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康熙,以无比的魄力选择了撤藩,最终历经八年血战,才平定天下。
但那太苦了。
承祜的脑海中,系统面板上冰冷的文字正在闪烁:【支线任务触发:帝王之忧。请宿主运用智慧与魅力,为康熙提供解决三藩困局的新思路。任务奖励:解锁“病弱buff”技能,魅力值+1000。】
【病弱buff?】
【是的。】系统道,【有的时候,病弱美强惨的人设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承祜在心里啧了一下,【你们是懂人设的。】
在康熙的视角里,只见承祜沉默了片刻,忽然用一种稚嫩却异常清晰的声音问道:“皇阿玛,那三位老爷爷,他们自己想回家养老吗?”
康熙一怔,这个问题
他从未想过。
在他和满朝文武看来,吴三桂等人早已是野心勃勃的军阀,岂会甘心放弃权势?
“他们恐怕是不想的。”康熙沉声道。
“为什么呀?”承祜追问,眼中满是孩童特有的纯粹的好奇,“回家养老不好吗?可以天天陪着自己的孩子和孙子,吃好吃的点心,听好听的戏文。就像皇玛法一样,他要是不去五台山,现在也能陪着皇阿玛呀。”
他巧妙地将死置换成了去五台山,这是宫中对顺治帝结局心照不宣的说法。
康熙的心猛地一抽,抱着儿子的手臂不由得收紧了些。
承祜仿佛没有察觉到康熙的情绪波动,继续用他那天真无邪的逻辑推理着:“皇阿玛,祜儿觉得,那三位老爷爷可能不是不想回家,是不敢回家。”
“不敢?”康熙的眼神锐利起来,他第一次真正正视起儿子的这番话。
“对呀!”承祜的小手在地图上点了点,“他们有那么多兵,那么多地,就像手里拿着一个特别特别大的风筝。他们怕一松手,风筝就飞走了,也怕不松手,线就断了,风筝还是会飞走。他们更怕,皇阿玛您觉得他们拿着风筝,是要去撞咱们家的屋顶。”
这个比喻,浅显、直白,却又精妙得让人心惊。
它将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瞬间降维成了一种可以被理解的、患得患失的恐惧心理。
“所以,他们才死死地抓着不放手,心里肯定也害怕得不得了。”承祜总结道,小脸上满是同情。
康熙彻底沉默了。
是啊,他一直在思考吴三桂等人“想不想要”,却从未从“敢不敢”的角度去剖析。他将他们预设为纯粹的野心家,却忽略了他们作为人的恐惧与猜疑。
“那依祜儿之见,该当如何?”康熙的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郑重。
承祜的大眼睛亮晶晶的,他凑到康熙耳边,用极小的声音说:“皇阿玛,咱们得找一个他们信得过,又特别特别厉害,能镇得住他们的人,去告诉他们别怕,皇阿玛只是想请你们回家喝茶,不是要打你们的屁股。还要告诉他们,只要乖乖交出风筝,皇阿玛会给他们更多、更好玩的玩具!”
“一个他们信得过,又特别厉害的人”康熙喃喃自语,目光在朝堂诸公的名单上飞速掠过。
索额图?明珠?不行,他们太年轻,分量不够,而且党争之相已现。
老一辈的宿将?大多凋零。
突然,一个几乎被他遗忘在记忆角落里的名字,如惊雷般在脑海中炸响。
——鳌拜!
那个曾经权倾朝野的满洲第一巴图鲁!
论资历,鳌拜是两朝元老,军功赫赫,三藩那些人在他面前,都得算晚辈。
论威望,他在军中,尤其是在八旗旧部中的威名,无人能及。吴三桂等人对他,是既敬且畏。
论立场,鳌拜已被告老还乡,与朝堂势力完全脱钩,由他出面,最是干净。
最关键的是,鳌拜当年恶行斑斑,派他去,本身就是一种姿态——朕连鳌拜都能用,何况是你们?
这其中蕴含的帝王胸襟与绝对自信,足以震慑宵小。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便如疯长的藤蔓,瞬间缠绕住了康熙所有的思绪。
可行!此计大为可行!
他激动地在承祜粉嫩的脸颊上亲了一口,哈哈大笑道:“好!好一个请回家喝茶!朕的祜儿,真是上天赐给大清的福星!”
【支线任务“帝王之忧”完成度50。】
然而,新的问题很快浮现。
康熙的笑声渐歇,眉头再次蹙起:“只是,鳌拜他会愿意为朕办这件事吗?”
毕竟,是自己将他从权力的顶峰拉下,赶回东北养老。这份怨气,岂是轻易能消的?
承祜看着康熙的表情,心中了然。他知道,轮到他出马了。
他从康熙怀里滑下来,小大人似的整理了一下衣襟,认真地说:“皇阿玛,这件事,让祜儿去跟他说,好不好?”
“你?”康熙愕然。
“对呀!”承祜仰着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大胡子爷爷喜欢我。而且,小孩子说话,大人是不会生气的。我去跟他说,他肯定会听的。”
康熙看着儿子那张纯真而坚定的脸,想起了当初在乾清宫,他奶声奶气地喊鳌拜“大胡子爷爷”的场景。那不可一世的权臣,在那一刻流露出的片刻温情,康熙至今记忆犹新。
或许真的可以。
“好。”康熙沉吟片刻,终于下定决心,“朕允了。梁九功,传昭鳌拜入宫,朕要和太子一起会会这位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