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作一阵风,轻轻吹过萧晏手中的暗卫符,将它吹到父亲面前。
父亲看到暗卫符无风自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老泪纵横。
“是我的乖女儿回来了。”
他知道,这是我在告诉他,我希望他能帮助萧晏。
父亲看着暗卫符,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萧晏,最终长叹一声:
“罢了,看在阿凝的份上,老身就再帮你这一次。”
萧晏喜极而泣:
“多谢岳父大人!”
在沈家暗卫的帮助下,萧晏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他利用沈家暗卫的情报网,掌握了燕国大军的动向,然后出其不意,发动突袭。
经过数日的激战,战士们终于击退了燕国大军,保住了大梁的江山。
战争结束后,萧晏亲自下令,将柳如玉处死。
他没有让她死得痛快,而是让她在冷宫里受尽折磨,最后在绝望和痛苦中死去,为我和哥哥报仇。
可就算报了仇,就算保住了大梁,萧晏心中的悔恨也丝毫没有减少。
他常常一个人坐在我的寝宫里,对着我的牌位说话,一说就是一夜。
他遣散了后宫所有的嫔妃,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他亲自为我修了陵,墓碑上刻着“吾妻沈思凝之墓”。
陵墓落成后,萧晏又下旨,在都城繁华处为我立庙。
他亲自撰写碑文,将我生前开仓放粮、寒冬济民、为保和平入燕为质的种种功德一一镌刻其上。
百姓们本就念着我的恩情,听闻立庙之事,纷纷自发前来祭拜。
香火鼎盛的庙里,常有白发老妪带着孙儿,指着碑文轻声讲述:
“这便是当年救我们于水火的沈皇后,是她用性命换了大梁的安宁啊。”
街头巷尾的孩童,也学着大人的模样唱颂:
“沈后慈,济万民,赴国难,护苍生。”
那些被我救过的流民、受过恩惠的百姓,更是将我的事迹代代相传,说我是庇佑大梁的神女。
萧晏则每年都会亲自去扫墓、祭庙,风雨无阻。
他常常坐在墓碑前,一边喝酒,一边诉说着对我的思念和悔恨。
“阿凝,今天朝堂上又发生了一件趣事,要是你在,一定会笑的。”
“阿凝,大梁一连数年都无战事,百姓们都很高兴,他们在庙里给你添了新的香火。”
“阿凝,朕又想你了,你能再回来看看朕吗?”
我飘在他身边,看着他日渐苍老的容颜和眼中化不开的愁苦,心里又气又疼。
他用一生的悔恨来偿还自己的过错,可我再也回不来了。
岁月流逝,萧晏成了大梁历史上最励精图治的皇帝。
他开创了一个盛世,百姓们都很爱戴他。
可他却一点也不快乐。
他心里空了一块,那是永远也无法填补的伤痛。
他常常站在皇宫的最高处,望着燕国的方向,一站就是一天。
他知道,他这一辈子,都活在对我的愧疚和思念中。
这是一场对他永无止境的惩罚。
数十年后,萧晏在我的寝宫中安然离世。
临终前,他手中还紧握着那枚当年我送他的玉佩。
继位的新帝谨记他的遗训,命史官将我的事迹载入国史,昭告天下。
往后的数代帝王,都教导女子以我为表率,常于祭祀时宣扬我的功德。
大梁愈发强盛,国力鼎盛,再也无需用宗室子女远质他国换取和平。
那些曾经的悲剧,彻底成了史书里的过往。
我飘在香火缭绕的庙中,听着百姓们的祈祷,看着大梁国泰民安,终于安心进入了下一个轮回。
只是那个用一生去念着我的人,终究还是等不到我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