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的烟蒂在雨洼里淬出一声轻响时,小林正扒着拆迁区的断墙干呕。九月的雨裹着霉味往衣领里钻,混着墙后飘来的腐臭,像把钝刀子在喉咙里磨。
吐够了没
老周把烟屁股踩进泥里,橡胶靴碾过碎砖发出咯吱声,市局技术队还有二十分钟到,先把外围封了。
小林直起身,抹了把嘴,远处警灯的蓝光在雨幕里忽明忽暗。这片叫
菜巷
的老城区拆了一半,断壁残垣间搭着临时工棚,电线像乱麻似的挂在歪脖子梧桐树上。报案的是住在棚里的拾荒老人,说三天前就闻着味儿,以为是死猫,直到今天早上看见墙根下露着半截衣角。
周队,
小林指着断墙后的阴影,声音发颤,你看那红绳……
老周摸出强光手电,光柱刺破雨雾。墙根下蜷缩着个女人,深色外套裹得严实,手腕和脚踝却露在外头,缠着几道褪色的红绳,绳结打得古怪,像庙里求的平安结,却在末端留了个尖尖的尾巴。女人的脸埋在臂弯里,乌黑的头发泡在泥水里,指缝间似乎夹着什么东西,亮晶晶的。
别碰现场。
老周按住想上前的小林,掏出手机拍照,通知辖区派出所,把周边棚子都问问,有没有见过这个女人。
雨越下越大,手电光里的红绳泛着诡异的光。老周蹲下身,眯眼盯着女人的手腕
——
红绳勒得很紧,皮肤已经发紫,像是死前被人刻意绑上的。他想起去年办的一起虐杀案,凶手也是用绳子,但那是尼龙绳,没这么……
讲究。
周队!
小林突然叫了一声,手电光晃到女人的领口,那是什么
老周凑过去,借着光看见女人衣领里别着枚邮票,旧得发黄,上面印着朵牡丹,边缘磨损得厉害,像是被人反复摩挲过。他心里咯噔一下
——
这邮票他好像在哪儿见过,小时候爷爷的集邮册里有过一模一样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
牡丹普通邮票,面值八分。
技术队赶到时,菜巷已经拉起了警戒线。法医老陈蹲在尸体旁,戴着手套的手指轻轻拨开女人的头发。那张脸露出来时,小林又别过了头
——
眼球突出,嘴唇乌紫,嘴角凝着黑色的血痂,像是死前受过极大的痛苦。
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
72
小时左右,
老陈摘下口罩,声音带着疲惫,颈部有扼痕,但不是致命伤。胃内容物需要化验,不过看体表症状,像是中毒。
他指了指女人手腕上的红绳,这绳子上有残留的树脂,应该是手工编的,不是批量生产的。
老周接过技术人员递来的证物袋,里面装着那枚邮票。邮票背面没有胶水痕迹,反而有层淡淡的油脂,像是被人用手揣了很久。周边有没有卖这种红绳的
他问旁边的社区民警老张。
老张搓着手,眉头皱成一团:菜巷里有个老太太以前编红绳卖,求平安的,不过上个月走了。她那摊子就在前面路口,现在没人管了。
去看看。
老周把证物袋塞给小林,把那老太太的家属找过来,问问她编的红绳有没有特殊的结法。
雨还没停,临时搭建的警戒线被风吹得哗哗响。几个看热闹的居民缩在临时工棚门口,交头接耳。老周走过去,掏出警官证:谁见过这个女人大概五十岁左右,穿深色外套。
没人应声。半晌,一个裹着花棉袄的大妈才小声说:前几天好像见过,在废品站那边翻东西,看着挺瘦的,不爱说话。
废品站在哪儿
小林赶紧掏出笔记本。
大妈指了指巷尾:就剩个空架子了,拆了一半,里面堆着些旧家具。
老周和小林踩着泥水路往巷尾走,雨鞋陷在烂泥里,每走一步都要费力气。废品站果然只剩个铁皮顶,底下堆着破沙发、旧衣柜,霉味混着雨水的味道更重了。小林用手电照着角落,突然
呀
了一声。
老周跑过去,手电光里,旧衣柜的门开着一条缝,里面挂着件和死者身上一模一样的深色外套
——
不对,是两件。另一件外套的口袋里露出半截纸片,老周小心地用镊子夹出来,是张病历单,上面写着
刘桂兰,56
岁,糖尿病,日期是半个月前。
刘桂兰
老周皱起眉,这名字怎么有点耳熟。
小林突然拍了下手:周队,去年咱们办的那个邻里纠纷,就是菜巷里,两户人家抢水表,其中一家的女主人就叫刘桂兰!
