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祜心中暗叹,果然来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目光扫过僵持的赫舍里氏和纳喇氏,最终落在了那个抽抽噎噎的小家伙身上。
“哥!”
胤禔一看见承祜,仿佛见到了救星,原本委顿的精神瞬间焕发,在纳喇氏怀里挣扎着朝承祜的方向伸出手,“哥抱”
赫舍里氏怔住了,她看着自己的长子,没有丝毫嫌弃地将那个庶子抱了起来,用袖子轻轻擦拭着他脸上的泪痕。
“好了,不哭了。”承祜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哥哥在这里。你看,谁也在这里?”
他抱着胤禔,转身走向暖阁。众人这才看见,小小的胤礽正被嬷嬷抱了出来,在嬷嬷怀里好奇地探出半个脑袋,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探究。
承祜抱着胤禔,柔声道:“胤礽,这是胤禔哥哥。胤禔,这是胤礽弟弟。你们都是我的好弟弟,以后要一起玩,好不好?”
胤禔看着比自己小了一圈,粉雕玉琢的胤礽,忘了哭,只是好奇地伸出小手,戳了戳胤礽肉乎乎的脸蛋。胤礽也不躲,反而“咯咯”地笑了起来。
承祜从一旁的盘子里拿起一块小巧的奶糕,掰成两半,一半递给胤禔,一半递给胤礽:“来,一起吃。”
两个小家伙此刻竟头挨着头,无比和谐地分享着一块糕点。
赫舍里氏看向一旁同样目瞪口呆的纳喇氏,那份积压已久的敌意,竟鬼使神差地消散了大半。
她缓缓开口,声音是前所未有的平和:“既然二阿哥喜欢太子,以后若是想念了,便让乳母抱着过来坐坐吧。孩子们在一起,也热闹些。”
纳喇氏受宠若惊,连忙屈膝:“臣妾多谢皇后娘娘恩典!”
“太子殿下只用一块奶糕,便让二阿哥和三阿哥亲近得像同胞兄弟。皇后娘娘大悦,当场便允了纳喇庶妃,可随时带二阿哥去坤宁宫请安”
康熙端坐于御案之后,手中握着一支朱笔,却迟迟没有落下。
嫡庶之争,自古便是皇家最难解的顽疾。他自己幼年失恃,在太皇太后的庇护下如履薄冰地长大,兄弟之间名为手足,实则隔阂重重,何曾有过这般纯粹的亲近?
他以为,赫舍里氏会嫉恨,纳喇氏会钻营,胤禔和胤礽之间注定会随着年岁增长而渐行渐远,甚至反目成仇。
可他的承祜他那个总是能带来惊喜的嫡长子,竟然用一种近乎天真的方式,将这盘死局走活了。
康熙的脑海里,浮现出那副画面:三个儿子,三个流着他血脉的孩子,亲密无间地聚在一起。大的护着小的,小的依赖着大的。那份其乐融融的温暖,是他冰冷的童年里,从未奢望过的光。
一股滚烫的暖流,猛地冲上心头,让他这位铁血帝王,眼眶竟控制不住地有些湿热。
他一直以为,自己最看重承祜的,是他的聪慧,他的孝顺,他的储君之才。
直到此刻康熙才恍然大悟。
他最珍视的,是承祜带给这个冰冷宫廷的、独一无二的“家”的感觉。
“梁九功。”康熙放下朱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奴才在。”
“传朕旨意,从库房里挑几匹最好的云锦,还有那对西域进贡的羊脂玉佩,一并赏去坤宁宫,给太子和两位阿哥做新衣、当玩物。”
顿了顿,康熙的嘴角,勾起一抹发自内心的、身为父亲的骄傲笑意。
“告诉太子,就说他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