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呐,嫂子,今天刚领的,这不想着也是桩喜事儿嘛,大家伙一起沾沾喜气。”
说完,林曼婷撒开了陈河紧握的手,把兜子里的喜糖散了出去。
众人接过喜糖,都还有点愣神。
不是都传陈河和许家丫头不清不楚,过些日子还要回城吗,这咋突然之间又和林曼婷扯证了。
农村不太注重领证这一说。
更注重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毕竟农村太多不到法定年龄就结婚的小小子和小闺女,俩家父母都过了话,收了彩礼,选定个好日子,坐地板上钉钉通晓乡里亲戚,操办完事情,那才是真正成了。
在农村人眼里,这可比那遇火就成灰的纸稳妥多了。
所以林曼婷和陈河没扯证就在一块生了娃也没人嚼舌根子。
毕竟这是常态。
可渐渐地,人们的思维也开始被扭正过来,尤其是女性,觉得还是扯证最稳妥,毕竟受婚姻法保护。
所以不到年龄就结婚的小夫妻,也会在年纪满了之后把证补上。
陈河和林曼婷结婚的时候,林曼婷年纪还不够,陈河当时也是藏了这个心思,不领证,就不算是事实婚姻,阻碍不到他的前路,到时候他甩手就能走的干净。
等满满出生后,林家那头也一直紧追着他,让他和林曼婷到乡里把证领了,可陈河一直推脱,直到回城调令下来,林家人才彻底明白了缘由。
“领证了好,你们小夫妻俩郎才女貌,曼婷呢,也是苦尽甘来,往后你们小两口的日子一定顺风顺水的,看着就让人羡慕。”村里李旺的媳妇儿贴了过来,没等林曼婷出手,她就往装糖的兜子里狠狠地抓了一把,塞到自个的衣服兜里,“这糖甜,比咱这供销社的好吃。”
说完,又抓了一把,“拿回家,也让我家几个孩子沾点喜气。”
陈河见状,和林曼婷说道,“曼婷,把买的绿豆糕和牛舌饼也给大家伙分点。”
说完,他开始拆烟盒发烟。
“来,今天我和曼婷领证了,大家伙也都跟着沾点喜气。”
“叔,来,抽根烟。”
“旺哥。”
“二姐夫。”
“八哥,沾沾喜气,沾沾喜气。”
“呦,洋烟,这我可得尝尝。”
“你小子有点本事啊,这烟都能弄到手。”
“这烟不便宜吧,从哪发财呢,这么舍得放血。”
“要我说还得是人家城里人都本事,这烟到嘴里就是比蛤蟆赖(一种土烟草)得劲儿,沾光了嗷,曼婷,好好跟人家陈知青过日子,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陈知青,这回和曼婷领了证,就彻底打算不回城了?”李旺接过烟,问道。
“对呀,对呀,就彻底不回去了?”李旺媳妇儿也顺势凑了上来,她也会抽烟。
“嫂子也会抽,怪我忘了。”陈河把剩下的几颗烟全都给了李旺媳妇儿。
李旺媳妇儿乐的嘴丫子直开花,忙不迭把烟盒小心翼翼的揣在衣服兜子里。
在乡下,空烟盒都是奢侈的东西,卷几根旱烟放进去,拿出去往人前一亮,也是极其有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