老周想起来了。去年冬天,菜巷要拆迁,刘桂兰和隔壁的张老头因为水表归属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动了手,是他和小林去调解的。那时候刘桂兰看着挺硬朗,怎么会突然死在这儿
走,去张老头家。
老周把病历单装进证物袋,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张老头家住在菜巷最里头,是少数还没搬的住户。敲门半天,门才开了条缝,张老头探出头,看见穿警服的,脸一下子白了。警察同志,有事
刘桂兰你认识吧
老周盯着他的眼睛。
张老头的手攥紧了门框,指节发白:认……
认识,怎么了
她死了。
小林说。
张老头往后退了一步,撞在门边上,声音发颤:死……
死了什么时候的事我这几天都没见过她……
老周走进屋里,光线昏暗,空气中飘着一股中药味。桌子上放着个药碗,里面还有半碗黑褐色的药汁。你生病了
data-fanqie-type=pay_tag>
老毛病,关节炎。
张老头搓着手,眼神躲闪,警察同志,刘桂兰的死跟我没关系啊,我跟她是吵过架,但也不至于……
我们没说跟你有关系。
老周打断他,最后一次见她是什么时候
张老头想了想:大概一周前吧,在巷口的小卖部,她买了包盐,跟我说她要搬去儿子家,以后不回来了。
她儿子家在哪儿
小林问。
不知道,没问。
张老头摇摇头,她那人不爱跟人说话,平时也就跟卖红绳的王老太走得近点。
又是王老太。老周想起那红绳,问:王老太编的红绳,她买过吗
买过,
张老头点头,前阵子还看见她手腕上戴着,说是求平安的,怕拆迁的时候出事儿。
老周和小林走出张老头家,雨还在下。小林忍不住问:周队,你觉得张老头有问题吗我看他有点紧张。
不好说。
老周望着雨幕里的断墙,先找到刘桂兰的儿子,再查王老太的红绳。对了,让技术队把废品站的那两件外套拿去化验,看看有没有毒。
回到局里,已经是后半夜。技术队的初步化验结果出来了:刘桂兰体内检测出亚硝酸盐,剂量足以致命,应该是中毒身亡。她手腕上的红绳里,除了树脂,还残留着微量的亚硝酸盐,而那枚牡丹邮票上,也有同样的成分。
红绳和邮票都有毒
小林盯着报告,凶手是故意把毒留在这两样东西上的
老周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亚硝酸盐很常见,腌菜、腊肉里都有,但剂量这么大,肯定是人为添加的。凶手为什么要在红绳和邮票上涂毒这两样东西有什么特殊意义
王老太的家属找到了吗
老周问。
找到了,她女儿在郊区开了家小超市,明天一早过去。
小林说,还有,刘桂兰的儿子也联系上了,他说刘桂兰根本没去他那儿,半个月前还跟他吵过架,说不指望他养老。
老周皱起眉:吵架为什么
好像是因为拆迁款的事,刘桂兰想把钱留着自己养老,她儿子想拿去买房,两人没谈拢。
小林叹了口气,她儿子说,刘桂兰脾气倔,一辈子要强,跟邻居关系也不好,除了王老太,没什么朋友。
第二天一早,老周和小林去了郊区的小超市。王老太的女儿李娟正在理货,听说警察来问母亲编的红绳,眼圈一下子红了。我妈编了一辈子红绳,就靠这个补贴家用。她那人心善,看见谁可怜就送人家一根,说能保平安。
她编的红绳,有没有特殊的结法比如末端留个尖尾巴的。
老周拿出手机,展示现场拍的红绳照片。
李娟凑过来看了看,脸色变了:这是……‘锁魂结’啊。我妈说这个结不能随便编,是给那些心里有冤屈的人编的,说能把冤魂锁在身边,等着报仇。
锁魂结
小林吃了一惊,王老太什么时候开始编这种结的
大概半年前吧,
李娟回忆道,那时候菜巷开始拆迁,有户人家的男人在拆房的时候被砸死了,我妈去帮忙办后事,回来就开始编这个结。她说那男人死得冤,开发商给的赔偿太少,家里人都快活不下去了。
老周心里一动:那男人叫什么名字哪家的
好像叫赵建军,住在菜巷中间,老婆早就走了,就一个女儿,叫赵晓雅,去年刚上大学。
李娟说,我妈跟赵建军他妈是老姐妹,赵建军死了以后,我妈还经常去看老太太。
从超市出来,老周立刻让小林查赵建军的案子。资料显示,半年前,赵建军在拆除自家老房时,被突然倒塌的横梁砸中,当场死亡。当时开发商认定是意外,赔偿了十万块钱,赵家人不服,但没证据证明是开发商的问题,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会不会是赵家人报复
