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爷一道旨意,整个京城都为一只猫动了起来。
这并非夸张。
旨意从乾清宫发出,经内务府传达到九门提督衙门,再由衙门下派到各处坊间。不过两日,从王公贵胄的府邸到寻常百姓的后院,凡是有纯黑狸奴的人家,都战战兢兢地将自家猫儿送到了太医院。
太医们也是头一回接这种差事,对着一笼笼喵喵叫的病患,又是验体态,又是查性情,忙得人仰马翻。最终,在几十只候选狸奴中,一只脱颖而出。
它通体乌黑,油光水滑,找不出一根杂毛,在日头下甚至泛着一层绸缎般的光泽。最难得的是,它性子极静,不抓不挠,一双金琥珀似的眼睛澄澈而有灵性。
这日午后,康熙正在乾清宫东暖阁批阅奏折,梁九功便领着个小太监,怀里抱着一只精致的竹编暖笼,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万岁爷,您吩咐的狸奴,寻来了。”
康熙搁下朱笔,抬起头,目光落在那暖笼上。即使隔着竹编的缝隙,也能看到里面那团纯粹的黑色。
“抱去给太子了么?”
“回万岁爷的话,奴才想着,这毕竟是万岁爷赏的,理应先请您过目,再送去太子殿下那儿,也显着隆重。”梁九功躬着身子,话说得滴水不漏。
康熙嗯了一声,算是认可了梁九功的周全。他正欲开口让其送去,却听殿外传来一阵细碎而轻快的脚步声。
“皇阿玛!”
人未至,声先到。那软糯清亮的童音,像一缕穿过殿宇的风,瞬间吹散了满室的沉肃。
承祜提着袍角,小跑着进了暖阁。他今日穿了件月白色的箭袖常服,腰间束着一根天青色丝绦,许是跑得急了,那张本就玉雪可爱的脸蛋上泛着一层健康的薄红,一双黑曜石般的眼眸,亮得惊人。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承祜规规矩矩地行礼,眼睛却止不住地往梁九功手中的暖笼上瞟。
康熙看着他这没深沉的模样,心中好笑,面上却故作威严:“毛毛躁躁的,成何体统?”
嘴上虽训斥着,却朝梁九功递了个眼色。
梁九功心领神会,连忙将暖笼的门打开。
一只纯黑的小猫迈着优雅的步子,从笼中走了出来。它毫不怯场,在众人瞩目下,伸了个懒腰,露出粉嫩的舌尖,舔了舔自己的前爪。
承祜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哇”他发出一声小小的惊叹。
这只猫,完美地符合了他所有的想象。乌黑的皮毛,矫健的身姿,以及那双在日光下流光溢彩的金瞳。
他蹲下身子,没有立刻上手去摸,而是伸出一根白皙修长的手指,试探性地停在狸奴的面前。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多野性未脱的狸奴本就性情多疑,被这么多人围观,很容易受惊伤人。
然而,出乎意料的一幕发生了。
那只狸奴只是歪着头,用它那双金色的眼睛打量了承祜片刻,然后,它主动上前一步,用自己毛茸茸的脸颊,轻轻地、温柔地蹭了蹭承祜的手指。喉咙里,还发出了满足的咕噜声。
他顺势将狸奴抱了起来,小猫温顺地伏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蜷缩起来,仿佛它天生就该待在这个地方。
“看来,它很喜欢你这个小主人。”康熙的声音温和下来,带着一丝满意的笑意,“既已认主,你便为它取个名字吧。”
取名?
康熙靠在御座上,饶有兴致地看着承祜。
他很期待。
这孩子言语精妙,见解通透,想必为这只心爱的狸奴取名,定也会语出惊人,彰显不凡。
是叫玄墨,取其色如墨锭?还是叫踏雪,应那乌骓踏雪之意?又或是更具气势的凌霄、逐日?
康熙甚至已经想好了,无论承祜取出什么雅致的名字,他都要夸赞一番,再命人将这名字记入起居注,传为一段佳话。
梁九功等一众内侍也竖起了耳朵,暗自揣测。太子殿下文思敏捷,想必会取一个极富文采的好名字。
万众瞩目之下,承祜抱着怀里的狸奴,那张精致的小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认真神色。他低头,用脸颊蹭了蹭小猫温热的皮毛,沉思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