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总是这么体贴,总是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父皇处于“深度悲恸”与“决策摇摆”状态。】
赛音察浑的死,已经触动了这位帝王内心最敏感的神经——关于“父亲”这个身份的彻底失败感。
而这种失败感,必然会让他联想到另一个被他放弃的儿子,胤褆。
历史上的康熙,正是在这个时期,因为同样的原因将大阿哥接回了宫。现在,自己需要做的,只是轻轻推上一把。
承祜没有去打开食盒,只是用那双清澈得能倒映出人心的眸子静静地望着康熙。
“皇阿玛,”他的声音软糯,却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破了康熙强撑的硬壳,“弟弟去了天上,他还会记得我们吗?”
康熙心口一窒,喉头滚动,却说不出话来。
承祜却像是自言自语般,继续说道:“儿臣想,他会的。因为我们都记得他。可是”
他微微歪了歪头,那纯真的脸上露出一种孩童式的、却又直指问题核心的困惑。
“三弟在宫外,离我们那么远。他会不会有一天会忘了皇阿玛和额涅的模样?我们也会不会想不起来三弟长什么样了?”
对一个幼童而言,被送离父母身边,无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都等同于遗弃。这种创伤会伴随一生。康熙自己,何尝不是在这种疏离中长大的孤家寡人?用自己经历过的痛苦,去保护自己的儿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这几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康熙脑海中轰然炸响!
忘了模样
是啊,他已经快要想不起胤褆刚出生时的样子了。那个被他亲手送走的孩子,在他的记忆里,竟然已经开始变得模糊!
这比死亡更让他恐惧!
康熙身形猛地一震,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心底最柔软、最愧疚的地方。他伸出手,一把将承祜拉到自己身前,紧紧地搂进怀里。
这个孩子,他这个儿子,总能用最简单的话,道破他这个帝王都不敢深思的天理人伦。
“不会的”康熙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是在回答承祜,更像是在对自己发誓,“皇阿玛不会让你忘了你的弟弟,也绝不会让他忘了我们。”
他松开承祜,眼神中的悲伤与悔恨已经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与方才决定改名时一般无二的、不容置喙的决绝。
“梁九功!”
一直侍立在角落,恨不得将自己变成一根柱子的梁九功,闻声立刻连滚带爬地跑了过来,跪倒在地:“奴才在!”
康熙的目光锁定着殿门的方向,声音洪亮如钟:
“传朕旨意!”
“着内务府即刻备好车马仪仗,去内大臣噶布喇府就说,太皇太后思孙心切,寝食难安,命将三阿哥胤褆,即刻接回宫中教养!不得有误!”
梁九功重重叩首,高声应道:“嗻!奴才遵旨!”
旨意下达,乾清宫内仿佛有一股郁结之气被一扫而空。康熙看着眼前这个眉眼精致、神情悲悯的儿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承祜,就是上天赐给他用来弥补他所有过错与遗憾的福星。
有他在,他失去的,定能一个个地,亲手再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