小林猜测,刘桂兰跟赵建军家有没有过节
老周摇了摇头:现在还不好说。先去赵建军家看看,找到他母亲和女儿。
赵建军家的老房已经拆了,只剩下一片空地,旁边搭了个简易棚子,里面住着赵建军的母亲张老太。看到警察,张老太的反应很平静,只是眼神里透着一股死气。
警察同志,是为建军的事来的
张老太给他们倒了杯热水,杯子上有个豁口。
不是,
老周接过杯子,我们是来问王老太的,您认识她吧
认识,老姐妹了。
张老太叹了口气,她走了以后,就没人跟我说话了。
王老太给您编过红绳吗就是那种‘锁魂结’。
老周问。
张老太点点头,从手腕上褪下一根红绳,跟现场发现的一模一样:这就是她给我的,说能帮建军报仇。可报仇有什么用呢人都死了,钱也拿不到多少,我孙女还在上学,学费都快交不起了。
刘桂兰您认识吗
小林问,就是住在菜巷的,五十多岁,穿深色外套。
张老太的脸色变了变,握着杯子的手紧了紧:认识,怎么不认识她跟开发商的人走得近,建军出事的时候,她还帮着开发商说话,说建军是自己不小心,活该。
老周和小林对视一眼,终于找到联系了。
您知道刘桂兰死了吗
老周问。
张老太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笑声很刺耳:死了好,死得好!这种帮着外人欺负自己人的东西,就该有这个下场!
张老太,您冷静点。
小林皱起眉,您有没有想过是谁杀了她
张老太的笑声停了,眼神变得冰冷: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谁杀了她,都是替天行道。
从棚子出来,小林忍不住说:周队,张老太的嫌疑很大啊,她不仅有动机,还有‘锁魂结’。
但她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怎么可能杀了刘桂兰,还把尸体藏在断墙后面
老周反驳道,而且赵建军的女儿赵晓雅呢我们还没见到她。
他们联系上赵晓雅时,她正在学校上课。见到警察,赵晓雅很紧张,双手不停地绞着衣角。
你知道刘桂兰死了吗
老周问。
赵晓雅点点头,声音很小:听奶奶说了。
你对刘桂兰有什么看法
赵晓雅咬了咬嘴唇,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她不是好人,我爸死的时候,她帮着开发商说话,还说我爸是个窝囊废,连自己家的房子都守不住。我恨她!
你有没有想过报复她
小林问。
赵晓雅猛地抬起头,眼神里满是恐惧:我……
我没有!我只是恨她,但我不敢杀人……
警察叔叔,你们别怀疑我,我真的没有……
老周看着她,觉得不像是装的。一个刚上大学的小姑娘,就算再恨,也未必有勇气杀人。
回到局里,技术队又传来新的消息:废品站找到的两件深色外套,一件是刘桂兰的,另一件上面发现了张老头的指纹。而且,外套口袋里除了刘桂兰的病历单,还有一张开发商的拆迁补偿协议,签字人是张老头,日期是刘桂兰死前三天。
张老头
小林惊讶道,他不是说跟刘桂兰只是吵过架吗怎么会有刘桂兰的外套,还有开发商的补偿协议
老周拿起协议看了看,补偿金额是三十万,比赵建军家的多了两倍。看来张老头跟开发商也有关系。
老周说,而且他之前说最后一次见刘桂兰是一周前,可协议是三天前签的,他在撒谎。
他们立刻传唤了张老头。面对证据,张老头终于垮了,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着脸,肩膀不停地颤抖。
我说……
我说……
张老头的声音带着哭腔,刘桂兰是我杀的,但我不是故意的……
原来,张老头因为拆迁款的事,一直跟开发商闹矛盾。刘桂兰跟开发商的负责人认识,就帮着张老头牵线,说能帮他多要些补偿款,但条件是要分给他五万块钱。张老头同意了,三天前,他跟开发商签了协议,拿到了三十万。可他不想分给刘桂兰,两人在废品站吵了起来。
她跟我要钱,我说没有,她就跟我吵,还说要去开发商那儿告我,让我一分钱都拿不到。
张老头哭着说,我当时急了,就推了她一把,她没站稳,头撞在了衣柜上,就不动了。我害怕了,就把她拖到断墙后面,还把她的外套藏在了衣柜里,想装作没人知道……
