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后,便有了徐林前世记忆中的一九八二年的红头文件。
红头文件公开明确,允许全国各地进行包产到户的尝试。
再后来到了一九八四年,包产到户的尝试获得阶段性的成功,生产队这种集体生产的模式也终于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利民呐,你先别慌,这件事情到目前还只是有个风声。谁也没说你这个生产队长明天就不能干了啊,你是村里的长辈,现在这个阶段,村里生产的积极性,还要靠你调动,你要是撂挑子了,村里那么多任务,怎么完成呢?”
让徐林感觉到多少有点意思的,还是这村长和生产队长徐利民的对话。
由于这个消息已经逐渐的传开到了东北各个地方,所以呢,作为他们徐家屯的生产队长徐利民,就多少有点担忧了。
前面也说过,在什么位置,考虑什么问题,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规律使然。
看着生产队长徐利民愁容满面的样子,徐林没有多嘴。
只是在离开村委会的时候,多出了一些以前不曾考虑过的设想。
比如在家乡建厂,比如把全村的人都拉上通过打猎,搞生态农业的产业等等。
总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此时此刻的这片土地之上,正在迸发出蓬勃的生机。
而他徐林,也正在一步步的迈向美好的未来。
回到家中,妻子陆月蓉正在做饭,今天吃的是杂粮馒头和东北乱炖。
东北乱炖,其实就是大杂烩。
主要的做法就是豆角、土豆、茄子等等这些东西拿到一锅炖了。
城里好一点的人家,许是会放上几片猪肉,一般的人家呢,则只能吃纯素。
至于到了村子里面,像徐林家这样的,则属于相当不错的了。
起码能吃饱饭,口味什么的,调料有限,陆月蓉的手艺倒也能弥补,吃起来还算蛮香。
吃完了饭,徐林就看见自己的妻子,又开始里里外外的忙活起来。
洗碗扫地,哄孩子睡午觉。
忙完了这些,妻子又找了一个小凳子,弄了一堆之前响龙甸村送来的乌拉草,折腾起来。
“媳妇,你这是在弄啥?”
徐林下意识的问道。
“我想做几双鞋垫子,准备把这些乌拉草收拾收拾,抽时间烘干它们。”
陆月蓉一边忙一边回应道。
“鞋垫子?这倒好像是个产业。”
妻子的话,倒是让徐林微微一愣,之前在见到这些乌拉草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
再加上今天在村委会听到的那些事情,徐林此刻的心中,竟然顿时萌发出了一个全新的设想。
“媳妇,我有个事情,想和你商量一下。”
“和我商量?你是家里的男人,有什么事你自己做决定就好了。”
陆月蓉有些奇怪的看了徐林一眼。
“不是,媳妇,这件事是跟你有关的,你听我说”
。。。。。。。。
“啊?你让我去带领村里面的妇女做鞋垫?这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