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河忙到了中午,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
妻女的笑脸,就是他前进的动力。
金色的笔尖在粗糙的草纸上挥洒着墨汁,苍劲的笔锋如同弯刀般披荆斩棘。
直到饥肠辘辘,陈河才停下笔,端起早就热好的午饭,就着一杯温开水下了肚。
等他吃完饭准备小憩一会儿,却听轻薄的旧木窗被叩击出清脆的响声,窗外映着一张憨笑的脸。
是牛峰,他手里还挥舞着一张信封。
陈河招手示意他进来。
紧接着,牛峰就绕过村部的大门,走后门进了宣传室。
“陈知青,我刚才在村头瞧见了邮局的小张,说是有你的信,但找了半天没找到你人,我怕是啥贵重东西,就先帮你签收了,你看,我一点没动,信封还是完好的。”
牛峰小心翼翼的把信封放在了陈河的书桌上。
尽管之前陈河让牛峰别那么生分,直接叫哥就成,可牛峰依然保持着应有的距离。
人家是城里人,最重礼貌规矩,自己一个乡下的泥腿子,哪好意思和人家称兄道弟啊!
还是叫陈知青好,显得礼貌也显得尊重。
“辛苦你了小峰,还让你特意跑一趟。”陈河说着,手拿起信封拆开。
是李普发过来的,毋庸置疑,是自己的稿酬,还有张信纸,洋洋洒洒的写了几个大字。
“再接再厉!”
惜字如金。
陈河笑了笑,不止是因为这几个字,更是因为丰厚的稿酬。
这些日子他总过寄了46篇稿件,按照20块每篇的价格,一共是920元。
陈河瞧了一眼汇款单上的金额,一分不差。
看来这几天他要去一趟乡邮电所把钱取出来然后按照三成的比例汇给李正平。
陈河在心里简单盘算了一下,嘴角不禁涌出笑意。
牛峰看着陈河笑的这么开心,忙问道:“陈知青,瞧你眉开眼笑的,是不是你老家寄过来的信?”
陈河看了牛峰一眼后,微微点头,“老家一切都好。”
牛峰是个实诚人,也跟着乐。
想起昨天牛峰从中也帮了不少忙,陈河道:“小峰,你这年纪也不小了,咋还没娶媳妇儿?”
牛峰脸一红,害羞的两只手在衣服上画圈圈,“嗐,一是家里穷,二是也没遇到好的,就想着哪天陈知青能给介绍一个,我这不就有着落了。”
“你爹是生产队队长,你又学了门手艺,每个月也不少挣,你这条件的小伙儿打着灯笼都难找,怕是围着你的姑娘太多,你挑花了眼吧!”陈河故意打趣道。
只见牛峰叹了口气,“陈知青,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我爹虽然是生产队队长,可赚的那几个工分,分的口粮都不够一家子过活,这还是尹书记帮衬着,我家日子才宽裕了些。”
陈河点了点头,故意有一搭没一搭的继续聊着,“我瞧着许家这几年日子过得还行哈!”
牛峰机灵,嘴角当即扯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
“你这是起疑了,对不?”牛峰问道,“300块,许安泰连眼皮子都不眨一下,轻飘飘就拿了出来铝,这里面有鬼。”
“陈知青,我跟你说。”牛峰靠近了小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