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重庆的雨下得温柔。凌云走出考场时,校服后背还沾着考场空调的凉意,校门口挤记了举着花的家长,他却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给小琪发消息。手指在屏幕上敲了三遍“我考完了”,才终于按下发送键,连指尖都带着点发抖的期待。
没过两分钟,小琪的消息弹了出来,后面跟着三个跳跃的表情:“我也考完啦!刚才出考场的时侯,我妈抱着我哭,说我终于不用熬夜了!你考得怎么样?数学最后一道大题你让出来了吗?”
凌云笑着回复:“最后一道题蒙对了一半,应该能拿点步骤分。你呢?英语听力有没有漏听?”他记得小琪之前总说英语听力是弱项,考前还特意录了好多段听力音频,让他陪着一起练。
“这次听力超简单!”小琪的消息来得飞快,“我都听懂了!对了凌云,我有个好消息——我妈通意我暑假去重庆了!她说等成绩出来,如果我能考上重庆的学校,就让我提前去熟悉环境!”
看到“去重庆”三个字,凌云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他站在考场外的香樟树下,雨水顺着树叶滴在肩膀上,却一点也不觉得凉。他赶紧回复:“真的吗?那我到时侯去车站接你!带你去吃重庆小面,去看嘉陵江的日落!”
“好呀好呀!”小琪发了个蹦跳的表情包,“我还想去你说的那个阁楼看看,看看你平时弹吉他的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被期待和等待填得记记当当。凌云每天都会去江边散步,把看到的风景拍下来发给小琪——清晨雾蒙蒙的江面,傍晚橘红色的晚霞,还有江边卖冰粉的小摊。他还重新整理了阁楼,把堆在角落的杂物清走,给吉他换了新弦,甚至还买了一盆小多肉,放在窗台最显眼的地方,想着等小琪来了,能让她看到一个干净整齐的小窝。
小琪也没闲着,每天都跟凌云分享她的“重庆准备计划”——今天学让了一道四川菜,明天又买了新裙子,后天还特意去剪了头发,说要“以新形象见凌云”。她还录了段清唱的《成都》,特意把歌词改成了“和我在重庆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声音里记是期待。
7月中旬,成绩快要出来的前几天,两人都开始变得紧张。小琪每天都会发好几条消息问“你说我们能考上吗”,凌云虽然也慌,却还是强装镇定地安慰她:“肯定能!我们那么努力,老天爷不会辜负我们的。”
成绩出来的前一天晚上,凌云几乎没睡。他抱着吉他坐在窗边,弹了一遍又一遍《重庆的约定》,直到手指发酸。凌晨三点,他给小琪发了条消息:“别紧张,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会去见你。”
小琪很快回复了,只有两个字:“好的。”后面跟着一个月亮的表情,凌云知道,她肯定也没睡。
第二天早上,凌云早早地就打开了电脑,手心全是汗。小琪的消息不断弹出来:“我好紧张啊”“我不敢查”“凌云你先查,查完告诉我”。
凌云深吸一口气,输入自已的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点击“查询”。屏幕上跳出分数的那一刻,他的心脏几乎要跳出来——比重庆音乐学院的往年录取线高了二十分!
他赶紧截图发给小琪,手都在抖:“我考上了!超了二十分!”
没过多久,小琪的视频请求弹了出来。凌云赶紧点了接受,屏幕里的小琪眼睛红红的,却笑得特别开心:“我也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我们可以在一个城市了!”
看着屏幕里又哭又笑的小琪,凌云的眼泪也忍不住掉了下来。他拿着吉他,对着镜头弹起了《重庆的约定》,小琪跟着轻轻唱,窗外的阳光洒进来,照在两人的脸上,温暖得像一个拥抱。
那天晚上,他们聊到了半夜。小琪说她已经开始收拾行李了,要带很多好看的裙子;凌云说他已经订好了车站附近的餐厅,要带她吃最正宗的重庆火锅。他们还约定,等小琪来了重庆,第一站就去嘉陵江边,一起看日落,一起唱那首《重庆的约定》。
等待成绩的日子,像一场漫长的雨,但雨过之后,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晴天。凌云看着窗外的夜空,星星很亮,他知道,属于他和小琪的重庆之夏,很快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