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毓庆宫,其实目前还只是一片位于文华殿东侧、靠近南三所的空地。
然而,这片空地对于承祜而言,却比任何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都来得更有价值。
南三所,清宫中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专门用于抚养那些早年丧母、或生母位份较低、或是为了平衡后宫势力而易子而养的皇子公主。
康熙的许多子女,包括日后的雍正帝胤禛,都曾在南三所度过童年,由其他嫔妃代为抚养。
这听起来似乎是为了减轻生母负担、避免母族干政的好办法,但在承祜看来,这简直是帝王最蠢的决定之一。
易子而养,意味着骨肉分离、母子生疏,即便有血缘也抵不过养育之恩。那些被代为抚养的皇子,多半与生母关系淡漠,甚至与养母关系更近。这不仅造成亲情上的缺失,更埋下了日后皇子争位的隐患。
失去生母的庇护,皇子在宫中的地位会相对弱势;而养母与生母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可能导致孩子被当作政治筹码。更重要的是,这还会让皇子们对皇权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因为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可以被随意分配,皇阿玛又怎会真正将他们视作己出?
康熙给他的这块地,名义上是文华殿东侧,但实际位置却恰好毗邻着南三所。
这是个绝佳的机会,既然康熙要给他建一座好大好大的宫殿,那么,直接把南三所的地也给占了,岂不更好?
而且,可以借此机会,把易子而养这个糟粕彻底废除。
承祜眼珠一转,将手里的东珠小心翼翼地放回匣子,又哒哒哒地跑到自己的小书桌旁。上面摆着康熙命人送来的毓庆宫图纸,用上好的宣纸绘制,描龙画凤,精细入微。
承祜小大人似的拿起毛笔,沾了沾清水,在图纸的空白处点点画画。他画的不是宫殿,而是几个手拉手的小人,围绕着一个大大的家。
“我要去见皇阿玛!”他突然跳下椅子,小脸上写满了坚定。
宫女们连忙上前,为他整理衣裳,梳理发髻。她们望着这个粉雕玉琢、仿佛从画里走出来的小太子,眼中尽是宠溺。
承祜迈着小短腿,在梁九功的引路下,再次来到了乾清宫。
康熙正埋首批阅奏折,听到太子求见,眉宇间的疲惫瞬间消散,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
“准!”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承祜跑进殿内,规规矩矩地行礼,声音依旧是那般软糯清脆,带着孩童特有的纯真。
康熙放下朱笔,招了招手:“过来,祜儿。可是对毓庆宫的图纸有何想法?”
承祜迈着小步子,走到康熙身边,仰起头,一张玉雪可爱的小脸带着一丝困惑和天真。
“皇阿玛,祜儿看了图纸,发现新家好大好大!”他用小手比划着,然后语气一转,带着些许的委屈和不解,“可是可是祜儿看隔壁,还有好多小房子,以后那里面是不是要住很多小弟弟小妹妹呀。”
康熙微微一愣,随即明白承祜说的是南三所。
他抚摸着承祜柔软的发顶,解释道:“那是南三所,宫里那些没有额娘的孩子,或是年纪小的皇子公主,便会住在那里,由其他嫔妃代为抚养。但你不”
“可是皇阿玛,”承祜小嘴一瘪,大眼睛里瞬间蒙上了一层水雾,晶莹剔透,仿佛随时会滴落,看得康熙心头一紧,“为什么要有南三所呀?祜儿想到他们都没有自己的额娘陪着,好可怜!”
他拉着康熙的袖子,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是恰到好处的压抑,没有大哭大闹,反而更显其懂事与悲悯。
“祜儿有额娘,有皇阿玛,还有弟弟,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好开心。”承祜又说,小小的身体依偎进康熙的怀里,声音软软糯糯,带着孩子对家庭最纯粹的依恋,“可是那些弟弟妹妹,就没有。他们是不是不开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