻轻碰了碰身旁仍处于震撼中的嵇学真,笑着说道。
凌川遂亲自下厨,炖了一锅汤汁奶白、香气四溢的羊排,又炒了几样清爽可口的小菜。苏璃也笑着捧出一壶狼血上桌。几人围桌而坐,氛围融洽地开始用餐。
杨恪与嵇学真见凌川自然地将苏璃唤至身旁同桌用膳,眼中虽闪过一丝诧异,但见凌川这个主人家坦然自若,他们自然也极有眼色地装作无事发生,心下对这位将军不拘小节的作风又有了新认识。
“嵇大人,刺史大人向来不善饮酒,他这份美意,今日可就全仰仗你代为领受了!”席间,凌川笑着向嵇学真劝酒。
嵇学真连忙举杯,脸上已有些许红晕:“将军海量,下官……下官甘拜下风,尽力而为,尽力而为!”
酒足饭饱之后,嵇学真将那些关乎云州未来的图纸如同对待绝世珍宝般,小心翼翼地贴身收好,这才与杨恪一道,心满意足又满怀斗志地告辞离去。
送走二人不久,亲卫苍蝇便将参军程砚带到了将军府书房。
“属下程砚,参见将军!”程砚风尘仆仆,显然也是刚忙碌归来。
“不必多礼,坐!”凌川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待程砚坐下后,便将杨恪方才送来的那本名册递给了他。
程砚双手接过,迅速翻阅起来。越是往下看,他脸上的血色褪得越快,神色变得无比凝重,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将军,这……属下失察!”他猛地站起身,脸上尽是愧疚与惶恐。
“事情既已发生,追悔无益!”凌川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你亲自带领监军营得力人手,即刻对名册之上所列人员及所述行为,进行逐一核查,务求证据确凿。若情况属实,一律依军规从严处置,绝不姑息!”
“属下领命!”程砚挺身抱拳,声音铿锵。
这段时间,他奔波于各州县之间,协调军中人力协助官府处理繁杂事务,确实是分身乏术。
凌川深知此点,故而并未过分追究其失察之责,但将此事全权交给他处理,其用意不言自明,既是信任,也是考验,更是给他一个整顿军纪、重塑威信的机会。
程砚自然明白凌川的深意,紧握名册,告退离去,背影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