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婷走后,陈河收拾收拾,拿着信封,从尹家借了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去了乡邮电所。
取出钱,他又给李正平汇了一笔过去。
鼓鼓囊囊的钱兜子揣在怀里,陈河就按捺不住想要消费的心,总想着买些东西带回村里。
但是他耳边又想起了林曼婷的叮嘱。
日子要紧守着过,不能挥霍。
有这么个勤俭持家的好媳妇儿,陈河觉得这是自己的福气。
眼下家里米面粮油都不缺,肉也还有几斤,陈河边想着,边骑着车子往乡供销社去。
路上,他骑到一个偏僻的胡同拐角,见墙根底下窝着一个头发花白,七十多岁的老头子,嘴里正裹着烟袋一阵一阵的冒烟,布满黑泥的双手时不时扒拉着一下脚边盖着黑布的竹篓子。
听见里面发出了扑棱翅膀的声音,他才安心。
陈河骑车过去,老头子打眼一看他,像是个有钱的,当即颤颤巍巍的从地上爬起来,压着嗓子小声喊道:“小伙子!”
陈河搂住车闸,转头看了他一眼,“大爷,你叫我?”
“对,小点声,别让人听见。”老头子掐灭了烟袋,佝偻着腰,招呼着陈河过来,“小伙子,过来点,我耳朵聋,离远了听不见。”
陈河有点警惕,将车子停靠在墙边,然后朝老头子走了过去。
“大爷,有啥事?”陈河问道。
可老大爷就像是没听见他说话似得,自顾自的嘟囔着,“搁着冻半天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赚俩钱。”
陈河皱起了眉头。
七十年代,民风如此淳朴,不会也有碰瓷的吧?
老头子是个人精,陈河一句话没说,他就看出了其中的心思,“放心吧,我不讹人,我是来做生意的。”
老头子笑了笑,“看你走这条路,是往供销社去吧,要买东西?”
“大爷。”陈河有点不耐烦了,“您老有什么事儿直说,天寒地冻的,我实在没工夫陪您在这扯闲篇。”
老头子撇了撇嘴,“我这土埋半截了,也没说自己没多少功夫了,你这年纪轻轻的,怕耽误啥工夫。”
说完,老头子拎起了地上的竹篓子,“瞧瞧,肥的很,你要是要,我便宜点给你。”
说着,老头子掀起了竹篓子上的黑布,只见一只黑色的野鸭子闭着眼睛缩着脖子蹲在里面,一副已经接受了命运的摆烂死样子。
“前几天我上山拾柴火捡的野鸭子,肥的很,纯野味,一半用来炖汤,一半用来红烧。”老头子努力吆喝着自己的鸭子有多么多么的好。
现在虽然还在严打,但倒买倒卖的也有很多。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但陈河没想到眼前的老大爷一把年纪了,还出来干这事儿。
他小声道:“大爷,你这是倒买倒卖,挖墙角。”
老头子一听,就跟那竹篓子里的野鸭子一样,愤怒的扑闪着自己的翅根,“你这娃娃,说话咋这么难听,我这哪是倒买倒卖,这鸭子是我上山捡的,你晓得不,啥叫捡,捡了就是我的,我的东西,我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陈河笑了,“这样,大爷,我给你钱,你把你捡鸭子的地方告诉我,我回头也去碰碰运气,说不定咱俩还能成同行呢,往后我就在你旁边卖。”
老头子嘟噜着脸上松弛的老皮,“你买不买,不买赶紧走人!”
陈河看着那鸭子怪肥美喜人的,又想着这老头子天寒地冻的偷摸卖点东西不容易,就开口询问,“大爷,给个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