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猛回到家,立即开始着手制作诸葛连弩。
弩臂用桑木。
弩弓采用和竹胎复合弓一样的复合材料,贴几层牛角片和牛筋,用鱼胶黏合,增强弹力。
弓弦用晒干的鹿筋、熊筋、牛筋纤维加上麻绳编制而成。
箭羽用雁羽。
随着时间推移,在薛猛的手中,一把弩的雏形被活生生搓了出来。
但有个致命的问题!
连弩的扳机、齿轮、轴销、弹簧这些关键部件,全部需要用到钢铁锻造。
薛猛尝试用木头制作,结果根本无法承受弩的强度,全部都裂了。
期间大舅哥林大强从青牛村回来了,说施工队人已经招齐,问薛猛打算在哪里建工坊。
薛猛回想了一下沙盘布局,选了几个比较安全的地方。
让林大强把施工队分成两组。
一组修建寨墙、箭楼、工坊等地上建筑。
一组挖壕沟、地道等地下工事。
深挖洞,高筑墙!
林大强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薛猛要挖地道,但只要是薛猛的话,他全部照办!
卧虎村自此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基建之路。
原本薛猛是想在李庄的基础上改建学堂和工坊,但想了想,李庄远在白虎乡,若是响马来攻,难以照应。
索性让施工队把李庄拆了,把那些青砖、石料,全部运回卧虎村。
李庄这些年没少压榨民脂民膏,庄园修得很是气派,拆出来的砖瓦方石,基本足够建造工坊和学堂。
但寨墙所需材料太多,还是需要派人专门进山采挖石头,砍伐树木。
薛猛让郑灵均和罗飞轮流派人进山,保护采石队和伐木队安全,提防山中猛兽袭击。
任务安排下去后,一切有条不紊进行着。
薛猛则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思考如何早日炼出钢铁。
铁艺坊无法炼出钢铁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炉温不够,无法炼化铁水。
之前他已经让老白头去烧制焦炭了。
但仅仅靠焦炭,似乎还是差了些什么。
“对了,可以改进鼓风装置,让焦炭燃烧得更充分,炉温不就起来了吗?”
薛猛脑中灵光一闪。
拿起笔绘制图纸,全然进入了忘我状态。
“开饭咯!”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饭点。
门外传来张婶兴奋的喊声。
因为正式工房还没建好,鱼胶坊在薛家院子里临时搭了个工棚。
在旁边搭了个土灶,架上几口大锅,就算是饭堂了。
第一顿大锅饭。
菜色很简单,一大盆凉拌折耳根,一大盆野菜汤,一大锅蒸干饭。
荤菜就是捕鱼队打回来的鱼。
鱼胶坊只取鱼鳔,剩下的鱼肉根本吃不完。
院子里挂满了风干鱼、烟熏鱼。
锅里也炖着鱼。
薛猛现在看见鱼就想吐。
但在卧虎村村民眼中,这已经是地主老财才吃得起的人间美味了!
哪怕没菜,就凭那满满一锅热气腾腾,米香四溢的蒸干饭,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
薛猛打了碗饭,扒拉了两口,却注意到鱼胶坊的妇人们,全都远远站着,扭扭捏捏,不好意思上前打饭。
“啥情况?”
“大伙儿咋都不吃啊?”
“难不成嫌俺家米饭不好吃?”
刘家婶子咽了咽口水,慌忙摆手:“不不不!那哪能啊!这大米饭多香啊,搁以前俺们过年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回。”
林雅娴凑近薛猛耳边,压低声说道:“长根儿,今天鱼胶坊才出三两鱼胶,婶子们是担心,没做出多少货,白吃你的饭,回头你不要她们了。”
“啥玩意儿?三两?”
闻言,薛猛两眼一瞪。
见薛猛瞪眼,鱼胶坊众人瑟瑟发抖。
以为产量太少,薛猛要发火了!
“东家,你别生气,我们不吃饭,抓紧给你干!你千万别不要我们!”
一个抱小孩儿的少妇,吓得直接跪在了地上。
鱼胶坊妇人们见状,全都要给薛猛下跪。
“你们干啥呢这是?”
薛猛连忙解释道:“我什么时候要发火了?大伙儿都误会了!”
“炮制鱼胶不是在田里割麦子,求的不是速度,也不是数量,而是品质。”
“这才第一天,鱼胶坊就能出三两鱼胶,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啊?