那红绳和邮票呢
老周问,是你给她绑的吗
张老头愣了一下,摇摇头:不是我,我没见过什么红绳和邮票。我把她拖走的时候,她身上没有那些东西。
老周皱起眉,这就奇怪了。如果张老头说的是真的,那红绳和邮票是谁放的难道还有第二个人
你再想想,
老周盯着他,当时有没有别人在场或者你有没有告诉别人这件事
张老头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对了,我把刘桂兰拖到断墙后面的时候,好像看见有个人影在巷口晃了一下,但我没看清是谁,当时太害怕了,就赶紧跑了。
什么样的人影男的女的多大年纪
小林追问。
没看清,就看见个背影,好像是个女的,穿得挺瘦的。
张老头摇摇头。
老周让技术队再去现场勘查,特别是巷口的监控。虽然菜巷的监控不多,但附近的小卖部有个私人监控,或许能拍到些什么。
果然,监控录像里,在张老头作案后的十分钟,一个穿黑色连帽衫的女人出现在巷口,徘徊了一会儿,然后走进了断墙后面,大概十分钟后才出来,手里好像拿着什么东西。因为距离太远,看不清脸,但身高和体型跟赵晓雅很像。
难道是赵晓雅
小林看着录像,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老周沉默了。如果张老头只是失手杀了刘桂兰,那红绳和邮票就是赵晓雅放的,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为了嫁祸给别人,还是有别的目的
他们再次找到赵晓雅。这一次,老周把监控录像放在了她面前。
赵晓雅看着录像里的人影,脸色一点点变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这个人是你吧
老周问,声音很平静。
赵晓雅沉默了很久,终于点了点头,眼泪掉了下来:是我……
红绳和邮票是我放的。
为什么
小林问。
因为我恨她,
赵晓雅的声音带着哭腔,她帮着开发商害死了我爸,还帮着张老头骗钱,她活该!张老头杀了她,是为民除害,但我怕警察抓不到张老头,就想给你们留些线索……
留线索
老周皱起眉,你为什么不直接报警
我不敢,
赵晓雅摇摇头,我怕警察以为是我杀的,我还怕奶奶知道了会担心。我看见张老头把刘桂兰拖到断墙后面,就想,我得做点什么,让你们知道是张老头干的。我想起奶奶手腕上的‘锁魂结’,就从家里拿了一根,还有我爸以前集的牡丹邮票,我爸说过,这邮票是他跟刘桂兰吵架的时候,从刘桂兰那儿抢来的,刘桂兰一直想要回去……
所以你就把红绳绑在刘桂兰的手腕和脚踝上,把邮票别在她的衣领里,想让我们以为是跟‘锁魂结’有关的人干的,然后顺藤摸瓜找到张老头
老周问。
赵晓雅点点头: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我实在没办法了。我爸死得太冤了,刘桂兰和张老头都不是好人,他们就该受到惩罚。
案件终于真相大白。张老头因过失致人死亡被逮捕,赵晓雅虽然有故意干扰办案的行为,但因为情节较轻,且未满十八岁,只是受到了批评教育。
老周站在菜巷的断墙前,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下来,洒在断壁残垣上。小林走过来,递给他一根烟:周队,案子破了,怎么还不高兴
老周接过烟,却没点燃:你说,这案子到底是谁的错张老头为了钱杀了人,刘桂兰为了钱帮着开发商,赵晓雅为了报仇干扰办案,赵建军为了守房子丢了命……
小林沉默了。菜巷的拆迁还在继续,挖掘机的轰鸣声远处传来,像是在为这场荒唐的悲剧伴奏。老周看着远处的高楼,心里五味杂陈。或许,在这场拆迁的洪流里,每个人都身不由己,但无论如何,都不该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因为最后伤害的,只会是自己和身边的人。
烟蒂再次落在地上,这一次,没有雨洼,只有干燥的泥土。老周踩灭烟蒂,转身对小林说:走,回局里,还有新的案子等着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